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 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则与城市性质、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等因素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335-442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旨在寻找深圳市民...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
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万份调查数据,构建了以通勤时间/距离为基础数据的职住分离度量模型,即基于频数分布法的通勤时间/距离和基于不同时段/区段范围内居民分布结构的"职住分离强度指数&...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陆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 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农田面积显著减少,对果园的总体规模影响不...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旨在寻找深圳市民...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
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万份调查数据,构建了以通勤时间/距离为基础数据的职住分离度量模型,即基于频数分布法的通勤时间/距离和基于不同时段/区段范围内居民分布结构的"职住分离强度指数&...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陆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 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农田面积显著减少,对果园的总体规模影响不...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旨在寻找深圳市民...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