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驗於1981年二期作與1982年一期作分別在屏東與臺中二地區進行,在水稻生育期間測定不同器官內乾物質、全氮及非構造性碳水化含物(TNC)含量的變化,以明瞭品種間、區域間與期作間產量差異的原因。 水稻抽穗時之全株乾物重以一期作為高,其中以屏東區臺農67號差異最為明顯,臺中地區臺農67號及臺南5號的差異較小。二期作稻抽穗期全株乾物重低落原因主要受分蘖數較少的影響,就單一分蘗平均乾重進行比較,反以二期作稍高。抽穗後穀粒發育期間乾物質的生產量,亦以一期作顯著優於二期作,屏東地區的差別最為明顯。 一期作水稻抽穗時莖稈內江NC濃度顯著高於二期作,抽穗期營養器官內TNC含量為二期作之1.5-5.5倍,表示有較多的預貯物質。抽穗後穀粒充實期間,屏東、臺中二地區之一期作TNC生產量高於二期作。非構造性碳水化合物收穫指數(HTNCI)均高,介於0.93-0.98之間,無地區、品種或期作性差異。而產量經由預貯物質而來的百分比(Pre-heading storage contribution),一期作介於17.8-22.5%之間,二期作為11.6-17.9%。 葉片為水稻植株內含氮濃度較高之器官,屏東、臺中二地區於抽穗期葉片氮濃度表現不一致,但屏東區臺農67號葉片內氮濃度明顯的以一期作為低,和一期作極高產與二期作低產的表現,可推知抽穗期葉片內全氮濃度的高低與產量問的關係並不單純,植株的全氮收穫指數(HNI)以一期作為高,介於0.70-0.81之間,二期作為0.65-0.76,顯示前者有較多的轉流量,氮代謝作用與碳代謝作用之間可能互為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期作間產量差異比較發現,千粒重差別不大,每穗穎花數與結實率乘積在期作間亦相似,穗數為決定產量的最主要因子。二期作低產除了穗數較少及抽穗時乾物重...
梨山茶區位居合歡山脈海拔1,500至2,600公尺的山區,原為溫帶果樹與高冷蔬菜生產區,1979年以後開始有農民試種茶樹。當地茶種以青心烏龍為主,由於日夜溫差大,平均日照時間短,山區水氣豐沛,而且土壤...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文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统计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干旱区典型的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绿洲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
1. 本試驗為探討水稻田噴用2,4-D除草之可能性,及其對水稻生育與產量之影響。全試驗設四種2,4-D噴用時期(第一期作為水稻移植30、44、52、62日,第二期為移植19、26、32、38日),各噴...
氣象變因對稻作產量之影響,可針對產量性狀之分析獲得全貌,而透過對不同地區選育稻種產量性狀之剖析,則可歸納出氣象環境之區域性差別效應。本研究於2010-2012年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場(臺中市...
本計畫以玉米臺農一號為材料,於1991至1993年秋作進行田間試驗,試驗田區土壤為坋質壤土,前作均為水稻。在玉米播種至吐絲期間施以變化栽培密度處理,試圖改變植株在吐絲期之乾物質與氮素累積量,藉以探討吐...
近年來我國稻米生產過剩,但雜糧卻必須仰賴進口,藉由水稻轉作雜糧旱作,可緩解減緩灌溉水不足的壓力,同時提高糧食自給率。本研究旨在探討嘉南地區活化稻田休耕地轉作生產雜糧作物,不同的旱作輪作系統對土壤化學與...
本試驗採用玉米品種臺農一號為材料,以吐絲期具不同營養生長量但吐絲後具有相似生育環境之處理,探討子粒充實期間植株產量生理性狀表現。於1991及1992年秋作進行田間試驗,行距約為75cm,株距分為11與...
本研究於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園藝分場戶外進行,處理始於2007年10月8日,結束於2008年1月3日,水分試驗期間調查測量植株地上部葉片與根系之生長,探討秋季土壤水分變化對臺灣亞...
本研究應用樹液流法探討台灣屏東地區欖仁與印度紫檀的蒸散特性,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樹液流在林木個體內的空間分布差異將造成以樹液流估算個體蒸散量時產生誤差。因此,本試驗在台灣屏東萬隆農場平地造林地自201...
確實掌握芋葉在生長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可預測芋的球莖產量生產。葉片之生長發育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甚鉅;而葉片表面伸展速率的不同,不但造成葉片大小之變化,其形狀也可能有所差異。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本省芋作物在...
本試驗以臺農1號及其父、母本自交系為材料,採用氮素用量60與180kg/ha處理,探討基因型與氮肥用量對乾物質與氮素累積及分配的影響,著重吐絲前與吐絲後的比較,並經由氮素利用效率組成因子分析,解釋產量...
採用千粒重約40g 之大粒型品種Pegonil 與千粒重約25g 之中粒型品種臺農67 號為材料,民國74 年第一、二期作於本所試驗農場進行試驗。由於大粒型品種之分蘗數少,故以不同栽植密度及移植苗數探...
採用臺農67號與臺農70號水稻品種為材料,於一期作收穫後續行宿根栽培,探討大型錘刀式割草機應用於再生稻栽培的可行性,以及不可割蘗與稻草覆蓋等處理方式對再生稻生長與產量的影響,同時進行大面積操作試驗與經...
近幾年來,農業與環境的關係逐漸受到世人的重視,惟大部分相關文獻均針對農業環境的負面作用來探討,事實上,農業對環境亦有正面作用。 本研究採用聯合分析法,評估受訪者對於不同農地資源環境組合之偏好順...
於70 年二期作在羅東、臺中與屏東共栽培4 個水稻品種,自抽穗期至成熟期間,每十天取樣一次,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內乾物質、全氮及非構造性碳水化合物(TNC )含量變化。以瞭解二期作水稻穀粒充實期間光合成物...
梨山茶區位居合歡山脈海拔1,500至2,600公尺的山區,原為溫帶果樹與高冷蔬菜生產區,1979年以後開始有農民試種茶樹。當地茶種以青心烏龍為主,由於日夜溫差大,平均日照時間短,山區水氣豐沛,而且土壤...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文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统计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干旱区典型的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绿洲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
1. 本試驗為探討水稻田噴用2,4-D除草之可能性,及其對水稻生育與產量之影響。全試驗設四種2,4-D噴用時期(第一期作為水稻移植30、44、52、62日,第二期為移植19、26、32、38日),各噴...
氣象變因對稻作產量之影響,可針對產量性狀之分析獲得全貌,而透過對不同地區選育稻種產量性狀之剖析,則可歸納出氣象環境之區域性差別效應。本研究於2010-2012年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場(臺中市...
本計畫以玉米臺農一號為材料,於1991至1993年秋作進行田間試驗,試驗田區土壤為坋質壤土,前作均為水稻。在玉米播種至吐絲期間施以變化栽培密度處理,試圖改變植株在吐絲期之乾物質與氮素累積量,藉以探討吐...
近年來我國稻米生產過剩,但雜糧卻必須仰賴進口,藉由水稻轉作雜糧旱作,可緩解減緩灌溉水不足的壓力,同時提高糧食自給率。本研究旨在探討嘉南地區活化稻田休耕地轉作生產雜糧作物,不同的旱作輪作系統對土壤化學與...
本試驗採用玉米品種臺農一號為材料,以吐絲期具不同營養生長量但吐絲後具有相似生育環境之處理,探討子粒充實期間植株產量生理性狀表現。於1991及1992年秋作進行田間試驗,行距約為75cm,株距分為11與...
本研究於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園藝分場戶外進行,處理始於2007年10月8日,結束於2008年1月3日,水分試驗期間調查測量植株地上部葉片與根系之生長,探討秋季土壤水分變化對臺灣亞...
本研究應用樹液流法探討台灣屏東地區欖仁與印度紫檀的蒸散特性,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樹液流在林木個體內的空間分布差異將造成以樹液流估算個體蒸散量時產生誤差。因此,本試驗在台灣屏東萬隆農場平地造林地自201...
確實掌握芋葉在生長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可預測芋的球莖產量生產。葉片之生長發育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甚鉅;而葉片表面伸展速率的不同,不但造成葉片大小之變化,其形狀也可能有所差異。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本省芋作物在...
本試驗以臺農1號及其父、母本自交系為材料,採用氮素用量60與180kg/ha處理,探討基因型與氮肥用量對乾物質與氮素累積及分配的影響,著重吐絲前與吐絲後的比較,並經由氮素利用效率組成因子分析,解釋產量...
採用千粒重約40g 之大粒型品種Pegonil 與千粒重約25g 之中粒型品種臺農67 號為材料,民國74 年第一、二期作於本所試驗農場進行試驗。由於大粒型品種之分蘗數少,故以不同栽植密度及移植苗數探...
採用臺農67號與臺農70號水稻品種為材料,於一期作收穫後續行宿根栽培,探討大型錘刀式割草機應用於再生稻栽培的可行性,以及不可割蘗與稻草覆蓋等處理方式對再生稻生長與產量的影響,同時進行大面積操作試驗與經...
近幾年來,農業與環境的關係逐漸受到世人的重視,惟大部分相關文獻均針對農業環境的負面作用來探討,事實上,農業對環境亦有正面作用。 本研究採用聯合分析法,評估受訪者對於不同農地資源環境組合之偏好順...
於70 年二期作在羅東、臺中與屏東共栽培4 個水稻品種,自抽穗期至成熟期間,每十天取樣一次,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內乾物質、全氮及非構造性碳水化合物(TNC )含量變化。以瞭解二期作水稻穀粒充實期間光合成物...
梨山茶區位居合歡山脈海拔1,500至2,600公尺的山區,原為溫帶果樹與高冷蔬菜生產區,1979年以後開始有農民試種茶樹。當地茶種以青心烏龍為主,由於日夜溫差大,平均日照時間短,山區水氣豐沛,而且土壤...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文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统计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干旱区典型的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绿洲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
1. 本試驗為探討水稻田噴用2,4-D除草之可能性,及其對水稻生育與產量之影響。全試驗設四種2,4-D噴用時期(第一期作為水稻移植30、44、52、62日,第二期為移植19、26、32、38日),各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