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1990、2000和201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近20 a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在1990-2010年喀什噶尔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盐碱地、水域湿地、裸土地和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73.92%、51.44%、24.27%、10.24%、6.47%和2.98%;林地、草地和沙地面积减少,变化幅度分别为-4.13%、-17.16%和-0.73%;裸石岩砾面积近20 a基本维持不变.利用转移矩阵可知,流域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自于16.46%的草地和3.36%的林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1.46%的耕地和0.22%的草地;新增水域湿地面积主要来自于0.18%的草地;新增盐碱地面积主要来自于0.28%的草地.1990-2010年的20a里喀什噶尔河流域耕地和水域湿地分布趋于集中,景观优势度增强,且斑块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景观趋于破碎化,景观优势度降低.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指数的变化受人口、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多重影响,导致流域耕地面积增加、植被退化.因此,合理利用流域水土资源对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十分重要
通过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和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研究了柴窝堡地区的环境演变与沙尘暴事件。首先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粒度不同粒级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湖...
对策勒2011年1-12月4个不同下垫面的风速、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的月差异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夏季晴天天气作为背景,比较沙尘暴、扬沙、浮尘、阴雨天时4个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差异.结果标明:与流沙地相比...
以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先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2002-2008年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之间的关联...
利用1977,1990和2006年的3期遥感影像,将GIS及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新疆阜康地区1977-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
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但集聚作用总体不断增强.热点区的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演变进程,探讨了人工绿洲扩展过程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及绿洲扩张的特点.结果显示:近2 000a...
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比分析三工河流域两种经营模式下的农田景观特征,探讨形成这两种景观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①三工河流域农田扩张过程中,1989—1999年地方的农田增长起主导作用,1999—2007年...
旅游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是旅游干扰的重要体现,景观结构变异程度则是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桂林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区漓江流域,基于自然地理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
景观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目前尚没有具有适普性的景观分类体系.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一种发生学分类方法,即景观带——基于...
利用1988年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象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view 3.2a),通过...
新疆干旱区处于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区内湖泊经长期自然演化后多为盐湖和咸水湖.近几十年来,在气候持续增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湖泊波动变化频繁,对湖泊资源环境及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
以1990和2007年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得到研究区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天山北坡绿洲城镇用地扩展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战略选择.渭干河流域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土渠输水、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流失严重,灌溉定额偏高,渠...
在对新疆沙漠区域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疆1∶1 000 000数字地貌图和TM影像数据及Google Earth等资料,利用GIS技术,编制了新疆沙漠分片图与沙漠类型分布图,对新疆沙漠空间分布与...
通过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和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研究了柴窝堡地区的环境演变与沙尘暴事件。首先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粒度不同粒级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湖...
对策勒2011年1-12月4个不同下垫面的风速、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的月差异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夏季晴天天气作为背景,比较沙尘暴、扬沙、浮尘、阴雨天时4个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差异.结果标明:与流沙地相比...
以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先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2002-2008年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之间的关联...
利用1977,1990和2006年的3期遥感影像,将GIS及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新疆阜康地区1977-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
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但集聚作用总体不断增强.热点区的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演变进程,探讨了人工绿洲扩展过程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及绿洲扩张的特点.结果显示:近2 000a...
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比分析三工河流域两种经营模式下的农田景观特征,探讨形成这两种景观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①三工河流域农田扩张过程中,1989—1999年地方的农田增长起主导作用,1999—2007年...
旅游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是旅游干扰的重要体现,景观结构变异程度则是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桂林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区漓江流域,基于自然地理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
景观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目前尚没有具有适普性的景观分类体系.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一种发生学分类方法,即景观带——基于...
利用1988年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象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view 3.2a),通过...
新疆干旱区处于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区内湖泊经长期自然演化后多为盐湖和咸水湖.近几十年来,在气候持续增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湖泊波动变化频繁,对湖泊资源环境及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
以1990和2007年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得到研究区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天山北坡绿洲城镇用地扩展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战略选择.渭干河流域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土渠输水、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流失严重,灌溉定额偏高,渠...
在对新疆沙漠区域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疆1∶1 000 000数字地貌图和TM影像数据及Google Earth等资料,利用GIS技术,编制了新疆沙漠分片图与沙漠类型分布图,对新疆沙漠空间分布与...
通过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和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研究了柴窝堡地区的环境演变与沙尘暴事件。首先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粒度不同粒级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湖...
对策勒2011年1-12月4个不同下垫面的风速、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的月差异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夏季晴天天气作为背景,比较沙尘暴、扬沙、浮尘、阴雨天时4个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差异.结果标明:与流沙地相比...
以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先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2002-2008年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