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文的問題意識,則是嘗試提出一種理論,說明清治時期臺灣的歷史發展,並證明清廷努力維持臺灣社會的穩定,與民間拓墾事業是順利習習相關。這種“穩定治臺”看法的提出,有別於以往消極治臺、因防臺而治臺、理性治臺、族群政治治臺等舊說。期待更能深入探討清廷對臺的統治之道,進而闡述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 其實本論文提出的穩定治臺說,指的就是以武力做為統治的基礎,達到清廷設想下的秩序。雖說武力統治,是整個清帝國普遍性的作法;但在臺灣所出現的特殊性,卻不能不加以注意。 首先是駐軍如何分佈的問題。本文認為清廷派往臺灣各處的駐軍,不是胡亂安排,它應該是參考客觀的情況才決定部署。當中的關鍵就是人口。本文第一章的內容,就是利用官方的檔案,算出清代臺灣的人口估量。該數據是否可以被接受,已經在第四、五章個案的討論中被證實。 其次是軍力控制的問題。清廷雖然在綠營兵制下,再獨創出適合戍防臺灣的班兵制度;但考其臺澎班兵的數量,充其量也不過一萬至一萬四千名左右。這對於逐年增加的人口,從百萬,突破二百萬,或甚至三百萬的臺灣,顯然是不夠。於是乎如何選擇武力合作的夥伴,對於清廷來說就是一個很慎重的問題。第二章整理了清代臺灣社會武力整合的類型,依戰力強弱大抵可以分成四種:職業式武力(綠營與防軍)、原住民武力(番社與番屯)、契約式武力(民團、隘、結首)、拜盟式武力(會黨)。 拜盟式武力永遠與官方站在對立面當無疑問。然剩下的原住民與契約式武力,也不是一開始就與官方合作愉快。事實上會黨潛伏與滲透的力量,還是有造成地方團練倒戈的案例(林供、戴潮春事件)。再者契約式武力坐大的結果,對於械鬥反而引發催化的效果。另外生、熟番對於官方的挑戰,每造成極大的死傷。尤其是生番不時沿番界出草,以致到了建省前後,官方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