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隨著海運交通的發達,日本人出國外訪者日多,當中取道香港或來港工作、居住的人,較十九世紀後期大幅增加。 《日本人訪港見聞錄(1900 – 1940)》作者陳湛頤透過港、日、圖書館的藏書、互聯網等接觸到這批材料,將該時期訪港日本人的日記、文章中談及對香港的印象或在港期間的見聞及感受等,經剪輯、翻譯後,按年編排。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一年日本進侵香港前止,共計五十一篇,再加上四篇日人以香港為題的座談會記錄,匯集成書。 本書大部份為遊記、日記,作者既有官方人士員,也有民間人士。也有一些特別的界別,如十九世紀末年專營買賣婦女的村岡伊平治等,內容極為豐富,對瞭解日人在港的活動及當時的香港風貌、各階層市民的生活、經濟貿易活動的情況、中英日三國於戰前彼此關係的變化以及戰前的緊張氣氛,均極具参考價值
“间隙空间”是那些跨越边界或使边界在此交错的中间地带。“间隙香港”项目关注香港的“休憩处”,即一种以超小尺度著称、通常置身于香港“犄角旮旯”之中的独特公共空间类型。休憩处并非优雅从容地“融入”城市:它...
本研究では、香港の大学において日本文化に関する授業がどのように行われているかを調査 した。調査では、河野による先行研究に倣い、香港の複数の大学で開講されている日本研究関 連科目の授業見学を行い、またシ...
香港 “回歸” 中國十年了,香港人是否只會以過去式來談論殖民經驗?還是,分析殖民主義的視角,仍然對一個身處後殖民處境的國際大都會有參考的價值、反省的需要,甚至現實的意義? 殖民及後殖民分析,是文化研究...
讀香港史不再沉重! 本書捨棄長篇大論的敘事方式,精選100件對香港歷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 每一件大事,讓我們了解到香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扮演的重要角色; 每一件大事,見證了東西文明...
本書收錄了十九世紀至1998年年底出版的有關香港歷史的中、英、日文書目接近3,000個。其中以學術論著為主(包括學位論文及譯著),單行本出版物為輔,計有:政府報告、公司社團紀念冊、人物傳記、回憶錄、日...
摘要:本文旨在专门解读东亚地区的帝国主义嬗变,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的一个全球化现象。作者通过研究二战日本占领和冷战对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香港的影响,以及对香港契约和香港夹缝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帝...
レッセ・フェール経済下で,民間企業主導による工業化を展開しているアジアの国においては,進出日本企業が進出先国で現地企業・外国企業と競争する上で,現地経済社会に対応するための情報が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すこと...
對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來說,「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種特殊意義──那是香港社會的黃金歲月,那是大家的「好日子」。 而在差不多所有關於香港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論述中,都有七十年代這一環節,而且佔上一個相...
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與《端傳媒》長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
与上海相比,除了1925至1927年发生的省港大罢工以外,香港在1941年日本占领前夕和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都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社会,吸引不少上海移民来港。1931年香港的苏浙人士只有3768...
本計劃主旨在探討1937 年4 月至10 月,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出訪歐美之目的與影響,以說明當時南京政府在「親英聯美」及「聯蘇制日」兩政策上的雙管齊下,冀望運用「列強連環性」,達到抑制日本的效果。故孔...
《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是羅永生於2009年的著作Collaborative Colonial Power – The Making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的中譯版。本書探...
国際観光市場の競争が厳しいなか,日本は観光立国を掲げて,7年が経過している。観光立国の意味は単なる観光収入を上げるための施策ではない。日本の魅力を世界に発信し,日本人自身も改めて日本の魅力を感じ,いい...
1992年のユネスコ世界遺産条約への加盟以降,2000年代半ばに世界遺産ブームとも呼ぶべき,世界遺産に登録することで観光活性化を目指す官民の動きが目に付くようになった。が,世界遺産に登録すれば観光客が...
[[abstract]]臺北在日治時期為全臺政治、經濟中心,來臺日本人大多聚居於此。由於臺北地區日本人以公職人員和從商者為多,就經濟條件而言,屬於中上階級,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為維持與日本國內相近的生...
“间隙空间”是那些跨越边界或使边界在此交错的中间地带。“间隙香港”项目关注香港的“休憩处”,即一种以超小尺度著称、通常置身于香港“犄角旮旯”之中的独特公共空间类型。休憩处并非优雅从容地“融入”城市:它...
本研究では、香港の大学において日本文化に関する授業がどのように行われているかを調査 した。調査では、河野による先行研究に倣い、香港の複数の大学で開講されている日本研究関 連科目の授業見学を行い、またシ...
香港 “回歸” 中國十年了,香港人是否只會以過去式來談論殖民經驗?還是,分析殖民主義的視角,仍然對一個身處後殖民處境的國際大都會有參考的價值、反省的需要,甚至現實的意義? 殖民及後殖民分析,是文化研究...
讀香港史不再沉重! 本書捨棄長篇大論的敘事方式,精選100件對香港歷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 每一件大事,讓我們了解到香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扮演的重要角色; 每一件大事,見證了東西文明...
本書收錄了十九世紀至1998年年底出版的有關香港歷史的中、英、日文書目接近3,000個。其中以學術論著為主(包括學位論文及譯著),單行本出版物為輔,計有:政府報告、公司社團紀念冊、人物傳記、回憶錄、日...
摘要:本文旨在专门解读东亚地区的帝国主义嬗变,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的一个全球化现象。作者通过研究二战日本占领和冷战对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香港的影响,以及对香港契约和香港夹缝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帝...
レッセ・フェール経済下で,民間企業主導による工業化を展開しているアジアの国においては,進出日本企業が進出先国で現地企業・外国企業と競争する上で,現地経済社会に対応するための情報が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すこと...
對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來說,「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種特殊意義──那是香港社會的黃金歲月,那是大家的「好日子」。 而在差不多所有關於香港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論述中,都有七十年代這一環節,而且佔上一個相...
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與《端傳媒》長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
与上海相比,除了1925至1927年发生的省港大罢工以外,香港在1941年日本占领前夕和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都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社会,吸引不少上海移民来港。1931年香港的苏浙人士只有3768...
本計劃主旨在探討1937 年4 月至10 月,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出訪歐美之目的與影響,以說明當時南京政府在「親英聯美」及「聯蘇制日」兩政策上的雙管齊下,冀望運用「列強連環性」,達到抑制日本的效果。故孔...
《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是羅永生於2009年的著作Collaborative Colonial Power – The Making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的中譯版。本書探...
国際観光市場の競争が厳しいなか,日本は観光立国を掲げて,7年が経過している。観光立国の意味は単なる観光収入を上げるための施策ではない。日本の魅力を世界に発信し,日本人自身も改めて日本の魅力を感じ,いい...
1992年のユネスコ世界遺産条約への加盟以降,2000年代半ばに世界遺産ブームとも呼ぶべき,世界遺産に登録することで観光活性化を目指す官民の動きが目に付くようになった。が,世界遺産に登録すれば観光客が...
[[abstract]]臺北在日治時期為全臺政治、經濟中心,來臺日本人大多聚居於此。由於臺北地區日本人以公職人員和從商者為多,就經濟條件而言,屬於中上階級,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為維持與日本國內相近的生...
“间隙空间”是那些跨越边界或使边界在此交错的中间地带。“间隙香港”项目关注香港的“休憩处”,即一种以超小尺度著称、通常置身于香港“犄角旮旯”之中的独特公共空间类型。休憩处并非优雅从容地“融入”城市:它...
本研究では、香港の大学において日本文化に関する授業がどのように行われているかを調査 した。調査では、河野による先行研究に倣い、香港の複数の大学で開講されている日本研究関 連科目の授業見学を行い、またシ...
香港 “回歸” 中國十年了,香港人是否只會以過去式來談論殖民經驗?還是,分析殖民主義的視角,仍然對一個身處後殖民處境的國際大都會有參考的價值、反省的需要,甚至現實的意義? 殖民及後殖民分析,是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