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利用經二次疊氮化鈉突變誘發所培育之IR64’ 誘變庫為材料,於水稻幼苗期利用28% PEG 6000 模擬缺水逆境之水耕液栽培方式,由2,500 個突變體迅速篩選出152 個耐旱突變品系,其後再利用水旱田栽培方式進行突變品系成株期耐旱性之評估,試驗結果顯示有58.7%之突變品系其產量耐旱指數 (水田產量/旱田產量百分比)表現較佳,具有耐缺水逆境之潛力;進一步以9 個突變品系進行成株期耐旱性的評估,結果發現各突變品系在產量與耐旱等級之表現趨勢一致,並以SM47 及SM100 兩突變品系的耐旱特性表現最佳。由試驗結果可知水稻耐旱育種之操作可在幼苗期先透過PEG 6000 進行缺水耐受性的篩選,其後再透過產量耐旱指數進行篩選,如此便可快速選育出適合台灣栽培利用之耐旱水稻新品種。 Breeding new rice varieties with drought tolerance is one of important topics of modern breeding programs. In this study, we screened mutant lines of drought tolerance from a mutant stock of IR64’ which was a widely cultivated cultivar in the world, and induced by sodium azide twice. A total of 152 mutant lines of drought tolerance out of 2,500 mutants were selected by using PEG 6000 to mimic water defi...
長期使用巴賽松(phoxim)防治積穀害蟲後,本省最重要之鱗翅目積穀害蟲麥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r)部分品系已對巴賽松產生明顯抗藥性。以巴賽松對麥蛾之半數擊倒濃度(K...
以糙米百粒重2.0g 左右之臺農67 號及3.5g 左右之Pegonil 兩品種為親本,其正反交之兩Fl 後代再與輪迴親本臺農67 號連續回交,期育成臺農67 號大粒isogenic 系統。本文即在初...
褐飛蝨為水稻的主要害蟲,除栽培稻外,野生稻為另一可提供培育抗褐飛蝨的重要基因庫。本試驗由栽培品種台農67號為輪迴親本,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為貢獻親,所建立的134個導入系統 (BC...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水稻耐旱突變體於節水栽培下之適應性,並探討節水對產量及米質的影響,提供在節水栽培下對耐旱適應品系選拔之參考。試驗材料採用疊氮化鈉誘變族群所選育之耐旱品系DR14與敏感品系DR2、DR9...
本研究以秈型稻耐旱品種‘HY15’為貢獻親,而臺灣優良稉型稻‘TK9’為輪迴親,透過回交方式將‘HY15’之耐旱性轉移至‘TK9’。過程中利用28%聚乙二醇6000 polyethylene glyc...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水稻良種繁殖三級制度中各級種子之遺傳一致性;以對於2004 至2005 年台灣地區良質米水稻品種具有完全鑑別力之23 個SSR 標誌為分析工具,而各品種遺傳組成之標準資料,係以200...
(l)臺農選1號及2號,係為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由Baritol之稻種以純系分離育成的耐早早熟及耐肥抗病性較強之新品種。 (2)臺灣選1號及2號,據表1之試驗成績分析結果,水稻臺中65號因隨斷水晒乾期問...
稻米品質改良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為了育成具有日本 ‘越光’ 米品質且適合台灣栽培環境之良質米品種,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自1997 年第二期作以 ‘農林22 號’ 與 ‘農林1 號’ 進行雜...
為探討75個新育成秈稻品系對白葉枯病之抵抗性及其利用價值,於1973分別在臺北、臺中、嘉義及屏東等四個地區進行抗病與米質檢定,及產量等調查工作,以供各場所從事秈稻育種之參考。 1. 供試品系中抗白葉枯...
本試驗以水稻台農67號經疊氮化鈉化學誘變純化之突變庫中之品系爲材料,以1/2改良式木村氏水耕液外加150mMNaCl進行秧苗期耐鹽性篩選;試驗結果顯示,大部份品系在鹽分逆境處理後5-7天與第11-14...
臺農70號係以臺農57號為母本與嘉農系比662028雜交而育成。本品種具有高產良質及抗多種病蟲害之特性。株高一期作106.1公分,二期作115.8公分比臺農67號稍高;穗數一期作16.7支,二期作14...
低溫冷害為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在水稻幼苗期與孕穗期所遭受到的傷害最為嚴重。本研究的目的為採用較具耐冷性之稉稻品種臺農67號與不具耐冷性之秈稻品種臺中在來一號所雜交所得之243個重組自交系,進...
在烟草中已分别进行过与抗旱有关的甘露糖醇-1-磷酰脱氢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二氢吡咯-5-羧酸酶基因,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25)基因,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转抗旱基因烟草的研究...
本試驗以秈稉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調查各品種之抽穗期,並於成熟期測定產量與產量構成要素。目的在探討水稻品種於不同期作或地區間,對於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之表現狀況...
為明瞭水稻五種數量性狀在不同栽培密度及氮肥量環境下之變異及遺傳變異情形,利用臺南3號(穗數型)與嘉農242號(穗重型)品種及其雜交後裔第二代為村料,進行試驗。 統計結果顯示,此五種性狀在親本及F2族羣...
長期使用巴賽松(phoxim)防治積穀害蟲後,本省最重要之鱗翅目積穀害蟲麥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r)部分品系已對巴賽松產生明顯抗藥性。以巴賽松對麥蛾之半數擊倒濃度(K...
以糙米百粒重2.0g 左右之臺農67 號及3.5g 左右之Pegonil 兩品種為親本,其正反交之兩Fl 後代再與輪迴親本臺農67 號連續回交,期育成臺農67 號大粒isogenic 系統。本文即在初...
褐飛蝨為水稻的主要害蟲,除栽培稻外,野生稻為另一可提供培育抗褐飛蝨的重要基因庫。本試驗由栽培品種台農67號為輪迴親本,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為貢獻親,所建立的134個導入系統 (BC...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水稻耐旱突變體於節水栽培下之適應性,並探討節水對產量及米質的影響,提供在節水栽培下對耐旱適應品系選拔之參考。試驗材料採用疊氮化鈉誘變族群所選育之耐旱品系DR14與敏感品系DR2、DR9...
本研究以秈型稻耐旱品種‘HY15’為貢獻親,而臺灣優良稉型稻‘TK9’為輪迴親,透過回交方式將‘HY15’之耐旱性轉移至‘TK9’。過程中利用28%聚乙二醇6000 polyethylene glyc...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水稻良種繁殖三級制度中各級種子之遺傳一致性;以對於2004 至2005 年台灣地區良質米水稻品種具有完全鑑別力之23 個SSR 標誌為分析工具,而各品種遺傳組成之標準資料,係以200...
(l)臺農選1號及2號,係為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由Baritol之稻種以純系分離育成的耐早早熟及耐肥抗病性較強之新品種。 (2)臺灣選1號及2號,據表1之試驗成績分析結果,水稻臺中65號因隨斷水晒乾期問...
稻米品質改良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為了育成具有日本 ‘越光’ 米品質且適合台灣栽培環境之良質米品種,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自1997 年第二期作以 ‘農林22 號’ 與 ‘農林1 號’ 進行雜...
為探討75個新育成秈稻品系對白葉枯病之抵抗性及其利用價值,於1973分別在臺北、臺中、嘉義及屏東等四個地區進行抗病與米質檢定,及產量等調查工作,以供各場所從事秈稻育種之參考。 1. 供試品系中抗白葉枯...
本試驗以水稻台農67號經疊氮化鈉化學誘變純化之突變庫中之品系爲材料,以1/2改良式木村氏水耕液外加150mMNaCl進行秧苗期耐鹽性篩選;試驗結果顯示,大部份品系在鹽分逆境處理後5-7天與第11-14...
臺農70號係以臺農57號為母本與嘉農系比662028雜交而育成。本品種具有高產良質及抗多種病蟲害之特性。株高一期作106.1公分,二期作115.8公分比臺農67號稍高;穗數一期作16.7支,二期作14...
低溫冷害為影響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在水稻幼苗期與孕穗期所遭受到的傷害最為嚴重。本研究的目的為採用較具耐冷性之稉稻品種臺農67號與不具耐冷性之秈稻品種臺中在來一號所雜交所得之243個重組自交系,進...
在烟草中已分别进行过与抗旱有关的甘露糖醇-1-磷酰脱氢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二氢吡咯-5-羧酸酶基因,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25)基因,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转抗旱基因烟草的研究...
本試驗以秈稉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調查各品種之抽穗期,並於成熟期測定產量與產量構成要素。目的在探討水稻品種於不同期作或地區間,對於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之表現狀況...
為明瞭水稻五種數量性狀在不同栽培密度及氮肥量環境下之變異及遺傳變異情形,利用臺南3號(穗數型)與嘉農242號(穗重型)品種及其雜交後裔第二代為村料,進行試驗。 統計結果顯示,此五種性狀在親本及F2族羣...
長期使用巴賽松(phoxim)防治積穀害蟲後,本省最重要之鱗翅目積穀害蟲麥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r)部分品系已對巴賽松產生明顯抗藥性。以巴賽松對麥蛾之半數擊倒濃度(K...
以糙米百粒重2.0g 左右之臺農67 號及3.5g 左右之Pegonil 兩品種為親本,其正反交之兩Fl 後代再與輪迴親本臺農67 號連續回交,期育成臺農67 號大粒isogenic 系統。本文即在初...
褐飛蝨為水稻的主要害蟲,除栽培稻外,野生稻為另一可提供培育抗褐飛蝨的重要基因庫。本試驗由栽培品種台農67號為輪迴親本,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為貢獻親,所建立的134個導入系統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