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對《蕉風》的研究多集中於一九六〇年代或以後的現代主義,但對於現代主義之前的歷史卻甚少論及。這份論文以《蕉風》為主要的研究文本,並以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〇年間來到馬來亞的非左翼南來文人為研究對象。《蕉風》的創刊與主張緣由,可溯自一九四九年在中國政治易權之後,一系列從東亞捲動掀起、冷戰時期匯聚各方勢力的政治意向。友聯出版社當時接受美援資助,肩負反共任務,在亞洲自由協會與英殖民政府協調的安排之下,來到馬來亞。The available studies on Chao Foon were mostly focused on modernism writings during and after 1960s but fewer on the history of ‘pre-modernism’ period. This thesis is aim to study on the earlier foundation years of Chao Foon and concentrates on the south-bound non-left wing writers who came to Malaya from Hong Kong and affiliated with Chao Foon between 1955 and the 1960s. The launching of Chao Foon and the objective of the public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on the altering of the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in 1949.Doctor of Philosophy (HSS
作為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大陸唯一一份公開發行的專門譯介外國文學作品的期刊,《譯文》是當時中國大陸人民瞭解、認識外國文學作品、文藝動態的最主要的管道之一。通過對這份國家級外國文學刊物的研究,可以深...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古典批评形式"诗话"如何被现代批评话语所取代.二十世纪中国在社会实践中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在思想价值领域对现代性的认同...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文摘要】茅盾是中国首位翻译“Feminism”并使之获得中文命名的作家,女性主义观念在其早期妇女问题论述与文学创作中的影响,集中在对两性...
本文根據華文文學雜誌《蕉風》自創刊(1955年11月)至1999年2月暫時停刊期間的488期文章標題清單(收錄在本書中),對馬華文學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在其存在的44年中,《蕉風》在內容和形式上經歷了許...
publisher奈良" 漢口(武漢)日本租界に関する研究は、これまで政治史や建築・都市研究の分野で一定の成果が挙げられてきたものの、居留民社会、特にその文化面の研究は資料不足も相俟ってほとんど進展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所谓的"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重新变成了一个"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发展态势在新的政治与学术体制中的延续,在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与学术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也继承上半期的许多具体观点,但...
新加坡的七位华人文人– 李星可、连士升、杏影、李汝琳、姚紫、苗秀与赵戎,是华文作家,也是离散族裔,他们的文字展示了他们对时局的观点、对故国新家的思索、从侨民到公民的过程。本研究以中国心、本土情、新华人...
所謂「學院派」文學雜誌,乃是由任教於高等院校的學界人士所創 辦,以學者及青年學生為編輯及寫作主力,並且每每將學院中的研究與 教學成果,轉化為出版文化產品,進而走出學院,進入一般閱讀市場的 文學雜誌。本...
十五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出了40期,走过自己的&quot;第一个十年&quot;,它的第一任主编王瑶将其概括为&quot;...
文艺美学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新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性质、学科的知识谱系定位、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学科的未来前景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引发了学科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分...
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一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脉络建构的历史节点之一。1930年代唯物史观社会史的输入和撰写潮流为文学史书写引入了眼光,《...
国家玮(以下简称国):钱教授,您好.您的鲁迅研究在中国鲁迅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从外到内的转变.正如您自己所说:&quot;我与鲁迅的关系,绝不是学院里的教授与他...
从1953 年7 月创刊到1966 年1 月“文革”前停刊,《世界文学》(创刊时名为《译文》,1959 年1 月更名为《世界文学》)是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它成为当时中国国...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无疑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下中国本有文学理论与批评寻求现代转型的产物,也无庸讳言,它深受西方的影响。现今众多的研究也足以表明这一影响的路径、方式和结果。但这种情形似乎造成这种印象...
作為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大陸唯一一份公開發行的專門譯介外國文學作品的期刊,《譯文》是當時中國大陸人民瞭解、認識外國文學作品、文藝動態的最主要的管道之一。通過對這份國家級外國文學刊物的研究,可以深...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古典批评形式&quot;诗话&quot;如何被现代批评话语所取代.二十世纪中国在社会实践中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在思想价值领域对现代性的认同...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文摘要】茅盾是中国首位翻译“Feminism”并使之获得中文命名的作家,女性主义观念在其早期妇女问题论述与文学创作中的影响,集中在对两性...
本文根據華文文學雜誌《蕉風》自創刊(1955年11月)至1999年2月暫時停刊期間的488期文章標題清單(收錄在本書中),對馬華文學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在其存在的44年中,《蕉風》在內容和形式上經歷了許...
publisher奈良" 漢口(武漢)日本租界に関する研究は、これまで政治史や建築・都市研究の分野で一定の成果が挙げられてきたものの、居留民社会、特にその文化面の研究は資料不足も相俟ってほとんど進展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所谓的&quot;十七年文学&quot;与&quot;文革文学&quot;重新变成了一个&quot;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发展态势在新的政治与学术体制中的延续,在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与学术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也继承上半期的许多具体观点,但...
新加坡的七位华人文人– 李星可、连士升、杏影、李汝琳、姚紫、苗秀与赵戎,是华文作家,也是离散族裔,他们的文字展示了他们对时局的观点、对故国新家的思索、从侨民到公民的过程。本研究以中国心、本土情、新华人...
所謂「學院派」文學雜誌,乃是由任教於高等院校的學界人士所創 辦,以學者及青年學生為編輯及寫作主力,並且每每將學院中的研究與 教學成果,轉化為出版文化產品,進而走出學院,進入一般閱讀市場的 文學雜誌。本...
十五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出了40期,走过自己的&quot;第一个十年&quot;,它的第一任主编王瑶将其概括为&quot;...
文艺美学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新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性质、学科的知识谱系定位、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学科的未来前景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引发了学科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分...
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一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脉络建构的历史节点之一。1930年代唯物史观社会史的输入和撰写潮流为文学史书写引入了眼光,《...
国家玮(以下简称国):钱教授,您好.您的鲁迅研究在中国鲁迅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从外到内的转变.正如您自己所说:&quot;我与鲁迅的关系,绝不是学院里的教授与他...
从1953 年7 月创刊到1966 年1 月“文革”前停刊,《世界文学》(创刊时名为《译文》,1959 年1 月更名为《世界文学》)是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它成为当时中国国...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无疑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下中国本有文学理论与批评寻求现代转型的产物,也无庸讳言,它深受西方的影响。现今众多的研究也足以表明这一影响的路径、方式和结果。但这种情形似乎造成这种印象...
作為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大陸唯一一份公開發行的專門譯介外國文學作品的期刊,《譯文》是當時中國大陸人民瞭解、認識外國文學作品、文藝動態的最主要的管道之一。通過對這份國家級外國文學刊物的研究,可以深...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古典批评形式&quot;诗话&quot;如何被现代批评话语所取代.二十世纪中国在社会实践中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在思想价值领域对现代性的认同...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文摘要】茅盾是中国首位翻译“Feminism”并使之获得中文命名的作家,女性主义观念在其早期妇女问题论述与文学创作中的影响,集中在对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