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碳离子和氧离子加照普通小麦,研究其M1代和M2代的生物学(形态)性状、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生理生化和DNA分子等方面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的生物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75MeV/u~(16)O~(8+)离子经过适当降能后注入小麦种子的不同部位和贯穿整个种子,对其M1代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以及电脉中不同区段蛋白质组分相对含量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同对照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所有辐照材料(包括贯穿和注入)第二区段(分子量较高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下降;而第五区段(分子量最小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升高。2)种子的贯穿处理,同时也引起第一区段(分子量最高区段)和第三区段蛋白质组分相对含量的下降以及第四区段的升高;其中第三、四区段的变化明显区别于注入效应。3)注入胚和胚乳的区别在于后者第一区段蛋白质组分相对含量的较大下降和第五区段的较大提高。4)小剂量辐照的材料,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异常,可能与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有关。2.碳离子注入胚乳引起胚的后代发生变异,是典型的重离子诱变产生间接效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1)M1代的生物学性状、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对其矮杆变异株和紫色茎杆突变体(M2)和RAPD和AFLP分子鉴定等研究,结果显示了矮杆变异体和紫色茎杆突变体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而非仅仅产生生理损伤;同一种变异体或突变体,在M2代单株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明它们可能还处于分离状态。于是,将M2代以上高代再种,以观察遗传能否稳定。3.重离子辐照普通小麦种子的M1代正常(它们可以完成生长发育的过程)植株同对照材料做正、反交,获得染色体组等来源不同的材料。接着对对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