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戲」就被中國知識分子視作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能成為中國與世界上其他西方國家交流的窗口。從1934年開始,英國倫敦就掀起一股“Lady Precious Stream”(《寶川夫人》)熱潮。由中國雙語作家熊式一(Hsiung Shih-I,1902─1991)以中國民間故事和京劇為藍本創作的英文話劇《寶川夫人》及其他劇作向西方國家成功地展示了中國的文化面向。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熊式一從倫敦移居香港,透過將「英國戲」翻譯和改寫為香港在地文本,他對本地的戲劇及文藝活動有高度參與。熊式一跟其他在1949年後來港的南來作家相比,擁有豐富的海外生活和工作經驗。他抵港以前已在倫敦居住逾二十年,對英國文化及文藝圈都有一定認識。當他移居香港後,就更能以局內人的角度道破此英國殖民地的問題。總的來說,他的作品跟中英交流互動相關,尤其關注中國人及英國人之間的階級問題,對香港社會現實提出有力的批判,具體來說,他以獨樹一幟的英式幽默對知識分子、教育家和慈善家都肆意批評,提出的觀點至今仍值得討論。綜觀他畢生編寫的戲劇作品,歷來最受研究者關注的獨有他在英國完成的英文中國戲《寶川夫人》,以及他在五十年代於香港將此劇親譯的中文版本《王寶川》。不過,熊氏的創作生涯實際上可被區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出國之前、留英期間和留港期間。他在英國以英文撰寫「中國戲」,在香港則以中文撰寫「英國戲」。當我們擴展研究寬度,將他在香港的創作納入研究範圍,才能相對整全地理解他的創作歷程。歷來熊式一的作品在中國和香港都被忽視,究其原因,或可能源於他對右翼政治的支持。本研究定位於跨文化翻譯研究領域,主張熊式一及其作品都是我們理解中、英跨文化交流的起點。他從中國、倫敦到香港的創作歷程更加能讓我們反思1930年代至19...
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求貿易與傳教的機會,歐洲人開始航行到中國沿海區域。當他們返回歐洲之際,他們除了帶回具有異國情調的商品之外,也帶回了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這些中國見聞起初會轉換成口頭傳說或書寫的文本,...
本文以早期中葡貿易瓷器為主要研究對象,具體時期為澳門開埠前期,即大約1553年至1600年之間。根據文獻記載,葡萄牙人於1514年首次到達中國,此後由於中葡關係一度交惡,未得官方許可的葡商遊走於中國海...
本論文通過香港出版的左派文藝期刊探討「六七暴動」前後左派文化界的調整或異動。有別於過往將左派視作一個整體的論述或研究,本論文選取三份分屬香港左派出版界、北京僑委中國通訊社、廣州在港地下組織的左派文藝期...
《大乘起信論》是一部對中國佛學乃至整個東亞佛教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論典。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起信論》作為東亞大乘佛教的標誌性經典被傳譯到了西方,這就是鈴木大拙與李提摩太的兩次英譯。對這兩次翻譯...
本论文探讨伊甸园外国连续剧交流站——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关注西方娱乐影视的华文粉丝网站。伊甸园是被一个规模庞大知名的中国粉丝翻译组始建于2003年初。此网站提供访问者友好开放的空间去以酷儿的角度阐释讨论西...
清代乾嘉时期書家王文治(1730-1802)為帖派健將,以一手瀟灑流麗的書法垂譽書史,有"淡墨探花"之稱。其學書歷程漫長、取法廣博,由明末董其昌(1555-1636)開始上溯晉唐,終以王羲之(303-...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在其名著《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裡曾有一項斷言,即傳統...
現代文學與現代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是在具體操作中,往往被分開來,各自獨立開展研究。自「文化研究」興起,學界方才將兩者結合起來,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界關注英國畫家比亞茲萊(Aubrey B...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文藝與政治之間有著密切而複雜的關係,此一問題在現代戲劇中尤其值得重視。過往戲劇研究長期位處邊緣,這與戲劇此一文類所獨具的綜合藝術特質不無關係,其橫跨文學、美術、音樂、表演等領域的跨藝...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文學逐漸受到學者、研究者的青睞,研究流向從以往專注於傳統中國文學的走向漸至著重於現實生活的世界。這股著重台灣新文學及台灣作家的作品風潮,漸受重視,學者爭相研究台...
十九世紀末,清政府先後割讓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以及租借新界給英國。早期英國在香港建立「二元法制」,一方面頒布英國法律,要求居港英人及外國僑民遵守,另一方面容許華人沿襲中國法例及習慣,並准其在不違反英國法...
在多种族和多语言的环境熏陶下,对新加坡华人而言华语和英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加坡儿童能够广泛的接触和使用两种语言。但是新加坡华人儿童...
宣和七年(1126)秋,金國南下攻打北宋,享祚一百餘年的北宋政權就此土崩瓦解。靖康二年(1127)春,宋徽宗、欽宗被金人押解由汴京一路北上至五國城,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囚禁生活,史稱「北狩」。本文以「北...
[[abstract]] 本論文考察民國以來,面對國體與政局更替動亂、國際勢力與世界大戰進逼、西學與現代資本主義衝擊之下,中國境內具備人類學教養的知識份子圍繞民族認同、現代新禮俗和鄉村建設的中國現代...
本文探討1940年代地方文學書寫,藉由台灣與朝鮮對照呈現當時地方書寫產生的特殊背景:不同立場對地方書寫的期待、作家1940年代書寫時如何表現。藉上述的角度,試圖呈現殖民地地方書寫的意義。 殖民地文學...
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求貿易與傳教的機會,歐洲人開始航行到中國沿海區域。當他們返回歐洲之際,他們除了帶回具有異國情調的商品之外,也帶回了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這些中國見聞起初會轉換成口頭傳說或書寫的文本,...
本文以早期中葡貿易瓷器為主要研究對象,具體時期為澳門開埠前期,即大約1553年至1600年之間。根據文獻記載,葡萄牙人於1514年首次到達中國,此後由於中葡關係一度交惡,未得官方許可的葡商遊走於中國海...
本論文通過香港出版的左派文藝期刊探討「六七暴動」前後左派文化界的調整或異動。有別於過往將左派視作一個整體的論述或研究,本論文選取三份分屬香港左派出版界、北京僑委中國通訊社、廣州在港地下組織的左派文藝期...
《大乘起信論》是一部對中國佛學乃至整個東亞佛教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論典。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起信論》作為東亞大乘佛教的標誌性經典被傳譯到了西方,這就是鈴木大拙與李提摩太的兩次英譯。對這兩次翻譯...
本论文探讨伊甸园外国连续剧交流站——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关注西方娱乐影视的华文粉丝网站。伊甸园是被一个规模庞大知名的中国粉丝翻译组始建于2003年初。此网站提供访问者友好开放的空间去以酷儿的角度阐释讨论西...
清代乾嘉时期書家王文治(1730-1802)為帖派健將,以一手瀟灑流麗的書法垂譽書史,有"淡墨探花"之稱。其學書歷程漫長、取法廣博,由明末董其昌(1555-1636)開始上溯晉唐,終以王羲之(303-...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在其名著《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裡曾有一項斷言,即傳統...
現代文學與現代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是在具體操作中,往往被分開來,各自獨立開展研究。自「文化研究」興起,學界方才將兩者結合起來,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界關注英國畫家比亞茲萊(Aubrey B...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文藝與政治之間有著密切而複雜的關係,此一問題在現代戲劇中尤其值得重視。過往戲劇研究長期位處邊緣,這與戲劇此一文類所獨具的綜合藝術特質不無關係,其橫跨文學、美術、音樂、表演等領域的跨藝...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文學逐漸受到學者、研究者的青睞,研究流向從以往專注於傳統中國文學的走向漸至著重於現實生活的世界。這股著重台灣新文學及台灣作家的作品風潮,漸受重視,學者爭相研究台...
十九世紀末,清政府先後割讓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以及租借新界給英國。早期英國在香港建立「二元法制」,一方面頒布英國法律,要求居港英人及外國僑民遵守,另一方面容許華人沿襲中國法例及習慣,並准其在不違反英國法...
在多种族和多语言的环境熏陶下,对新加坡华人而言华语和英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加坡儿童能够广泛的接触和使用两种语言。但是新加坡华人儿童...
宣和七年(1126)秋,金國南下攻打北宋,享祚一百餘年的北宋政權就此土崩瓦解。靖康二年(1127)春,宋徽宗、欽宗被金人押解由汴京一路北上至五國城,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囚禁生活,史稱「北狩」。本文以「北...
[[abstract]] 本論文考察民國以來,面對國體與政局更替動亂、國際勢力與世界大戰進逼、西學與現代資本主義衝擊之下,中國境內具備人類學教養的知識份子圍繞民族認同、現代新禮俗和鄉村建設的中國現代...
本文探討1940年代地方文學書寫,藉由台灣與朝鮮對照呈現當時地方書寫產生的特殊背景:不同立場對地方書寫的期待、作家1940年代書寫時如何表現。藉上述的角度,試圖呈現殖民地地方書寫的意義。 殖民地文學...
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求貿易與傳教的機會,歐洲人開始航行到中國沿海區域。當他們返回歐洲之際,他們除了帶回具有異國情調的商品之外,也帶回了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這些中國見聞起初會轉換成口頭傳說或書寫的文本,...
本文以早期中葡貿易瓷器為主要研究對象,具體時期為澳門開埠前期,即大約1553年至1600年之間。根據文獻記載,葡萄牙人於1514年首次到達中國,此後由於中葡關係一度交惡,未得官方許可的葡商遊走於中國海...
本論文通過香港出版的左派文藝期刊探討「六七暴動」前後左派文化界的調整或異動。有別於過往將左派視作一個整體的論述或研究,本論文選取三份分屬香港左派出版界、北京僑委中國通訊社、廣州在港地下組織的左派文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