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臺實施統戰從毛澤東時期就已開始,及至近日,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已成為 對臺統戰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共擅長的手法就是將文化與社會活動當作是他們的掩護, 透過這樣的手法,達到改變臺灣人民的社會結構及社會制度。本篇論文先就自毛澤東時 期到胡錦濤時期對臺政策發展作分析,接著針對影視與媒體操作、學術與藝文交流以及 宗教與民俗節慶交流等面向來探討,兩岸開放已是趨勢,馬總統自上臺以來,亦是以兩 岸開放作為主要兩岸策略;我們從中共各時期的領導人對臺政策中清楚看出,中共對臺 統戰策略是非常清晰的,而我們對於中國大陸的文化交流策略卻是非常模糊,中共是積 極以統戰策略達到「和平統一」的進程,但臺灣對於中共的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是否了 解?是否有所因應?應該如何應對才不致落入中共統戰策略的陷阱?這都是我們所應 該了解的重點。本文正是藉由以上各類兩岸經常交流選項,來探討中共對臺灣統戰作 為,以了解中共統戰本質,以及臺灣應有的應處作為。China has been implemented united front strategy during Mao period until today. United front strategy against Taiwan's Culture and society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over Taiwan, China has been capable to use culture and social activities to undertak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Taiw...
[[abstract]]兩岸的電視文化互動,在1987年政府開放臺灣區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展開初步實際的接觸。90年代以來,兩岸文化交流活的開始活絡,就客觀事實來看,兩岸電視媒體的交流,長期以來在促進兩...
[[abstract]] 國際社會如同國內社會一樣,有著許多行為者在其中互動。國際社會中的行為者一般包括兩種:國家以及非國家行為者,後者包含國際組織如政府間組織、非政府間組織以及跨國企業等等,這些行...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為台獨運動家史明(施朝暉,1918-)其對台灣人定位,台灣史理解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台灣人論中所存在的中國認識探析。透過對其代表性文本《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其餘著作的解讀,抽取出其在台灣人身...
[[abstract]]近年臺灣與中國往來密切,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而臺灣政府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不論國、民兩黨勢必都會面對兩岸政策、與中國互動的問題,但是臺灣人民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目前不僅沒有...
文化外交是近年來國際關係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各國皆對外輸出軟權力來增加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與軍事能力大幅成長,因此近年來便開始加強對外文化輸出的工作,運用文化外交的力量以達到國家政...
近20年来两岸关系从紧张疏离到近来的密切暧昧,一直备受关注,台湾意识的发展也因此深受瞩目。1987年《台湾省戒严令》由蒋经国总统宣布解除后,台湾进入民主时代,赋予了「台湾意识」新的意义,也孕育着「新台...
兩岸自分治以來,中共為達「促統」目的,隨時視兩岸局勢變遷而調整其對台政策。胡錦濤執政時期,對台政策雖持續以「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基調,但其策略方法軟硬兼施,更顯得靈活而彈性。200...
[[abstract]]儘管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按照大陸學者的說法,走上了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然而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大陸學者稱為政治認同),即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兩者皆是的...
十三世紀、モンゴル人が北中国の地を征服した時、モンゴル政権の内部に、強烈なモンゴル至上主義をふりかざす一派に対して、漢人および漢文化を保護しようとする文化主義の一派があつた。この文化主義派の中にも、二...
計畫編號: NSC98-2410-H343-027執行機構: 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研究期間: 9808~9907[[abstract]]本研究針對民視於2004 年至2006 年, 所播出的八點檔「...
有關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的政治角色與作為,在中國大陸向來是採取「揚長避短」的作法,亦即著重於鄧小平在此期間作為正確、行止務實的一面,而對於其所涉及的錯誤以及表現激進之處,則是模糊處...
The article analyzes mechanism and means of realization of China's «soft power» strategy under the a...
[[abstract]] 根據結構現實主義的命題,台灣的外在行為必然受到客觀和物質的國際結構制約。本文通過對文獻的調查,證實外部環境對台灣軍事戰略產生的影響,即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胡錦濤在二○一一年訪問美國是極其重要的中美外交事件,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尤其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命運和國家和國際經濟動盪的時刻,中美關係發揮顯著作用。本論文特別側重說明美國政府和新聞媒介如何建構胡...
[[abstract]]兩岸的電視文化互動,在1987年政府開放臺灣區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展開初步實際的接觸。90年代以來,兩岸文化交流活的開始活絡,就客觀事實來看,兩岸電視媒體的交流,長期以來在促進兩...
[[abstract]] 國際社會如同國內社會一樣,有著許多行為者在其中互動。國際社會中的行為者一般包括兩種:國家以及非國家行為者,後者包含國際組織如政府間組織、非政府間組織以及跨國企業等等,這些行...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為台獨運動家史明(施朝暉,1918-)其對台灣人定位,台灣史理解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台灣人論中所存在的中國認識探析。透過對其代表性文本《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其餘著作的解讀,抽取出其在台灣人身...
[[abstract]]近年臺灣與中國往來密切,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而臺灣政府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不論國、民兩黨勢必都會面對兩岸政策、與中國互動的問題,但是臺灣人民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目前不僅沒有...
文化外交是近年來國際關係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各國皆對外輸出軟權力來增加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與軍事能力大幅成長,因此近年來便開始加強對外文化輸出的工作,運用文化外交的力量以達到國家政...
近20年来两岸关系从紧张疏离到近来的密切暧昧,一直备受关注,台湾意识的发展也因此深受瞩目。1987年《台湾省戒严令》由蒋经国总统宣布解除后,台湾进入民主时代,赋予了「台湾意识」新的意义,也孕育着「新台...
兩岸自分治以來,中共為達「促統」目的,隨時視兩岸局勢變遷而調整其對台政策。胡錦濤執政時期,對台政策雖持續以「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基調,但其策略方法軟硬兼施,更顯得靈活而彈性。200...
[[abstract]]儘管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按照大陸學者的說法,走上了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然而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大陸學者稱為政治認同),即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兩者皆是的...
十三世紀、モンゴル人が北中国の地を征服した時、モンゴル政権の内部に、強烈なモンゴル至上主義をふりかざす一派に対して、漢人および漢文化を保護しようとする文化主義の一派があつた。この文化主義派の中にも、二...
計畫編號: NSC98-2410-H343-027執行機構: 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研究期間: 9808~9907[[abstract]]本研究針對民視於2004 年至2006 年, 所播出的八點檔「...
有關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的政治角色與作為,在中國大陸向來是採取「揚長避短」的作法,亦即著重於鄧小平在此期間作為正確、行止務實的一面,而對於其所涉及的錯誤以及表現激進之處,則是模糊處...
The article analyzes mechanism and means of realization of China's «soft power» strategy under the a...
[[abstract]] 根據結構現實主義的命題,台灣的外在行為必然受到客觀和物質的國際結構制約。本文通過對文獻的調查,證實外部環境對台灣軍事戰略產生的影響,即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胡錦濤在二○一一年訪問美國是極其重要的中美外交事件,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尤其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命運和國家和國際經濟動盪的時刻,中美關係發揮顯著作用。本論文特別側重說明美國政府和新聞媒介如何建構胡...
[[abstract]]兩岸的電視文化互動,在1987年政府開放臺灣區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展開初步實際的接觸。90年代以來,兩岸文化交流活的開始活絡,就客觀事實來看,兩岸電視媒體的交流,長期以來在促進兩...
[[abstract]] 國際社會如同國內社會一樣,有著許多行為者在其中互動。國際社會中的行為者一般包括兩種:國家以及非國家行為者,後者包含國際組織如政府間組織、非政府間組織以及跨國企業等等,這些行...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