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量度问题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倡导的生态足迹分析法,以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系统地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介绍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具体地阐述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应用.最后,对该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6630-6361
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1~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稳定,人均生态足迹从1981年到1996年逐步上升...
在收集武汉市1978-2004年城市人均生态足迹、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出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人口数与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显著相关...
生态足迹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本文基于1984~2005年厦门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对厦门西海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围填海工程造成的生态承载力...
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认为生态足迹理论方法除了存在评价模型的静态性、模型参数选择的弹性不足、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忽略、生态账户涵盖不全面、评价结果与可持续的非对等性和忽略土地质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优缺点,回顾国外...
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中,生态足迹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1)生态足迹的理论背景、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能值分析法、产品生命...
生态足迹模型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从该模型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
根据生态足迹原理和方法,用1999~2004年承德市统计数据计算出7年来承德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999~2004年承德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1999~2004年承德市人均生态足迹大于...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判和应对策略研究.嗣...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尽管生态足迹分...
行与思与生态同一, 形成生态方法。行与思的逻辑依次和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规律一致, 构成生态方法谱系。系统发展的超循环生态, 包蕴、融会、中和了多质多层次的生态规律, 成为世界生态的表征, 成为整生...
У статті охарактеризовано екологічний слід в сучасних умовах. Проведено аналіз світової динаміки еко...
У статті охарактеризовано екологічний слід в сучасних умовах. Проведено аналіз світової динаміки еко...
生态占用(ecological footprint)也被译为生态足迹与生态基区,它是指为了维持某一地区的现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一定面积的、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
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1~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稳定,人均生态足迹从1981年到1996年逐步上升...
在收集武汉市1978-2004年城市人均生态足迹、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出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人口数与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显著相关...
生态足迹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本文基于1984~2005年厦门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对厦门西海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围填海工程造成的生态承载力...
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认为生态足迹理论方法除了存在评价模型的静态性、模型参数选择的弹性不足、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忽略、生态账户涵盖不全面、评价结果与可持续的非对等性和忽略土地质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优缺点,回顾国外...
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中,生态足迹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1)生态足迹的理论背景、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能值分析法、产品生命...
生态足迹模型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从该模型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
根据生态足迹原理和方法,用1999~2004年承德市统计数据计算出7年来承德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999~2004年承德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1999~2004年承德市人均生态足迹大于...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判和应对策略研究.嗣...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尽管生态足迹分...
行与思与生态同一, 形成生态方法。行与思的逻辑依次和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规律一致, 构成生态方法谱系。系统发展的超循环生态, 包蕴、融会、中和了多质多层次的生态规律, 成为世界生态的表征, 成为整生...
У статті охарактеризовано екологічний слід в сучасних умовах. Проведено аналіз світової динаміки еко...
У статті охарактеризовано екологічний слід в сучасних умовах. Проведено аналіз світової динаміки еко...
生态占用(ecological footprint)也被译为生态足迹与生态基区,它是指为了维持某一地区的现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一定面积的、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
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1~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稳定,人均生态足迹从1981年到1996年逐步上升...
在收集武汉市1978-2004年城市人均生态足迹、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出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人口数与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显著相关...
生态足迹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本文基于1984~2005年厦门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对厦门西海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围填海工程造成的生态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