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文献对中国转型初期企业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多数文献认为地方政府拥有控制权的企业制度才是有效的,也有文献认为私人产权的企业制度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初期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温州和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表明了在一定的区域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中所有权结构属于私人产权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虽然面临着较强的政治约束,但在中国转型初期就已经是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地方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不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特定历史时期的特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4153-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处于大体增加的趋势.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差距的原因.我们认为,其根源于政府理念的调整和由之形成的政策差异.这一基本...
从2013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提升的结果,并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系列深远...
从经验角度看,伴随我国各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理论界,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城...
在旅游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制度改革使得市场上的旅游企业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短期行为和不良行为。是规制过度,还是规制不力?政府规制的存在与否成了现实和理论讨论的焦点。文章依据政府规制的一般...
考察1989至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演变的逻辑,是正确评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得失的需要,是深化认识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必要性的需要,是加深理解中国选择市场化改革艰巨性的需要等.国有企业的发展...
本文以1999~2007年制造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所有制结构对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运用FHP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等方法,本文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之所以鲜有外部...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说明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存在明显的经济结构差异,文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发展;而在中部地...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由主导产业有序更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演进来实现的.由于煤炭产业存在着明显的生命周期现象,所以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地位的煤炭城市适时培育、发展新的非煤主导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抚顺市的煤炭...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经历一个经济革命'打开门'的政策。国有企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不能胜任对刨切系统没有基础的政府保护。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是由中国政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企业的初步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动态外部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本研究认为动态外部性对中国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中国经济转型.利用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及其以上城市的两位数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动态外...
三、非正规经济与社会流动 李明欢(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 我要谈的题目是关于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和本次会议主题有一定距离的话题,...
从中国企业并购发展来看,产业发展、总体经济的转型、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中国加入WTO都是促进中国企业并购的重要原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并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具有各阶段基本特征.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
当前,我国经济无论是在经济数量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态结构上,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加速完成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
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微观企业在市场中的兴衰演变来考察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通过分解产业结构调整中生产率提高与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来阐述兴衰演变的结果:相比于生产率提高效应,结构变动效应更为突出,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处于大体增加的趋势.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差距的原因.我们认为,其根源于政府理念的调整和由之形成的政策差异.这一基本...
从2013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提升的结果,并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系列深远...
从经验角度看,伴随我国各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理论界,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城...
在旅游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制度改革使得市场上的旅游企业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短期行为和不良行为。是规制过度,还是规制不力?政府规制的存在与否成了现实和理论讨论的焦点。文章依据政府规制的一般...
考察1989至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演变的逻辑,是正确评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得失的需要,是深化认识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必要性的需要,是加深理解中国选择市场化改革艰巨性的需要等.国有企业的发展...
本文以1999~2007年制造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所有制结构对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运用FHP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等方法,本文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之所以鲜有外部...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说明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存在明显的经济结构差异,文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发展;而在中部地...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由主导产业有序更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演进来实现的.由于煤炭产业存在着明显的生命周期现象,所以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地位的煤炭城市适时培育、发展新的非煤主导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抚顺市的煤炭...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经历一个经济革命'打开门'的政策。国有企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不能胜任对刨切系统没有基础的政府保护。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是由中国政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企业的初步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动态外部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本研究认为动态外部性对中国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中国经济转型.利用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及其以上城市的两位数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动态外...
三、非正规经济与社会流动 李明欢(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 我要谈的题目是关于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和本次会议主题有一定距离的话题,...
从中国企业并购发展来看,产业发展、总体经济的转型、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中国加入WTO都是促进中国企业并购的重要原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并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具有各阶段基本特征.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
当前,我国经济无论是在经济数量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态结构上,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加速完成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
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微观企业在市场中的兴衰演变来考察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通过分解产业结构调整中生产率提高与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来阐述兴衰演变的结果:相比于生产率提高效应,结构变动效应更为突出,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处于大体增加的趋势.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差距的原因.我们认为,其根源于政府理念的调整和由之形成的政策差异.这一基本...
从2013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提升的结果,并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系列深远...
从经验角度看,伴随我国各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理论界,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