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相對於過去文獻多著重在機構投資者總持股比例對於公司的影響,本研究使用機構持股穩定度與1984年到2013年美國公司併購的資料,來探討機構持股穩定度對公司併購行為和績效的影響。實證結果指出機構投資人的持股穩定度對於公司併購的完成、併購後長期營運表現以及長期市場超額報酬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於併購的支付方式、跨國併購與否、是否為多角化併購、併購溢酬以及短期宣告超額報酬並無影響,這代表持股穩定度高的機構投資者不會僅參考短期資訊來從事交易投資,而是會監督、管理與採取行動來幫助公司,並從中獲得長期報酬。而我們也以機構持股多寡去區分樣本,結果發現不管持股多寡的機構投資人,他們的持股穩定度對於公司併購後長期營運表現以及長期市場超額報酬都有顯著正相關。最後,發現公共退休基金的持股穩定度相較其他投資者對於併購後長期營運與市場表現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退休基金相較其他金融機構更能有效進行監督。[[abstract]]In contrast to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mostly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proportion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on the corporate policies, this study use the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stability and US merger data from 1984 to 2013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stability on acquiring firms’ M&A decisions and post mer...
本研究以2007年至2011年中國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內部控制有效性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從中國上市公司自行揭露之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證監會公佈之行政裁罰與滬深兩市對上市公司之...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本文主要探討員工認股權證的發行效果對於盈餘管理及公司真實財務績效之影響。由於員工認股權證制度中有二年的閉鎖期尚不能執行,因此本文將授予高階經理人的員工認股權價值...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
[[abstract]]自從Jensen and Meckling在1976年發表代理理論開始,不斷有學者在公司治理面提出不同的看法,不斷被提出探討的關鍵是因股權結構而造成的代理問題。但控制股東擁有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是三大法人是否對公司能夠發揮監督的效果,並加入股東會的因子觀察三大法人是否為了在股東會行使表決權、發揮監督公司效果以達到改善其經營績效的目的而增加其持股比率。研究樣本來自2006年到2...
[[abstract]]本研究檢定公司的經理人代理問題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假說一),及公司治理是否能改善此影響 (即公司治理的干擾效果) (假說二)。代理問題以自由現金流量和成長性兩變數值之多寡衡量;...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對想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首度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是否為一個重要的條件,機構投資人是否在意首度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程度。本研究從股權,董事會與公司結構,資訊揭露品質與管理...
[[abstract]]許多研究指出初次公開發行股票有折價的現象,進而造成初次公開發行股票長短期績效有顯著差異,其可能原因為資訊不對稱、訊號效果,或者是市場熱潮(fads)所致。過去研究亦發現,機構投...
[[abstract]]本篇研究利用中華徵信所出版的「台灣集團企業研究」,探討台灣前100大集團內的關係上市、櫃公司,並從中挑選出現在或曾經為家族公司的樣本,得出53家上市上櫃公司。本研究利用此資料探...
[[abstract]]本研究使用2009年到2011年S&P1500非金融業公司做為樣本,檢定機構投資者持股穩定度與企業避險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探討機構投資者在公司風險決策上扮演的角色—監督者或是短期...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面临亏损和盈利时的投资行为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存在过度投资倾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亏损企业投资比盈利企业投资更为激进;对于国有企...
本研究以2004至2010年國內之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內部控制缺失對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對於內部控制缺失之判斷,不同於以往,僅限以公司自行揭露或遭主管機關裁罰之資訊為對象,本研究廣泛蒐集公司負面新...
本篇以「內部人持股比例變動」和「經營績效變動」兩大主軸作為出發點。以1992至2012年台灣新上市櫃公司為樣本,觀察首次公開發新公司(IPOs),因首次上市櫃稀釋所造成對經營績效變動的影響。數據顯示,...
[[abstract]]本研究採上市初期這段經營績效大幅衰退的時間,以變動率來衡量內部人在上市初期持股比例變動率與經營績效變動率之關連性,並探討內部人是否利用資訊優勢於績效衰退前先行出脫持股。研究結果...
本稿の目的は,筆者ら独自の大規模文献データベースを用いたメタ分析によって,ポスト私有化期の所有構造と企業パフォーマンスの相関関係を実証的に検証した移行経済研究の全体像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である.先行研究...
本研究以2007年至2011年中國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內部控制有效性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從中國上市公司自行揭露之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證監會公佈之行政裁罰與滬深兩市對上市公司之...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本文主要探討員工認股權證的發行效果對於盈餘管理及公司真實財務績效之影響。由於員工認股權證制度中有二年的閉鎖期尚不能執行,因此本文將授予高階經理人的員工認股權價值...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
[[abstract]]自從Jensen and Meckling在1976年發表代理理論開始,不斷有學者在公司治理面提出不同的看法,不斷被提出探討的關鍵是因股權結構而造成的代理問題。但控制股東擁有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是三大法人是否對公司能夠發揮監督的效果,並加入股東會的因子觀察三大法人是否為了在股東會行使表決權、發揮監督公司效果以達到改善其經營績效的目的而增加其持股比率。研究樣本來自2006年到2...
[[abstract]]本研究檢定公司的經理人代理問題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假說一),及公司治理是否能改善此影響 (即公司治理的干擾效果) (假說二)。代理問題以自由現金流量和成長性兩變數值之多寡衡量;...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對想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首度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是否為一個重要的條件,機構投資人是否在意首度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程度。本研究從股權,董事會與公司結構,資訊揭露品質與管理...
[[abstract]]許多研究指出初次公開發行股票有折價的現象,進而造成初次公開發行股票長短期績效有顯著差異,其可能原因為資訊不對稱、訊號效果,或者是市場熱潮(fads)所致。過去研究亦發現,機構投...
[[abstract]]本篇研究利用中華徵信所出版的「台灣集團企業研究」,探討台灣前100大集團內的關係上市、櫃公司,並從中挑選出現在或曾經為家族公司的樣本,得出53家上市上櫃公司。本研究利用此資料探...
[[abstract]]本研究使用2009年到2011年S&P1500非金融業公司做為樣本,檢定機構投資者持股穩定度與企業避險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探討機構投資者在公司風險決策上扮演的角色—監督者或是短期...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面临亏损和盈利时的投资行为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存在过度投资倾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亏损企业投资比盈利企业投资更为激进;对于国有企...
本研究以2004至2010年國內之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內部控制缺失對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對於內部控制缺失之判斷,不同於以往,僅限以公司自行揭露或遭主管機關裁罰之資訊為對象,本研究廣泛蒐集公司負面新...
本篇以「內部人持股比例變動」和「經營績效變動」兩大主軸作為出發點。以1992至2012年台灣新上市櫃公司為樣本,觀察首次公開發新公司(IPOs),因首次上市櫃稀釋所造成對經營績效變動的影響。數據顯示,...
[[abstract]]本研究採上市初期這段經營績效大幅衰退的時間,以變動率來衡量內部人在上市初期持股比例變動率與經營績效變動率之關連性,並探討內部人是否利用資訊優勢於績效衰退前先行出脫持股。研究結果...
本稿の目的は,筆者ら独自の大規模文献データベースを用いたメタ分析によって,ポスト私有化期の所有構造と企業パフォーマンスの相関関係を実証的に検証した移行経済研究の全体像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である.先行研究...
本研究以2007年至2011年中國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內部控制有效性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本研究從中國上市公司自行揭露之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證監會公佈之行政裁罰與滬深兩市對上市公司之...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本文主要探討員工認股權證的發行效果對於盈餘管理及公司真實財務績效之影響。由於員工認股權證制度中有二年的閉鎖期尚不能執行,因此本文將授予高階經理人的員工認股權價值...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