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推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引起的城镇空间扩张,缓解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趋势,在此“一增一减”双重作用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相比于来自区域和城镇的社会经济因素,农村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于省级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影响更为重要.不论是对于来自城镇或是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产出效应都比投资和收入效应更明显,在控制产出效应的情况下,来自于城镇和区域的投资和收入效应不再显著.为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过度扩张,政府应在健康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积极投资农村,提高农用地产出,以有效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036-122
利用200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恩格尔系数对...
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的横向公平性,是实现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泰尔指数进行组群分解,探究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省内和省际不平等性,以检验省级政府对辖区...
基于城市经济学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1993-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引入数理统计方法,借助于Gls分析工具和SPSS统计软件,以住宅用地为例对市场改革进程中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因变量,采...
研究目的: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北京市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提出了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研究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差异,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0-2005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城乡人群的死亡数据,采用寿命表法、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
针对当前国内研究区域城乡统筹水平定量测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未能区分整体发展指标和协调发展指标,截面和时序数据难以同时体现,以及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集成数据导致的“黑箱子”效应等问题,本文建立了涵盖城...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
以陕西省安康市涧池镇为例,选取川道通村路两侧不同时期建设的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以住宅平面为研究基础,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1949年以来该区域农村住宅内部空间格局的演化.研究发现...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环境后果.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微观上农户的职业选择对于我国广大农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村环境状况.我国目前的农村环境状...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构成建设用地主体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镇化中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该文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占地面积大且增长快,利用率低效、空置率高、...
作为地方政府快速弥补财政赤字并扩大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财政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规模的骤增和改革的推进,土地财...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
利用200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恩格尔系数对...
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的横向公平性,是实现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泰尔指数进行组群分解,探究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省内和省际不平等性,以检验省级政府对辖区...
基于城市经济学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1993-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引入数理统计方法,借助于Gls分析工具和SPSS统计软件,以住宅用地为例对市场改革进程中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因变量,采...
研究目的: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北京市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提出了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研究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差异,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0-2005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城乡人群的死亡数据,采用寿命表法、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
针对当前国内研究区域城乡统筹水平定量测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未能区分整体发展指标和协调发展指标,截面和时序数据难以同时体现,以及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集成数据导致的“黑箱子”效应等问题,本文建立了涵盖城...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
以陕西省安康市涧池镇为例,选取川道通村路两侧不同时期建设的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以住宅平面为研究基础,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1949年以来该区域农村住宅内部空间格局的演化.研究发现...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环境后果.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微观上农户的职业选择对于我国广大农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村环境状况.我国目前的农村环境状...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构成建设用地主体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镇化中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该文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占地面积大且增长快,利用率低效、空置率高、...
作为地方政府快速弥补财政赤字并扩大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财政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规模的骤增和改革的推进,土地财...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
利用200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恩格尔系数对...
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的横向公平性,是实现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泰尔指数进行组群分解,探究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省内和省际不平等性,以检验省级政府对辖区...
基于城市经济学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1993-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引入数理统计方法,借助于Gls分析工具和SPSS统计软件,以住宅用地为例对市场改革进程中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