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楷書於魏晉成熟,至唐代則發展興盛,然而宋代一反前朝森嚴的矩度,在尚意書風的影響下,擺脫法度桎梏,著重抒情適性,楷書因而不受重視。自元人趙孟頫力倡復古,溯源魏晉,強調二王傳統與筆法,小楷的書學地位再次躍升。元末至明初的臺閣書家大致處於趙孟頫書風的影響,以典雅唯美為主流,難以突破傳統而自立一格,後人對其評價不高。明代書家寫小楷的現象與風氣甚為顯著,尤其中葉以後,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乃至末年董其昌、黃道周、王鐸等,無論在創作數量或品質上均有可觀的成就。 臺閣體、刻帖、題跋的盛行,及趙孟頫、文徵明等大師的影響,加上熱絡的文人交遊,皆促成明代書家善寫小楷的風氣,而追求適的生命情懷、尚友古人,及尋求不朽的心願,皆提供文人書寫小楷的內在依據;明末動盪不安的時代氛圍,增益書家的使命感,使他們嚴格審視自我道德人格的價值,並以小楷書寫經文,以利教化之用及內心的安頓。 明中葉時期,以吳中地區書家成就較顯,影響最著,以文徵明、祝允明、王寵為代表,多為仕途失意的在野文人,並於詩、書、畫三者兼善,其小楷在數量與水準上均有可觀之作。復古風氣與鍾繇書體的日益盛行,使得樸拙居於唯美風格之上,加上對於唐、宋書體的繼承融合,使其小楷有不同的發展;明末在浪漫思潮的衝擊與篆隸逐漸興起、書家審美、臨古觀念的改變,小楷的創作雖非佔極多的份量,然行草方面的卓越的表現,帶給小楷新的發展與面貌。 文字脫離不了內容,而書法的表現形式,往往受時代、書家審美觀念的影響。筆者從書學的角度、各個時期的審美觀念出發,列舉各具代表性的書家,探索其書學思想、藝術風格,及小楷的特色與變化,審視明代小楷的繼承與創新處,另從書寫內容探究明代小楷的書寫意涵,以更瞭解文人的心境與書體選擇之間的關聯,希望能更深一層瞭解人文與藝術...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文學逐漸受到學者、研究者的青睞,研究流向從以往專注於傳統中國文學的走向漸至著重於現實生活的世界。這股著重台灣新文學及台灣作家的作品風潮,漸受重視,學者爭相研究台...
清代乾嘉时期書家王文治(1730-1802)為帖派健將,以一手瀟灑流麗的書法垂譽書史,有"淡墨探花"之稱。其學書歷程漫長、取法廣博,由明末董其昌(1555-1636)開始上溯晉唐,終以王羲之(303-...
[[abstract]] 「台灣文學」於八○年代獲得正名,九○年代成為學術研究的風潮,近年來,台灣文學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學者們也開始研究台灣區域文學這個領域,台灣各地區域文學的研究史料,將成為建構...
梅妃,福建莆田人,唐玄宗開元時期寵妃,天寶年間與楊貴妃爭寵互嫉,自貶上陽東宮,安史之亂時殉節而死。唐代所有的正史典籍都未登載,生平事蹟記載於南宋李俊甫《莆陽比事》〈梅妃入侍〉中,作者不明,敘述江采蘋與...
罗汝芳,字惟德,号罗近溪,是明中叶阳明后学泰州学派始祖王心斋的二传弟子,被誉为“泰州派中唯一特出者”。其理论除了继承孔孟的仁学及阳明心学,强调身心一体的“良知学”道德修为外,更以新的理论诠释孟子“赤子...
[[abstract]]梅光迪,作為學衡派的主要發起人,他想從中國本身作為改革的出發點,而非如同新文化派般地成為「激進反傳統主義」。梅光迪受白璧德影響,以追求「永恆真理」以及「超越性」為目標,企圖創造...
漢代被視為中國絲織歷史上第一個繁盛期,絲織全面取代麻織,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紡織材料。適值西漢中期武帝實行新外交政策,派張騫鑿空,聯絡西域各國,開通中原往中亞的西域通路。此後,絲綢西運數量增加,遠達羅馬,...
新加坡少女作家Gabby Tye(1999-)(以下简称“加比”),是科幻小说(以下简称“科幻”)及少儿(少年及儿童)三部曲成長小說RunHideSeek的作家。三部曲之第一部《跑》(Run)出版于2...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戲」就被中國知識分子視作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能成為中國與世界上其他西方國家交流的窗口。從1934年開始,英國倫敦就掀起一股“Lady Precious Stream”(《寶...
明成祖永樂時期(1403-1424)宮廷的藏傳佛教藝術是明代藝術發展中,極為特殊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大量且精緻的金銅造像,是明代宮廷藏傳佛教藝術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本論文將以永樂造像為研究核心,探討此一時...
[[abstract]] 本論文考察民國以來,面對國體與政局更替動亂、國際勢力與世界大戰進逼、西學與現代資本主義衝擊之下,中國境內具備人類學教養的知識份子圍繞民族認同、現代新禮俗和鄉村建設的中國現代...
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晚年自號「病居士」,一云息菴老人,為晚明崑山地區的一介落魄文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將近四百年的歲月,他安安靜靜的退居文壇黯淡的角落;如今,研究晚...
[[abstract]]北管是台灣流傳最廣遠的樂種與劇種,也是台灣繼承大陸漢人音樂的最大宗,其內涵主要圍繞著戲曲演出,並兼及「排場」(坐樂)絲竹、清唱及迎神賽會等吹打遊藝表演,內容多元豐富,而其中亂彈...
華人藝術市場的主要區塊是台灣、香港、及中國大陸,然而三者的發展背景、時間和模式都不同。其中,台灣因為保留了最完整的中華文化與人文素養,使得台灣成為最早發展華人西畫藝術的地方,也是發展最成熟的地方,幾乎...
本文以清代宮廷演劇制度的完善與興替、宮廷大戲《昭代簫韶》的創作與演出為中心,探討其中帝王性情、意識形態的投射與帝國形象的建構;試圖對宮廷演劇繁盛與變遷的原因、《昭代簫韶》文本與演出的意涵、宮廷與民間演...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文學逐漸受到學者、研究者的青睞,研究流向從以往專注於傳統中國文學的走向漸至著重於現實生活的世界。這股著重台灣新文學及台灣作家的作品風潮,漸受重視,學者爭相研究台...
清代乾嘉时期書家王文治(1730-1802)為帖派健將,以一手瀟灑流麗的書法垂譽書史,有"淡墨探花"之稱。其學書歷程漫長、取法廣博,由明末董其昌(1555-1636)開始上溯晉唐,終以王羲之(303-...
[[abstract]] 「台灣文學」於八○年代獲得正名,九○年代成為學術研究的風潮,近年來,台灣文學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學者們也開始研究台灣區域文學這個領域,台灣各地區域文學的研究史料,將成為建構...
梅妃,福建莆田人,唐玄宗開元時期寵妃,天寶年間與楊貴妃爭寵互嫉,自貶上陽東宮,安史之亂時殉節而死。唐代所有的正史典籍都未登載,生平事蹟記載於南宋李俊甫《莆陽比事》〈梅妃入侍〉中,作者不明,敘述江采蘋與...
罗汝芳,字惟德,号罗近溪,是明中叶阳明后学泰州学派始祖王心斋的二传弟子,被誉为“泰州派中唯一特出者”。其理论除了继承孔孟的仁学及阳明心学,强调身心一体的“良知学”道德修为外,更以新的理论诠释孟子“赤子...
[[abstract]]梅光迪,作為學衡派的主要發起人,他想從中國本身作為改革的出發點,而非如同新文化派般地成為「激進反傳統主義」。梅光迪受白璧德影響,以追求「永恆真理」以及「超越性」為目標,企圖創造...
漢代被視為中國絲織歷史上第一個繁盛期,絲織全面取代麻織,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紡織材料。適值西漢中期武帝實行新外交政策,派張騫鑿空,聯絡西域各國,開通中原往中亞的西域通路。此後,絲綢西運數量增加,遠達羅馬,...
新加坡少女作家Gabby Tye(1999-)(以下简称“加比”),是科幻小说(以下简称“科幻”)及少儿(少年及儿童)三部曲成長小說RunHideSeek的作家。三部曲之第一部《跑》(Run)出版于2...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戲」就被中國知識分子視作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能成為中國與世界上其他西方國家交流的窗口。從1934年開始,英國倫敦就掀起一股“Lady Precious Stream”(《寶...
明成祖永樂時期(1403-1424)宮廷的藏傳佛教藝術是明代藝術發展中,極為特殊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大量且精緻的金銅造像,是明代宮廷藏傳佛教藝術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本論文將以永樂造像為研究核心,探討此一時...
[[abstract]] 本論文考察民國以來,面對國體與政局更替動亂、國際勢力與世界大戰進逼、西學與現代資本主義衝擊之下,中國境內具備人類學教養的知識份子圍繞民族認同、現代新禮俗和鄉村建設的中國現代...
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晚年自號「病居士」,一云息菴老人,為晚明崑山地區的一介落魄文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將近四百年的歲月,他安安靜靜的退居文壇黯淡的角落;如今,研究晚...
[[abstract]]北管是台灣流傳最廣遠的樂種與劇種,也是台灣繼承大陸漢人音樂的最大宗,其內涵主要圍繞著戲曲演出,並兼及「排場」(坐樂)絲竹、清唱及迎神賽會等吹打遊藝表演,內容多元豐富,而其中亂彈...
華人藝術市場的主要區塊是台灣、香港、及中國大陸,然而三者的發展背景、時間和模式都不同。其中,台灣因為保留了最完整的中華文化與人文素養,使得台灣成為最早發展華人西畫藝術的地方,也是發展最成熟的地方,幾乎...
本文以清代宮廷演劇制度的完善與興替、宮廷大戲《昭代簫韶》的創作與演出為中心,探討其中帝王性情、意識形態的投射與帝國形象的建構;試圖對宮廷演劇繁盛與變遷的原因、《昭代簫韶》文本與演出的意涵、宮廷與民間演...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文學逐漸受到學者、研究者的青睞,研究流向從以往專注於傳統中國文學的走向漸至著重於現實生活的世界。這股著重台灣新文學及台灣作家的作品風潮,漸受重視,學者爭相研究台...
清代乾嘉时期書家王文治(1730-1802)為帖派健將,以一手瀟灑流麗的書法垂譽書史,有"淡墨探花"之稱。其學書歷程漫長、取法廣博,由明末董其昌(1555-1636)開始上溯晉唐,終以王羲之(303-...
[[abstract]] 「台灣文學」於八○年代獲得正名,九○年代成為學術研究的風潮,近年來,台灣文學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學者們也開始研究台灣區域文學這個領域,台灣各地區域文學的研究史料,將成為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