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88年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象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view 3.2a),通过对黑河流域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特点揭示,研究了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林地和城镇用地有明显增加,草地和水域都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LUCC的区域差异明显:上游地区水域在减少,草地和未利用地大量增加,林地和城镇用地变化不大;中游地区耕地、城镇用地大量增加,草地急剧减少;下游地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草场严重退化,未利用地大量增加;(2)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冰川退缩,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增加,林地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天然植被退化;(3)中游地区农业绿洲虽有较大发展,但天然植被减少,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草场退化较为严重;(4)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表植被严重退化,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灾害性天气频增.最后,基于流域各段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提出了生态重建的对策措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417-211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
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 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I(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
通过全面野外调查(比例尺1∶100,000),填表登录了三峡库区(19县(区),54175km2)地质灾害点5706处,其中,滑坡3830处、不稳定斜坡1107处、崩塌549处、泥石流90处、地面塌陷...
根据费孝通教授的建议并受国家民委委托,北京大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共同承担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任务.这次调查的...
以空间地域差异明显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GIS 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支持下,对该流域上、中、下游4 个生态类型区过去30a 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采用前人修正的Costanza 模型,进行了流域...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选择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渭干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新疆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和地面实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提取渭干河...
根据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和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塔里木河干流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修正了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生态服务...
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异质生境条件下物种性状、种间相互作用等生态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构建进程.本文基于金沙江流域干旱河谷1 16个样点562个样方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
由于第四纪包含了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全部历史,第四纪研究成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纪科学作为环境考古的一种研究手段,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考古资料和更多的考古学信息,对解释人类社会发展...
全球变化背景下,降雨模式变化造成土壤水分波动是引起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但滨海湿地如何响应降雨模式变化,进而引起生态系统蓝碳功能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依托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增减雨野外控制试验平台...
采用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1990、2000和201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近20 a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原因...
提本研究在GIS技术支撑下选择RUSLE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估算乌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年均土壤侵蚀量,结合ANN技术,预测2001-2010年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了该流域近30年来土壤...
基于1990、2000、2008年3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估算了渭干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空间特征与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
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 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I(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
通过全面野外调查(比例尺1∶100,000),填表登录了三峡库区(19县(区),54175km2)地质灾害点5706处,其中,滑坡3830处、不稳定斜坡1107处、崩塌549处、泥石流90处、地面塌陷...
根据费孝通教授的建议并受国家民委委托,北京大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共同承担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任务.这次调查的...
以空间地域差异明显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GIS 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支持下,对该流域上、中、下游4 个生态类型区过去30a 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采用前人修正的Costanza 模型,进行了流域...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选择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渭干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新疆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和地面实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提取渭干河...
根据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和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塔里木河干流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修正了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生态服务...
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异质生境条件下物种性状、种间相互作用等生态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构建进程.本文基于金沙江流域干旱河谷1 16个样点562个样方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
由于第四纪包含了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全部历史,第四纪研究成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纪科学作为环境考古的一种研究手段,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考古资料和更多的考古学信息,对解释人类社会发展...
全球变化背景下,降雨模式变化造成土壤水分波动是引起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但滨海湿地如何响应降雨模式变化,进而引起生态系统蓝碳功能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依托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增减雨野外控制试验平台...
采用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1990、2000和201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近20 a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原因...
提本研究在GIS技术支撑下选择RUSLE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估算乌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年均土壤侵蚀量,结合ANN技术,预测2001-2010年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了该流域近30年来土壤...
基于1990、2000、2008年3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估算了渭干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空间特征与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
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 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I(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
通过全面野外调查(比例尺1∶100,000),填表登录了三峡库区(19县(区),54175km2)地质灾害点5706处,其中,滑坡3830处、不稳定斜坡1107处、崩塌549处、泥石流90处、地面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