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教學,不僅是近年來科學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更是幫助學生面對未來多變社會的一種關鍵能力,因為許多研究都指出論證訓練可增進學生的高層次思考與溝通表達能力。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發展一套適用於臺灣高中教學現場之論證課程,採用了TAP模式作為課程的論證架構。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來呈現課程發展的歷程,發現課程具有幾個特色:本土性的日常生活議題、提供各式的課程鷹架與三階段的課程模組化。本研究主要利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論證教學,從課程實施的成效發現,探究式教學法與論證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論證能力及論證品質,更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與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Argum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trend in science education worldwide. Moreover, it is also a key competence helping students to face the changing world in the future, for there are a lot of studies indicating that argumentation would help students foster higher thinking skills, such as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n argumentation-training curriculum for Taiwan high schools and demonstrated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r...
本稿では、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人物学習の視点から、戦後台湾へと受け継がれた胡適の思想的系譜について検討した。胡適と戦後台湾の接点として、晩年の4年間(1958年~1962年)に務めた中央研究院の院長をあげ...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品德教育的應然面與實然面,並探討其間的差異情形與原因。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中部地區公立...
「再概念化」起源自1970年代的再概念化運動,由William Pinar所發起。「再概念化」本身意喻著「不斷的重新定義」,代表一種批判、省思與重定位。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立意在學習者中心,發展結果...
本研究針對525 位學校教育人員、學生家長與民間團體代表進行全國性問卷調查,以瞭解其對於我國品德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及面臨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看法。結果顯示:一、品德教育在各教育階段採多元但隨機方式實施...
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課程」此一概念,對課程改革中的課程設計、課程決定模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研究均有重要啟示。本文即從這些維度,針對教育部在二十世紀一九九○年代頒布課程標準與課程綱要的文本與相關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我國教育實習評量問題,釐清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政策的理念下,我國教育實習評量應朝向認知取向典範,進而規劃教育實習評量系統。為達上述目的,本文建立以典範為依據的比較架構,蒐集歷史文件、文獻以及相...
中國大陸的課程政策一直處於階段性的持續變革之中,但二十世紀末之前的課程政策調整並未賦予教師更大的課程自主權。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成為中國大陸教育的主流話語,在這一語境之下...
為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學教師的教學型態已從「傳統講述」轉變為「問題導向、團體討論、行動實作、即時應用與批判思考為主軸」的教學。問題導向學習源於醫學教育,係以學生為中心,盼透過實際問題,幫助學生以小...
教師是實施校本課程發展的關鍵人物,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重新審視課程及評估學與教的關係。課堂學習研究是參考日本的授業研究(lesson study),並以變易學習理論(the theory of ...
計畫編號:NSC100-2410-H032-057研究期間:20110801~20120731研究經費:322,000[[abstract]]在全球化的時代,全球教育已不是「要」或「不要」的選擇題,而...
最近の主流である教授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を、英語を日常使わない国で用いるにはさまざまな問題があると言われている。日本での問題を調べるために、公立...
臺灣即將於2014年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重點之一係在鼓勵並協助學校規劃與實施「特色課程」,以促進學生的適性學習與創造學校的亮點及優勢。然而,高中職學校依循課程綱要發展特色課程時,常有彈性不足、...
[[abstract]] 本研究以南投縣某國小為例,探討國小如何進行社團活動來推廣全人教育,並透過文獻分析法和深度訪談,訪談個案學校承辦處室主任、組長、社團指導教練老師、班級導師、學生等受訪者對社團...
本研究結合了研究者近年主持的兩件整合型研究計畫初步成果,包括國家教育研究院所委託執行的「K-12中小學一貫課程綱要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與「中小學課程相關之課程、教學、認知發展等學理基礎與理...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台灣升學導向高中任教之外籍教師在面對不同議題時之信念是否受到大學聯考的影響,以及其教學信念及實踐是否一致。 為了能夠深入了解外籍教師的教學信念,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來進行資料採集及分...
本稿では、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人物学習の視点から、戦後台湾へと受け継がれた胡適の思想的系譜について検討した。胡適と戦後台湾の接点として、晩年の4年間(1958年~1962年)に務めた中央研究院の院長をあげ...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品德教育的應然面與實然面,並探討其間的差異情形與原因。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中部地區公立...
「再概念化」起源自1970年代的再概念化運動,由William Pinar所發起。「再概念化」本身意喻著「不斷的重新定義」,代表一種批判、省思與重定位。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立意在學習者中心,發展結果...
本研究針對525 位學校教育人員、學生家長與民間團體代表進行全國性問卷調查,以瞭解其對於我國品德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及面臨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看法。結果顯示:一、品德教育在各教育階段採多元但隨機方式實施...
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課程」此一概念,對課程改革中的課程設計、課程決定模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研究均有重要啟示。本文即從這些維度,針對教育部在二十世紀一九九○年代頒布課程標準與課程綱要的文本與相關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我國教育實習評量問題,釐清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政策的理念下,我國教育實習評量應朝向認知取向典範,進而規劃教育實習評量系統。為達上述目的,本文建立以典範為依據的比較架構,蒐集歷史文件、文獻以及相...
中國大陸的課程政策一直處於階段性的持續變革之中,但二十世紀末之前的課程政策調整並未賦予教師更大的課程自主權。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成為中國大陸教育的主流話語,在這一語境之下...
為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學教師的教學型態已從「傳統講述」轉變為「問題導向、團體討論、行動實作、即時應用與批判思考為主軸」的教學。問題導向學習源於醫學教育,係以學生為中心,盼透過實際問題,幫助學生以小...
教師是實施校本課程發展的關鍵人物,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重新審視課程及評估學與教的關係。課堂學習研究是參考日本的授業研究(lesson study),並以變易學習理論(the theory of ...
計畫編號:NSC100-2410-H032-057研究期間:20110801~20120731研究經費:322,000[[abstract]]在全球化的時代,全球教育已不是「要」或「不要」的選擇題,而...
最近の主流である教授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を、英語を日常使わない国で用いるにはさまざまな問題があると言われている。日本での問題を調べるために、公立...
臺灣即將於2014年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重點之一係在鼓勵並協助學校規劃與實施「特色課程」,以促進學生的適性學習與創造學校的亮點及優勢。然而,高中職學校依循課程綱要發展特色課程時,常有彈性不足、...
[[abstract]] 本研究以南投縣某國小為例,探討國小如何進行社團活動來推廣全人教育,並透過文獻分析法和深度訪談,訪談個案學校承辦處室主任、組長、社團指導教練老師、班級導師、學生等受訪者對社團...
本研究結合了研究者近年主持的兩件整合型研究計畫初步成果,包括國家教育研究院所委託執行的「K-12中小學一貫課程綱要核心素養與各領域之連貫體系研究」與「中小學課程相關之課程、教學、認知發展等學理基礎與理...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台灣升學導向高中任教之外籍教師在面對不同議題時之信念是否受到大學聯考的影響,以及其教學信念及實踐是否一致。 為了能夠深入了解外籍教師的教學信念,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來進行資料採集及分...
本稿では、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人物学習の視点から、戦後台湾へと受け継がれた胡適の思想的系譜について検討した。胡適と戦後台湾の接点として、晩年の4年間(1958年~1962年)に務めた中央研究院の院長をあげ...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品德教育的應然面與實然面,並探討其間的差異情形與原因。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中部地區公立...
「再概念化」起源自1970年代的再概念化運動,由William Pinar所發起。「再概念化」本身意喻著「不斷的重新定義」,代表一種批判、省思與重定位。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立意在學習者中心,發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