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中國哲學是關懷生命的學問,而老子所處年代與今日不安的年代相似,老子對政治與生命的關懷,提出他的治道思想,以期能解除各種生命的不安與困境,是故本論文以生命治療的觀點來探究老子《道德經》的治療思想,並運用於政治、社會與個人。老子的思想以「道」、「無」、「自然」做為思想的立基,並特別以「正言若反」的詭辯的詞語,做為老子重要理論依據,其主要目的是解構的方式消除我執與強求而以虛靜、守柔、自然、處下、無為、不爭做為實踐的工夫,並主張「去甚,去奢,去泰」,回到生命的本真「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老子《道德經》的思想,著重價值的提倡,和人內在德行的涵養,運用在現今不安混亂的社會反能提供一帖治病的解藥。[[abstract]] Chinese Philosophy is a study of caring for life, and Laozi's era is similar to that of today's uneasiness. Laozi's concern for politics and life raises his thoughts on governance, with a view to lifting the uneasiness and predicament of various life. The treatment perspective is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ideas of Lao-zi Philosophy and apply it to politics,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Laozi's thoughts use "Tao", "Wu" and "Na...
[[abstract]]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老子道之無為不持不宰與不有,以揭示他對人之禍福之虛柔看法。這無為之道,乃是把一切相對性之禍福,從其相生中消解其中的對立,藉虛柔之生中,讓人對禍福之理解,有一更深...
[[abstract]]張載在理學家中以「工夫親切」著稱,其工夫論不只是一種理論,而是具有實修經驗後的發言。在張載工夫論的研究上,學者或指出其「大心」說,或指出其「變化氣質」說,或指出其「躬行禮教」說...
[[abstract]] 老子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而其珍貴在其從平凡細微處反省之普世的哲理;「守柔不爭」、「有生於無」以及「致虛守靜」等義理皆是為安頓人之生命而發,而唯有人心先安定了,方可向外開展出...
[[abstract]]勞先生在其《中國哲學史(一)》中,對莊子思想有十分特殊之理解與詮釋,認為莊子乃是對認知我、形軀我、德性我之否定,進而主張對情意我的堅持與肯定。基本上,勞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肯斷...
[[abstract]] 老子對於生命的感動關懷,一開始就特別留意到生命的病痛及其所由來者,並且真心誠意的研議對策,以期許眾生都能夠永遠免於此病痛,這無異更突顯了作為人間醫王的角色寫照。是故本文從療...
[[abstract]]依牟宗三先生的理論,生命的學問乃與人心、人性、人格、人倫、人際、人文、人世、人道等等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其思想指引我們重視生命主體、啟迪生命理想、開悟生命智慧、充足生命內涵、指引...
[[abstract]] 古今哲人對生命的意義有諸多的反省與思考,向世人指點迷津。莊子的寓言故事啓示與提醒,提供世人在困惑與挫敗中明智的指引,亦是身處順境時極佳的警惕。莊子思想具有治療學的特質與意義...
99學年度新聘教師論文著作[[abstract]]本文嘗試重建荀子哲學的人觀,並以此為核心,反思荀子哲學的歷史定位、其道德規範之依歸、道德哲學之性質、道德理想在修養與教化上扮演的功能,以及反思荀子哲學...
[[abstract]] 莊子察覺世人常執著「情」緒所擾、為「形」所困伴隨痛苦,提出「德」、忘「形」、忘「情」改變原有價值的哲學思維,以喚醒人們對重視內在「德」性精神的美好。〈德充符〉中莊子提出「無...
[[abstract]] 中國哲學以生命為中心,是生命的學問。道家思想「生而不有」「不爭而善勝」,以其「境界型態」的意義,所以具有「清通、化解、放下、治療」的「文化治療」智慧形態。莊子的智慧是凌虛而...
[[abstract]]一般而言,道家對語言的權力宰控和意識形態具有高度的批判性,「道」本身則因為超越語言而具有不可言說性。然而道家並不走向絕對的語言否定論,在面對傳道而不得不有所說的情況下,筆者認為...
本文以老子思想的「道」觀念為問題意識,採國學進路與哲學進路為研究方法,探討「道」的理論內涵。本文首先分析天道與道在古典文獻的義涵,進而比較老子之「道」的蘊義,說明道的形而上意義主要理解為價值觀念的依據...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一生以任真自得、復返自然為生命本質的陶淵明,如何以詩思開展生死世界。文分四個主要段落:第一部分探討陶淵明如何承繼漢晉以來普遍的歎逝風潮,進而承擔起面對死亡的怖懼。第...
[[abstract]]《禮記》蘊涵中國文化精神,其內容涵蓋禮樂治國的大經大法、生活秩序的建立,以及生命禮儀的安排。本文即針對《禮記》生命禮儀,從思想層面予以深究,並配合生命禮儀的課題,包括冠、婚、喪...
[[abstract]]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老子道之無為不持不宰與不有,以揭示他對人之禍福之虛柔看法。這無為之道,乃是把一切相對性之禍福,從其相生中消解其中的對立,藉虛柔之生中,讓人對禍福之理解,有一更深...
[[abstract]]張載在理學家中以「工夫親切」著稱,其工夫論不只是一種理論,而是具有實修經驗後的發言。在張載工夫論的研究上,學者或指出其「大心」說,或指出其「變化氣質」說,或指出其「躬行禮教」說...
[[abstract]] 老子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而其珍貴在其從平凡細微處反省之普世的哲理;「守柔不爭」、「有生於無」以及「致虛守靜」等義理皆是為安頓人之生命而發,而唯有人心先安定了,方可向外開展出...
[[abstract]]勞先生在其《中國哲學史(一)》中,對莊子思想有十分特殊之理解與詮釋,認為莊子乃是對認知我、形軀我、德性我之否定,進而主張對情意我的堅持與肯定。基本上,勞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肯斷...
[[abstract]] 老子對於生命的感動關懷,一開始就特別留意到生命的病痛及其所由來者,並且真心誠意的研議對策,以期許眾生都能夠永遠免於此病痛,這無異更突顯了作為人間醫王的角色寫照。是故本文從療...
[[abstract]]依牟宗三先生的理論,生命的學問乃與人心、人性、人格、人倫、人際、人文、人世、人道等等具有實踐性的學問,其思想指引我們重視生命主體、啟迪生命理想、開悟生命智慧、充足生命內涵、指引...
[[abstract]] 古今哲人對生命的意義有諸多的反省與思考,向世人指點迷津。莊子的寓言故事啓示與提醒,提供世人在困惑與挫敗中明智的指引,亦是身處順境時極佳的警惕。莊子思想具有治療學的特質與意義...
99學年度新聘教師論文著作[[abstract]]本文嘗試重建荀子哲學的人觀,並以此為核心,反思荀子哲學的歷史定位、其道德規範之依歸、道德哲學之性質、道德理想在修養與教化上扮演的功能,以及反思荀子哲學...
[[abstract]] 莊子察覺世人常執著「情」緒所擾、為「形」所困伴隨痛苦,提出「德」、忘「形」、忘「情」改變原有價值的哲學思維,以喚醒人們對重視內在「德」性精神的美好。〈德充符〉中莊子提出「無...
[[abstract]] 中國哲學以生命為中心,是生命的學問。道家思想「生而不有」「不爭而善勝」,以其「境界型態」的意義,所以具有「清通、化解、放下、治療」的「文化治療」智慧形態。莊子的智慧是凌虛而...
[[abstract]]一般而言,道家對語言的權力宰控和意識形態具有高度的批判性,「道」本身則因為超越語言而具有不可言說性。然而道家並不走向絕對的語言否定論,在面對傳道而不得不有所說的情況下,筆者認為...
本文以老子思想的「道」觀念為問題意識,採國學進路與哲學進路為研究方法,探討「道」的理論內涵。本文首先分析天道與道在古典文獻的義涵,進而比較老子之「道」的蘊義,說明道的形而上意義主要理解為價值觀念的依據...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一生以任真自得、復返自然為生命本質的陶淵明,如何以詩思開展生死世界。文分四個主要段落:第一部分探討陶淵明如何承繼漢晉以來普遍的歎逝風潮,進而承擔起面對死亡的怖懼。第...
[[abstract]]《禮記》蘊涵中國文化精神,其內容涵蓋禮樂治國的大經大法、生活秩序的建立,以及生命禮儀的安排。本文即針對《禮記》生命禮儀,從思想層面予以深究,並配合生命禮儀的課題,包括冠、婚、喪...
[[abstract]]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老子道之無為不持不宰與不有,以揭示他對人之禍福之虛柔看法。這無為之道,乃是把一切相對性之禍福,從其相生中消解其中的對立,藉虛柔之生中,讓人對禍福之理解,有一更深...
[[abstract]]張載在理學家中以「工夫親切」著稱,其工夫論不只是一種理論,而是具有實修經驗後的發言。在張載工夫論的研究上,學者或指出其「大心」說,或指出其「變化氣質」說,或指出其「躬行禮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