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1990-2009年中国省域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20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层面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呈现波动状态,且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1.35%.按照东、中、西和东北进行划分,只有东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平均上升了2.37%,上升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率显著改善;其余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下降最多,平均下降了4.45%;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2.78%和1.84%;原因在于中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在大部分年份出现了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上看,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信息化、基础设施、经济开放度及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土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基础设施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文章讨论了主要结果赋予的政策含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基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81069-10846
生态效率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融入交通管理中的有效工具.本文选用交通经济产出和交通生态足迹作为生态效率的指标,对深圳市交通运输业各阶段生态效率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结果有效地...
基于2003 ~201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等指标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视角揭示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地域分工的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面...
[[abstract]]謂土地乃施政之母,台灣幅員狹小,土地規劃上採用精緻政策,對於土地所有人之土地利用或借貸抵押等各項資料往往為土地政策之施政方針參考資料之一(如都市計畫、國家公園、道路流量…..等...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空间格局重置过程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利用2003—2008年工业企业普查数据,...
在估計與探討台灣地區家庭主食品之消費概況、價格彈性、所得 O水準、 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預算份額,並同時作不同都市化程度、農 O的分析 。引用...
一般认为中国首都圈的空间结构是京、津双核心。本文基于首都圈地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中分县市区18个行业就业人口数据,运用区域密度函数,对首都圈地区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行业的区域...
本研究主要分為三大部份,分別針對中國大陸之經濟起飛、出口與國有企業改革加以探討。研究結果顯示:一、依據 Tsiang S.C.之經濟起飛條件判斷,中國大陸自1977年進入自力成長的經濟起飛階段。二、出...
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abstract]]政府自民國七十八年引進外籍勞工迄今,已有三十多萬合法的東南亞外勞在台工作,而各縣市的人數又以桃園縣為最多,由於這群勞工的出現,使得桃園縣在許多地方產生了變化。本研究以其消費行為...
交通运输投资是区域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但交通运输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仍存在较大争议.在总结交通成本、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建立1997-2013年省级尺度的交通运输投资、劳动力...
中国经济中存在着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从宏观总量的角度看,消费需求较投资需求具有更高的就业提高作用,且长期最终消费支出的就业弹性要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投...
本論文は,もともとは中村剛治郎編『基本ケースで学ぶ地域経済学』(有斐閣,2008年)の改訂版用に纏められたものである.この論文は査読を経ることなく掲載されております.本論文では,かつてピオリ(Pior...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
生态效率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融入交通管理中的有效工具.本文选用交通经济产出和交通生态足迹作为生态效率的指标,对深圳市交通运输业各阶段生态效率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结果有效地...
基于2003 ~201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等指标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视角揭示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地域分工的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面...
[[abstract]]謂土地乃施政之母,台灣幅員狹小,土地規劃上採用精緻政策,對於土地所有人之土地利用或借貸抵押等各項資料往往為土地政策之施政方針參考資料之一(如都市計畫、國家公園、道路流量…..等...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空间格局重置过程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利用2003—2008年工业企业普查数据,...
在估計與探討台灣地區家庭主食品之消費概況、價格彈性、所得 O水準、 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預算份額,並同時作不同都市化程度、農 O的分析 。引用...
一般认为中国首都圈的空间结构是京、津双核心。本文基于首都圈地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中分县市区18个行业就业人口数据,运用区域密度函数,对首都圈地区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行业的区域...
本研究主要分為三大部份,分別針對中國大陸之經濟起飛、出口與國有企業改革加以探討。研究結果顯示:一、依據 Tsiang S.C.之經濟起飛條件判斷,中國大陸自1977年進入自力成長的經濟起飛階段。二、出...
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abstract]]政府自民國七十八年引進外籍勞工迄今,已有三十多萬合法的東南亞外勞在台工作,而各縣市的人數又以桃園縣為最多,由於這群勞工的出現,使得桃園縣在許多地方產生了變化。本研究以其消費行為...
交通运输投资是区域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但交通运输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仍存在较大争议.在总结交通成本、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建立1997-2013年省级尺度的交通运输投资、劳动力...
中国经济中存在着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从宏观总量的角度看,消费需求较投资需求具有更高的就业提高作用,且长期最终消费支出的就业弹性要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投...
本論文は,もともとは中村剛治郎編『基本ケースで学ぶ地域経済学』(有斐閣,2008年)の改訂版用に纏められたものである.この論文は査読を経ることなく掲載されております.本論文では,かつてピオリ(Pior...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
生态效率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融入交通管理中的有效工具.本文选用交通经济产出和交通生态足迹作为生态效率的指标,对深圳市交通运输业各阶段生态效率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结果有效地...
基于2003 ~201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等指标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视角揭示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地域分工的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面...
[[abstract]]謂土地乃施政之母,台灣幅員狹小,土地規劃上採用精緻政策,對於土地所有人之土地利用或借貸抵押等各項資料往往為土地政策之施政方針參考資料之一(如都市計畫、國家公園、道路流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