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O. nivara (IRGC Acc.104705)穀粒細長具褐色種皮為貢獻親,中國型稻臺梗1號(TK1)及臺農67號(TNG67)穀粒短圓為輪迴親行雜交及回交,由各所得之F1、F2、BC1F1、BC1F2、BC2F1、BC2F2、BC3F1、BC3F2族群為材料探討糙米種皮顏色、粒長、粒寬及粒形等性狀的遺傳及育種行為。結果顯示:野生稻之褐色種皮為單一顯性基因所控制,且與其他三個糙米性狀無連鎖關係。兩組合F1之粒長具部份顯性,F2超親分離者少。回交後代族群明顯集中且偏向輪迴親本,但恢復輪迴親本的程度因組合不同而有所差異。粒寬則僅TK1 X O. nivara 具雜種優勢,但F2兩雜交組合均有超親分離現象;回交後代在TNG67 X O. nivara 之粒寬變異均大於TK1 X O. nivara 。兩組合F1之粒形均屬中粒形,顯隱性作用不明顯,F2無超親分離,回交後代TK1 X O. nivara 粒形之頻度分布較為集中。F2及各回交世代之粒長、粒寬及粒形等性狀之平均皆低於F1,顯示此三性狀基因累加性效應高。粒長、粒寬及粒形等三性狀於早期世代F2及BC1F2的廣義遺傳率較高,呈現回交次數增加而遺傳率減少的趨勢,但TNG67 X O. nivara 之粒寬於BC3F2世代,其廣義遺傳率仍高。在各F2世代粒形與粒長呈正相關,而與粒寬呈負相關;粒長與粒寬於早期世代F2及BC1F2無顯著相關性,於BC3F2呈正相關。Two sinica cultigens, Tainung 67(TNG 67) and Taiken 1(TK 1), and a wild rice, O. nivara (Acc.104705) were used as the recurrent pare...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本文探討在不同期作下,試區取樣時水稻重要農藝性狀之適當取樣單位及樣品大小,並作產量構成要素與實粒重關係之比較。以臺農67 號為材料,分70 年二期作與71 年一期作調查株高、實粒重及產量構成要素等12...
台灣的水稻 (Oryza sativa L.) 栽培屬移植苗系統,因機械化操作,常對幼根造成系統性的損傷。一期作多在一至三月間進行移植,若有寒流侵襲,幼苗根系生長受限,吸收養分能力不足,將使水稻產生葉...
以臺農67號 (TNG 67) 及臺稉1號 (TK1) 兩個稉稻品種為輪迴親本與由國際稻米研究所引進之野生稻O. nivara (Acc. 104705) 雜交及回交,探討其雜種後代F1、F2、BC1...
本研究以臺梗1號 (TK1) 及臺農67號 (TNG67) 兩個稉稻品種為輪迴親本與由國際稻米研究所引進之野生稻種O. nivara (Acc. 104705) 雜交及回交,探討所得各F1、F2、BC...
本研究係利用兩種秈稻(P1為嘉秈11 號;P2為臺中在來1 號)及兩種梗稻(P3為臺南5 號;P4為臺農67 號)作試驗材料,進行全互交(包括正反雜交及自交)以研究水稻重要數量性狀之遺傳法則。茲將結果...
水稻為自交作物,但栽培種仍有0~6%的天然雜交率,為預防花粉污染,黑糯稻等有色品種,被列為不鼓勵、不輔導的品種。雜種優勢廣泛地被研究與利用,而雜種弱勢之研究雖偶可見,但鮮有其利用之報告。水稻雜種弱勢係...
本研究以11個EMS誘變劑誘發之台稉8號胚乳外觀變異之突變品系為材料,先以碘液進行米粒胚乳之染色比色,結果發現隨著直鏈澱粉含量的增加,其胚乳會因碘液與澱粉結合上之差異,進而出現顏色深淺,此種差異在直鏈...
為探討水稻稻體各部位之顏色及其他性狀之遺傳因子系統,筆者利用Jodon,長尾及高橋各氏之遺傳因子標識稻(gene markers)與臺灣蓬萊種,臺中65號等雜交,並觀察顏色及各性狀在F2之分離情形。根...
本研究利用秈稻品種台中秈 10 號(TCS10)與稉稻品種越光(KH)雜交所繁殖之F2後代並以修飾單粒後裔法(modified single seed descendant, modified SSD...
多くの研究者によって, 栽培イネの品種間雑種不稔性が報告された。しかし, 核内遺伝子と細胞質との相互作用で説明される雄性不稔性を報告した事例はない。本研究ではChinsurah Boro II (In...
梗稻品種台中 65 號種子經 χ-ray 誘變,產生一系統 (0)Ex 較 T65 早抽穗 12 日,經檢定具顯性早抽穗基因 Ef-1x (位於第 十染色體),且...
基因改造技術自1973年試驗成功以來,無論在科學發展與社會議題上皆受到深切關注,農業也在1984年獲得基改菸草後正式踏入基因改造科技領域。基因改造技術雖具有許多優點,在發展基改作物之同時卻可能存在影響...
為探討早熟E基因與米粒蛋白質含量之關係,乃利用攜有不同來源之早熟基因的isogenic系統為材料,進行早晚熟稻間之雜交,以究明各雜交後代集團之米粒蛋白質含量等性狀之遺傳與變異及各性狀彼此間之相關關係等...
キチナーゼは,病原体に対する植物生体防御機構の中の重要な酵素であ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籾殻中のタンパク質を2次元電気泳動法によって調査したところ, 既知のキチナーゼの酵素活性領域と高い相同性を示すタンパ...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本文探討在不同期作下,試區取樣時水稻重要農藝性狀之適當取樣單位及樣品大小,並作產量構成要素與實粒重關係之比較。以臺農67 號為材料,分70 年二期作與71 年一期作調查株高、實粒重及產量構成要素等12...
台灣的水稻 (Oryza sativa L.) 栽培屬移植苗系統,因機械化操作,常對幼根造成系統性的損傷。一期作多在一至三月間進行移植,若有寒流侵襲,幼苗根系生長受限,吸收養分能力不足,將使水稻產生葉...
以臺農67號 (TNG 67) 及臺稉1號 (TK1) 兩個稉稻品種為輪迴親本與由國際稻米研究所引進之野生稻O. nivara (Acc. 104705) 雜交及回交,探討其雜種後代F1、F2、BC1...
本研究以臺梗1號 (TK1) 及臺農67號 (TNG67) 兩個稉稻品種為輪迴親本與由國際稻米研究所引進之野生稻種O. nivara (Acc. 104705) 雜交及回交,探討所得各F1、F2、BC...
本研究係利用兩種秈稻(P1為嘉秈11 號;P2為臺中在來1 號)及兩種梗稻(P3為臺南5 號;P4為臺農67 號)作試驗材料,進行全互交(包括正反雜交及自交)以研究水稻重要數量性狀之遺傳法則。茲將結果...
水稻為自交作物,但栽培種仍有0~6%的天然雜交率,為預防花粉污染,黑糯稻等有色品種,被列為不鼓勵、不輔導的品種。雜種優勢廣泛地被研究與利用,而雜種弱勢之研究雖偶可見,但鮮有其利用之報告。水稻雜種弱勢係...
本研究以11個EMS誘變劑誘發之台稉8號胚乳外觀變異之突變品系為材料,先以碘液進行米粒胚乳之染色比色,結果發現隨著直鏈澱粉含量的增加,其胚乳會因碘液與澱粉結合上之差異,進而出現顏色深淺,此種差異在直鏈...
為探討水稻稻體各部位之顏色及其他性狀之遺傳因子系統,筆者利用Jodon,長尾及高橋各氏之遺傳因子標識稻(gene markers)與臺灣蓬萊種,臺中65號等雜交,並觀察顏色及各性狀在F2之分離情形。根...
本研究利用秈稻品種台中秈 10 號(TCS10)與稉稻品種越光(KH)雜交所繁殖之F2後代並以修飾單粒後裔法(modified single seed descendant, modified SSD...
多くの研究者によって, 栽培イネの品種間雑種不稔性が報告された。しかし, 核内遺伝子と細胞質との相互作用で説明される雄性不稔性を報告した事例はない。本研究ではChinsurah Boro II (In...
梗稻品種台中 65 號種子經 χ-ray 誘變,產生一系統 (0)Ex 較 T65 早抽穗 12 日,經檢定具顯性早抽穗基因 Ef-1x (位於第 十染色體),且...
基因改造技術自1973年試驗成功以來,無論在科學發展與社會議題上皆受到深切關注,農業也在1984年獲得基改菸草後正式踏入基因改造科技領域。基因改造技術雖具有許多優點,在發展基改作物之同時卻可能存在影響...
為探討早熟E基因與米粒蛋白質含量之關係,乃利用攜有不同來源之早熟基因的isogenic系統為材料,進行早晚熟稻間之雜交,以究明各雜交後代集團之米粒蛋白質含量等性狀之遺傳與變異及各性狀彼此間之相關關係等...
キチナーゼは,病原体に対する植物生体防御機構の中の重要な酵素であ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籾殻中のタンパク質を2次元電気泳動法によって調査したところ, 既知のキチナーゼの酵素活性領域と高い相同性を示すタンパ...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本文探討在不同期作下,試區取樣時水稻重要農藝性狀之適當取樣單位及樣品大小,並作產量構成要素與實粒重關係之比較。以臺農67 號為材料,分70 年二期作與71 年一期作調查株高、實粒重及產量構成要素等12...
台灣的水稻 (Oryza sativa L.) 栽培屬移植苗系統,因機械化操作,常對幼根造成系統性的損傷。一期作多在一至三月間進行移植,若有寒流侵襲,幼苗根系生長受限,吸收養分能力不足,將使水稻產生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