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一生以任真自得、復返自然為生命本質的陶淵明,如何以詩思開展生死世界。文分四個主要段落:第一部分探討陶淵明如何承繼漢晉以來普遍的歎逝風潮,進而承擔起面對死亡的怖懼。第二部分析論〈挽歌〉與〈祭文〉如何從身體感與人倫性體現生死的界限。第三部分透過其〈形影神〉的內容結構揭示其與佛教生死觀的論辯。第四部分則在究析陶淵明如何以儒家倫理的責任、道家氣化的宇宙觀,融匯出委運任化與識運知命的生死智慧。綜言之,透過陶淵明與當代玄學思辯的對話關係、與傳統生死觀的離合分判,本文期望以詩歌史上的生死抒詠為背景,突顯陶淵明詩文中獨特的生死世界,彰明其在儒道傳統中所開出的新局。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ao Yuan-Ming, a poet whose existential conviction is based on the ideas of truthfulness, self-contentment, and return to nature, represents life and death in his poetry.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paper delineates the way in which Tao, in the cultural milieu of lamenting mortality prevalent in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developed equanimity in the face of death.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 elegies and funeral orations, the secon...
[[abstract]]勞先生在其《中國哲學史(一)》中,對莊子思想有十分特殊之理解與詮釋,認為莊子乃是對認知我、形軀我、德性我之否定,進而主張對情意我的堅持與肯定。基本上,勞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肯斷...
[[abstract]]依牟宗三先生的理論,生命的學問乃與人心、人性、人格、人倫、人際、人文、人世、人道等等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其思想指引我們重視生命主體、啟迪生命理想、開悟生命智慧、充足生命內涵、指引...
[[abstract]]葛洪《抱朴子.內篇》引入道家「玄」、「一」、「道」等概念鋪陳其形上理論,將「玄」視為形上理論的第一義,「道」則仰賴「一」以作用發顯萬物。整個宇宙萬物由「氣」構成,並且分、天、地...
[[abstract]] 中國哲學是關懷生命的學問,而老子所處年代與今日不安的年代相似,老子對政治與生命的關懷,提出他的治道思想,以期能解除各種生命的不安與困境,是故本論文以生命治療的觀點來探究老子...
[[abstract]]唐君毅先生是學界公認新儒家中舉足輕重之人物,其人學術所宗固為儒學,但中國佛學在唐先生的研究論述所及,亦佔有不容忽視的份量,堪與儒學、西學並列為三。而唐先生的佛學研究於當今學術界...
和陶是一种很特殊的、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这种现象不仅证明陶渊明的影响巨大 ,而且表明后代的文人对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 ,其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品...
方以智(1611-1671)為明末清初重要思想家。本文旨在探討方氏《東西均》的生死哲學。方氏論「生死」有狹義與廣義,狹義是指人生命存在與否,廣義則就氣的變化談小生死與大生死。對於會通三教,雖然方氏曾出...
韩愈是儒家思想演进中的重要人物,是唐代反佛老的勇士,或因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也历来被人们重点从儒家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在唐代儒释道并举的时代氛围中,他的世界观、他的文学创作实际上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他...
99學年度新聘教師論文著作[[abstract]]本文嘗試重建荀子哲學的人觀,並以此為核心,反思荀子哲學的歷史定位、其道德規範之依歸、道德哲學之性質、道德理想在修養與教化上扮演的功能,以及反思荀子哲學...
[[abstract]] 現今的社會充滿著急躁與不安,互相的猜忌與欺瞞為爭權奪利不擇手段的事件屢見不鮮,對物質的無盡追求,以及沉重的外在壓力,使得人心的空洞逐漸增大,在無限的痛苦掙扎後只剩一具空殼。...
[[abstract]] 莊子察覺世人常執著「情」緒所擾、為「形」所困伴隨痛苦,提出「德」、忘「形」、忘「情」改變原有價值的哲學思維,以喚醒人們對重視內在「德」性精神的美好。〈德充符〉中莊子提出「無...
本文以老子思想的「道」觀念為問題意識,採國學進路與哲學進路為研究方法,探討「道」的理論內涵。本文首先分析天道與道在古典文獻的義涵,進而比較老子之「道」的蘊義,說明道的形而上意義主要理解為價值觀念的依據...
[[abstract]]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
[[abstract]]一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及明代前後七子多概括為復古派,或將謝榛置於擬古主義之列。一般學者,對於謝榛詩論,多高其對於「情、景」之論,認為這是謝榛見解獨到之處,少有學者專就謝榛詩論...
[[abstract]]儒家心學對於易理的探討自始便相當熱衷,從陸象山開始,每一位心學家皆感興趣於探討《周易》的義理,「心即易,易即心」、「心為易之原」是他們的共同宗旨。但大部分探討的內容均集中在卦爻...
[[abstract]]勞先生在其《中國哲學史(一)》中,對莊子思想有十分特殊之理解與詮釋,認為莊子乃是對認知我、形軀我、德性我之否定,進而主張對情意我的堅持與肯定。基本上,勞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肯斷...
[[abstract]]依牟宗三先生的理論,生命的學問乃與人心、人性、人格、人倫、人際、人文、人世、人道等等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其思想指引我們重視生命主體、啟迪生命理想、開悟生命智慧、充足生命內涵、指引...
[[abstract]]葛洪《抱朴子.內篇》引入道家「玄」、「一」、「道」等概念鋪陳其形上理論,將「玄」視為形上理論的第一義,「道」則仰賴「一」以作用發顯萬物。整個宇宙萬物由「氣」構成,並且分、天、地...
[[abstract]] 中國哲學是關懷生命的學問,而老子所處年代與今日不安的年代相似,老子對政治與生命的關懷,提出他的治道思想,以期能解除各種生命的不安與困境,是故本論文以生命治療的觀點來探究老子...
[[abstract]]唐君毅先生是學界公認新儒家中舉足輕重之人物,其人學術所宗固為儒學,但中國佛學在唐先生的研究論述所及,亦佔有不容忽視的份量,堪與儒學、西學並列為三。而唐先生的佛學研究於當今學術界...
和陶是一种很特殊的、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这种现象不仅证明陶渊明的影响巨大 ,而且表明后代的文人对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 ,其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品...
方以智(1611-1671)為明末清初重要思想家。本文旨在探討方氏《東西均》的生死哲學。方氏論「生死」有狹義與廣義,狹義是指人生命存在與否,廣義則就氣的變化談小生死與大生死。對於會通三教,雖然方氏曾出...
韩愈是儒家思想演进中的重要人物,是唐代反佛老的勇士,或因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也历来被人们重点从儒家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在唐代儒释道并举的时代氛围中,他的世界观、他的文学创作实际上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他...
99學年度新聘教師論文著作[[abstract]]本文嘗試重建荀子哲學的人觀,並以此為核心,反思荀子哲學的歷史定位、其道德規範之依歸、道德哲學之性質、道德理想在修養與教化上扮演的功能,以及反思荀子哲學...
[[abstract]] 現今的社會充滿著急躁與不安,互相的猜忌與欺瞞為爭權奪利不擇手段的事件屢見不鮮,對物質的無盡追求,以及沉重的外在壓力,使得人心的空洞逐漸增大,在無限的痛苦掙扎後只剩一具空殼。...
[[abstract]] 莊子察覺世人常執著「情」緒所擾、為「形」所困伴隨痛苦,提出「德」、忘「形」、忘「情」改變原有價值的哲學思維,以喚醒人們對重視內在「德」性精神的美好。〈德充符〉中莊子提出「無...
本文以老子思想的「道」觀念為問題意識,採國學進路與哲學進路為研究方法,探討「道」的理論內涵。本文首先分析天道與道在古典文獻的義涵,進而比較老子之「道」的蘊義,說明道的形而上意義主要理解為價值觀念的依據...
[[abstract]]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
[[abstract]]一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及明代前後七子多概括為復古派,或將謝榛置於擬古主義之列。一般學者,對於謝榛詩論,多高其對於「情、景」之論,認為這是謝榛見解獨到之處,少有學者專就謝榛詩論...
[[abstract]]儒家心學對於易理的探討自始便相當熱衷,從陸象山開始,每一位心學家皆感興趣於探討《周易》的義理,「心即易,易即心」、「心為易之原」是他們的共同宗旨。但大部分探討的內容均集中在卦爻...
[[abstract]]勞先生在其《中國哲學史(一)》中,對莊子思想有十分特殊之理解與詮釋,認為莊子乃是對認知我、形軀我、德性我之否定,進而主張對情意我的堅持與肯定。基本上,勞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肯斷...
[[abstract]]依牟宗三先生的理論,生命的學問乃與人心、人性、人格、人倫、人際、人文、人世、人道等等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其思想指引我們重視生命主體、啟迪生命理想、開悟生命智慧、充足生命內涵、指引...
[[abstract]]葛洪《抱朴子.內篇》引入道家「玄」、「一」、「道」等概念鋪陳其形上理論,將「玄」視為形上理論的第一義,「道」則仰賴「一」以作用發顯萬物。整個宇宙萬物由「氣」構成,並且分、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