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長曆》是杜預據《春秋》經傳曆目而編排的曆譜。其特點是「曲循經傳月日、日食以攷晦朔」,其目標是符合經傳曆日。與杜氏之前的諸曆譜相較,《長曆》失三十三曆日、四日食,可謂最合經傳曆日。不過,除失三十三曆日外,《長曆》還失七曆日,對此,杜氏皆以「從赴」釋之(所謂從赴,指他國以崩薨禍福來告,國史據以書之)。惟因杜氏「從赴」說前後矛盾,故杜氏關於失七曆日的解釋並不可信。由杜氏據從赴、依文意置閏可知,《長曆》的編排,不單與杜氏的曆日考證相關,且與杜氏對經傳的理解相關。經學與曆學的相互印證,將有助於全面理解杜預《左氏》學。 Changli (長曆) was arranged by Duyu according to the dates in the Chun-qizt and Zuozhuan.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as following these works' months, days, and solar eclipse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dates of the new moon. Compared with the many calendars before Duyu's, Cha-ngli missed only thirty-three dates and four solar eclipse days and was mos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
[[abstract]]專業研究者之外,一般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認識,通常不是來自專業史書。但是若就專業史書而言,簡明的現代史可能是相對嚴謹的資訊來源。為理解歷史認知的真實模樣,本文以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為...
[[abstract]]摘要 本論文是探討晚唐到五代時期中國敦煌與四川地區「毗沙門天王」的相關問題。「毗沙門天王」信仰從印度開始發展,經中亞與于闐地區向東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信仰內容經過多次...
[[abstract]] 晚明鍾惺(1574-1625)、譚元春(1586-1637)兩人共同編選的《唐詩歸》,在明、清之際頗具影響力,也使得鍾、譚評點杜詩的內容,經常被清初詩評家所引用與批評。而錢...
[[abstract]]《正統道藏》中有兩個三卷五品本《玉皇本行集經》,學界對其成書時間討論非常分歧。本文運用了比較與溯源的方法,首先證實張良本(CT11)早於白文本(CT10),且其卷末所附七則〈誦...
[[abstract]]上篇為張昊先生年譜,包括︰先生家系、居鄉里時期(一歲∼十五歲 ,1913∼1936年)、湖北時期(十六歲∼三十六歲,1937∼ 1946年)、 海外時期(三十六歲∼六十八歲,1...
[[abstract]]唐宋之時,僧侶出家第一要件即是經由官方認可的程序出家。政府授與度牒。僧籍留存中央,稱之為公度;反之即為私度。政府依此檢核僧侶,沙汰偽濫僧尼。唐代官方文書及文人的文集中,並未留下...
[[abstract]]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為什麼選擇《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做為研究。第二章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從紀昀的生平及學術成就探討《閱微草堂筆記》的編撰及內容和《閱微草堂...
《教學通義》是康有為(1858-1927)光緒十七年刊印《新學偽經考》前的重要作品。據康氏《我史》所記,此稿成於光緒十二年,然若與康氏其他著作相參,不無可疑。本文第二至六節分別據《民功篇》,光緒十四年...
[[abstract]]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資治通鑑綱目》一書(後文稱《通鑑綱目》),創立了一種結合《春秋》經傳與編年體的「綱目體」史書形式。本文主要是以《通鑑綱目》...
[[abstract]]許衡生於金泰和九年(1209),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字仲平,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
[[abstract]]《呂氏家塾讀詩記》是南宋時代篤守《詩序》的名著,是書屬於完整之作,並不存在缺漏的問題。不過,《讀詩記》卻有戴溪爲之續作,也因此,在《詩經》學史的論述中,戴溪的《續呂氏家塾讀詩記...
[[abstract]] 居住一直是人類安身立命的最基本需求,而烹煮食物的爐灶則是延續生命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清代典籍《陽宅撮要》搖鞭賦與《八宅明鏡》都非常重視灶位的坐向,本研究將搖鞭賦的房屋坐...
[[abstract]] 有唐一代,延至晚末,黃梁毀棄,斧雷瓦鳴。至於杜牧,上與「詩聖」杜甫齊名,人稱「大小杜」。其見意於篇籍之中,毋論歌行雜體、長短詩歌,「女性形象」此一課題,皆有其一定份量。當中...
[[abstract]] 《文心雕龍》是一部「體大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可以分成「文原論」、「文體論」、「文術論」、「文評論」四個相互關聯而又可單獨立論的主題,本論文所研究的對象一篇,即屬於「文評論...
[[abstract]]白居易詩在中國詩學上一直顛富爭議,歷來對其詩之褒貶評價也產生許多歧異之論,此一評價起伏至清初、中期又特別明顯。大體而言,清初對白詩普遍採取貶抑態度,主要以王漁洋為代表;而清代中...
[[abstract]]專業研究者之外,一般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認識,通常不是來自專業史書。但是若就專業史書而言,簡明的現代史可能是相對嚴謹的資訊來源。為理解歷史認知的真實模樣,本文以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為...
[[abstract]]摘要 本論文是探討晚唐到五代時期中國敦煌與四川地區「毗沙門天王」的相關問題。「毗沙門天王」信仰從印度開始發展,經中亞與于闐地區向東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信仰內容經過多次...
[[abstract]] 晚明鍾惺(1574-1625)、譚元春(1586-1637)兩人共同編選的《唐詩歸》,在明、清之際頗具影響力,也使得鍾、譚評點杜詩的內容,經常被清初詩評家所引用與批評。而錢...
[[abstract]]《正統道藏》中有兩個三卷五品本《玉皇本行集經》,學界對其成書時間討論非常分歧。本文運用了比較與溯源的方法,首先證實張良本(CT11)早於白文本(CT10),且其卷末所附七則〈誦...
[[abstract]]上篇為張昊先生年譜,包括︰先生家系、居鄉里時期(一歲∼十五歲 ,1913∼1936年)、湖北時期(十六歲∼三十六歲,1937∼ 1946年)、 海外時期(三十六歲∼六十八歲,1...
[[abstract]]唐宋之時,僧侶出家第一要件即是經由官方認可的程序出家。政府授與度牒。僧籍留存中央,稱之為公度;反之即為私度。政府依此檢核僧侶,沙汰偽濫僧尼。唐代官方文書及文人的文集中,並未留下...
[[abstract]]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為什麼選擇《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做為研究。第二章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從紀昀的生平及學術成就探討《閱微草堂筆記》的編撰及內容和《閱微草堂...
《教學通義》是康有為(1858-1927)光緒十七年刊印《新學偽經考》前的重要作品。據康氏《我史》所記,此稿成於光緒十二年,然若與康氏其他著作相參,不無可疑。本文第二至六節分別據《民功篇》,光緒十四年...
[[abstract]]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資治通鑑綱目》一書(後文稱《通鑑綱目》),創立了一種結合《春秋》經傳與編年體的「綱目體」史書形式。本文主要是以《通鑑綱目》...
[[abstract]]許衡生於金泰和九年(1209),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字仲平,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
[[abstract]]《呂氏家塾讀詩記》是南宋時代篤守《詩序》的名著,是書屬於完整之作,並不存在缺漏的問題。不過,《讀詩記》卻有戴溪爲之續作,也因此,在《詩經》學史的論述中,戴溪的《續呂氏家塾讀詩記...
[[abstract]] 居住一直是人類安身立命的最基本需求,而烹煮食物的爐灶則是延續生命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清代典籍《陽宅撮要》搖鞭賦與《八宅明鏡》都非常重視灶位的坐向,本研究將搖鞭賦的房屋坐...
[[abstract]] 有唐一代,延至晚末,黃梁毀棄,斧雷瓦鳴。至於杜牧,上與「詩聖」杜甫齊名,人稱「大小杜」。其見意於篇籍之中,毋論歌行雜體、長短詩歌,「女性形象」此一課題,皆有其一定份量。當中...
[[abstract]] 《文心雕龍》是一部「體大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可以分成「文原論」、「文體論」、「文術論」、「文評論」四個相互關聯而又可單獨立論的主題,本論文所研究的對象一篇,即屬於「文評論...
[[abstract]]白居易詩在中國詩學上一直顛富爭議,歷來對其詩之褒貶評價也產生許多歧異之論,此一評價起伏至清初、中期又特別明顯。大體而言,清初對白詩普遍採取貶抑態度,主要以王漁洋為代表;而清代中...
[[abstract]]專業研究者之外,一般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認識,通常不是來自專業史書。但是若就專業史書而言,簡明的現代史可能是相對嚴謹的資訊來源。為理解歷史認知的真實模樣,本文以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為...
[[abstract]]摘要 本論文是探討晚唐到五代時期中國敦煌與四川地區「毗沙門天王」的相關問題。「毗沙門天王」信仰從印度開始發展,經中亞與于闐地區向東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信仰內容經過多次...
[[abstract]] 晚明鍾惺(1574-1625)、譚元春(1586-1637)兩人共同編選的《唐詩歸》,在明、清之際頗具影響力,也使得鍾、譚評點杜詩的內容,經常被清初詩評家所引用與批評。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