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社會工作師法於1997年立法通過後,對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發展具有象徵意義,然而社會工作師法的施行,是否就意謂社工人員有更多、更好的專業保障或職場就業條件與環境?還是反而造成更多社工人員感到絕望而紛紛出走?根據鐘美智1996年的研究發現,社工系大學畢業生在投入社會工作就業職場後,會有將近2成8(27.75%)的流失率,許多社工系大學畢業生在投入社會工作就業職場一段時間後,會因種種影響因素而產生工作瓶頸,甚或進而對社會工作專業感到不認同而轉業,使得社工專業人力一再流失。本研究也回顧了1980年代以前、1980年代、1990年代過去幾個不同世代社工員在社會工作就業職場中的處境,發現身處2000年代社會工作就業職場的社工員,處境上比起過去幾個世代要來得更加不確定,並擁有更多引發漂流的可能性,因而將當前的世代命名為「漂世代」。在回顧過去幾個世代與社會工作就業職場相關文獻與調查報告的同時,發現過去的研究多偏重在量化調查與離職因素的歸納,對社工員在決定離職或不作社工前的經歷、想法與感受並未有相關研究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除了期許能承接過去幾個世代對社會工作就業職場的關心,對「漂世代」青年社會工作新兵當前所面臨的就業職場環境,以及造成其離職或不作社工的影響因素作一番探討整理外,並嘗試與台灣過去幾個世代社會工作就業職場進行對話,並對這些「漂世代」青年社工員在決定棄守社會工作前所遭遇的經驗歷程,及在歷程中所抱持的想法與感受作更進一步的探究,進而從中重新反思社會工作「專業」的意義。 為符合研究期待,本研究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採量輔質主的研究策略,可分兩個部份來說明。首先以立意選樣選出十個目前國內重要的社會工作網站留言版進行內容分析,針對這十個網站留言版上過去六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