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广泛种植的中间偃麦草、新燕麦、无芒雀麦、老芒麦、天山赖草、披碱草、矮生高羊茅、冰草和碱茅等9种牧草为试验对象,测定暗适应20 min后牧草叶片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比较光系统Ⅱ(PSⅡ)的特性,分析各牧草对本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天山赖草和披碱草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单位面积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的值均显著高于矮生高羊茅、冰草和碱茅,而初始荧光(F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 ABC/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TRo/ 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荧光诱导曲线初始斜率(Mo)值则低于矮生高羊茅、冰草和碱茅;中间偃麦草、新燕麦、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的各值处于中间水平.9种牧草均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不同程度胁迫,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及电子传递受到抑制,其中,天山赖草和披碱草受到的影响较小,而矮生高羊茅、冰草和碱茅的PSⅡ结构和功能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光合作用受抑制的程度较大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人工梭梭林,利用咸水滴灌技术,对种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开挖方式、播种方式、接种深度以及稳产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提高肉苁蓉种子和寄...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引水渠沿线建植5a的人工固沙区内,选择自然生长的沙蒿和沙拐枣灌丛,依据冠幅大小设置5个水平距离梯度和4个土层深度梯度.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两种灌...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探讨该地区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发现:萌发率80%以上的有11种,小于20%的有22种,7种未萌发;萌发开始时间为1-3...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立地条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不同立地条件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及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立地条件的植物群落均为灌木-草本模式,优势种群为梭梭、白...
参考作物蒸散量不同计算方法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于沙漠腹地的适用性鲜有研究.依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收集的2005--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为标准,运用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不...
采用全根挖掘法挖取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种主要防护林植物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
利用2005-201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象资料计算了极端干旱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与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Ep)进行了对比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极端干旱...
利用Modell000植物水分压力室,测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植物园引种的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多枝柽柳(Tama...
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流域内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1年、2010年三期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类、统计与分析研究区2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
多期的遥感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本文以1989、2000和2007年3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RGB彩色合成法构...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在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潜在分布;借助模型启发式搜索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控制其潜...
通过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安迪尔故城、安迪尔牧场和达玛沟乡3个不同地点的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系统分析了近400多年来红柳沙包落叶阳离子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中4种阳离子的变化幅度...
以位于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为研究地点,选择了表现5种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的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节水型园林...
通过对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2010年8月底和11月初2个时间段从流沙前沿至绿洲空间不同部位的地表0~220、0~23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分析,并结合16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及过渡带地下水位2005—2...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在区域内确定了一个100 m×500 m的骆驼刺一花花柴一柽柳植物群落样地,随机选择了67株疏叶骆驼刺和67株花花柴植株,对每株植物及其沙堆形态参数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人工梭梭林,利用咸水滴灌技术,对种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开挖方式、播种方式、接种深度以及稳产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提高肉苁蓉种子和寄...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引水渠沿线建植5a的人工固沙区内,选择自然生长的沙蒿和沙拐枣灌丛,依据冠幅大小设置5个水平距离梯度和4个土层深度梯度.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两种灌...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探讨该地区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发现:萌发率80%以上的有11种,小于20%的有22种,7种未萌发;萌发开始时间为1-3...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立地条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不同立地条件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及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立地条件的植物群落均为灌木-草本模式,优势种群为梭梭、白...
参考作物蒸散量不同计算方法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于沙漠腹地的适用性鲜有研究.依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收集的2005--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为标准,运用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不...
采用全根挖掘法挖取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种主要防护林植物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
利用2005-201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象资料计算了极端干旱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与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Ep)进行了对比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极端干旱...
利用Modell000植物水分压力室,测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植物园引种的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多枝柽柳(Tama...
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流域内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1年、2010年三期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类、统计与分析研究区2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
多期的遥感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本文以1989、2000和2007年3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RGB彩色合成法构...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在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潜在分布;借助模型启发式搜索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控制其潜...
通过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安迪尔故城、安迪尔牧场和达玛沟乡3个不同地点的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系统分析了近400多年来红柳沙包落叶阳离子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中4种阳离子的变化幅度...
以位于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为研究地点,选择了表现5种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的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节水型园林...
通过对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2010年8月底和11月初2个时间段从流沙前沿至绿洲空间不同部位的地表0~220、0~23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分析,并结合16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及过渡带地下水位2005—2...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在区域内确定了一个100 m×500 m的骆驼刺一花花柴一柽柳植物群落样地,随机选择了67株疏叶骆驼刺和67株花花柴植株,对每株植物及其沙堆形态参数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人工梭梭林,利用咸水滴灌技术,对种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开挖方式、播种方式、接种深度以及稳产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提高肉苁蓉种子和寄...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引水渠沿线建植5a的人工固沙区内,选择自然生长的沙蒿和沙拐枣灌丛,依据冠幅大小设置5个水平距离梯度和4个土层深度梯度.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两种灌...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探讨该地区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发现:萌发率80%以上的有11种,小于20%的有22种,7种未萌发;萌发开始时间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