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活跃,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研究评价农村产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构建一套适合农村三次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极其有必要.以广州为例,在建立农村产业用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程度、景观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产业已经趋于非农化、多元化;在非农产业的作用下,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区域核心向边缘递减的圈层结构,区位作用凸显.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133-1383
使用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基于面板协整模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市场化进程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市...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
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和评析了广州"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方案,重新审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认为城中村...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为一种互动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研究目的: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北京市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提出了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研究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
正确的城乡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城镇人口,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划分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上海市2000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和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作了实验性的城乡...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于产权主体缺位、流转行政化、经营细碎化等问题,...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复杂且就业、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弱势群体集中;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且具...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
[目的/意义]探究城乡数字鸿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针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用相关分析法对贵州省近几年的城乡数字鸿沟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相...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
使用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基于面板协整模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市场化进程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市...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
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和评析了广州"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方案,重新审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认为城中村...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为一种互动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研究目的: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北京市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提出了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研究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
正确的城乡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城镇人口,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划分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上海市2000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和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作了实验性的城乡...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于产权主体缺位、流转行政化、经营细碎化等问题,...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复杂且就业、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弱势群体集中;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且具...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
[目的/意义]探究城乡数字鸿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针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用相关分析法对贵州省近几年的城乡数字鸿沟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相...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
使用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基于面板协整模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市场化进程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市...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