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文研究台灣股票市場個股報酬波動之不對稱性,並以槓桿效果假說與當期報酬-波動假說驗證台股波動不對稱性。研究期間為1993年到2001年,涵蓋亞洲金融危機前後時期。研究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在金融危機前後兩時期,股票報酬波動呈現不對稱性的上市(上櫃)公司分別僅佔樣本的27%(18%)與15%(6%),隱含台灣股票市場個股波動的不對稱性並非普遍存在,而與目前文獻研究指數與個股的結果不同。此外,本文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金融危機前後時期,個股報酬所表現的波動不對稱性也不相同,隱含市場結構性的改變影響波動不對稱性的行為。Duffee (1995)所提出的假說在解釋個股波動不對稱性的能力很弱;然而槓桿效果假說較能解釋波動不對稱性的現象。[[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r of the asymmetric volatility of all the individual stocks in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The daily data from 1993 to 2001 are used, covering the period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nly 15% and 27%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selected as samples exhibited asymmetric return volati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respectively. Th...
本文的目的在於檢視台灣股市高價股在多頭市場的股價行為。選定高價股的原因在於高價股股價通常與每股獲利的相關性高於每股淨值。我們先取出2009~2013年多頭市場高價股的樣本,以獲利面比較當獲利首度大於一...
[[abstract]]本論文主要目的是探討資訊不對稱下,股票成交量與報酬率的動態關係,研究樣本為台灣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的交易股票,研究期間為1998年到2002年。買賣價差與公司市值分別作...
[[abstract]]Shefrin and Statman (1985)提出之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意指投資人存在急售利得、惜售虧損的投資傾向。本研究以處分效果為主軸,...
[[abstract]] 本文研究台灣股票市場中上市之電子股為研究標的,並將標的依其籌碼結構分類,研究其法人持股比率高低個股波動之不對稱性,並檢定其個股的波動的不稱性是否來自槓桿效果假說。研究方法為...
[[abstract]]本論文之研究以台灣股票市場自2003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間內,共1741個交易日均有成交紀錄之432支個股,以單因子模式、三因子模式與四因子模式加上經由AIC(...
[[abstract]]近年來相關文獻指出短期股價具有動能效果的原因是來自於投資人對於新資訊的反應不足,是以本文採用Zhang(2006)的研究模式,探討資訊不對稱對於股價慣性效果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
[[abstract]]本文首先以BDS統計量檢定發現OTC股價具有非線性相依。其次,應用非線性的波動轉換GARCH模式來描述股價與波動行為。實證結果發現(1)OTC股價的變動有條件異質性,而且條件波...
[[abstract]] 本研究應用Hamilton and Susmel (1994) 提出的馬可夫轉換自我迴歸異質條件變異數 (SWARCH) 模型來解釋台灣股票市場日報酬率的浮動。傳統ARCH...
[[abstract]]摘要 Shefrin and Statman (1985)所提出的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 乃指投資者對於獲利的股票有賣出太快,而惜售有損失股票的...
本文主要目的在檢定臺灣股票報酬率是否為序列隨機;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其中實證結果發現:拒絕臺灣股票報酬率為序列隨機;拒絕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由於拒絕臺灣股...
[[abstract]]本文旨在探討全球金融危機前後,臺灣期貨市場之波動不對稱現象之變動情形,並利用波動模型之估計值進一步檢測其對交易活動之領先落後關係。首先,本研究利用EGARCH及GJR-GARC...
[[abstract]]本文利用2002年至2009年,台灣期貨交易所的台指選擇權與台指期貨資料,計算出台指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並利用選擇權的價性指標與距到期期間來做隱含波動率函數的配適。價性指標包括...
[[abstract]]投資人間的意見分岐在許多資訊模型和價格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意見分岐如何影響資產報酬在文獻上看法不一,主要分為風險因子假說及Miller(1977) 所提出的放空限制假說。...
[[abstract]]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一直是國內多數投資者投資理財的一種工具,特別是定期期定額投資是採用平均成本法以期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本研究以定期定額投資策略為基礎投資基金,另外藉由台灣加權...
[[abstract]]本文研究是以選擇權市場中總交易量最大的臺指選擇權(TXO)為例,研究影響隱含波動率之各項因素和結合各項因素對隱含波動率的影響,並研究複迴歸模型中的殘差值的變異數是否會隨著未沖銷...
本文的目的在於檢視台灣股市高價股在多頭市場的股價行為。選定高價股的原因在於高價股股價通常與每股獲利的相關性高於每股淨值。我們先取出2009~2013年多頭市場高價股的樣本,以獲利面比較當獲利首度大於一...
[[abstract]]本論文主要目的是探討資訊不對稱下,股票成交量與報酬率的動態關係,研究樣本為台灣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的交易股票,研究期間為1998年到2002年。買賣價差與公司市值分別作...
[[abstract]]Shefrin and Statman (1985)提出之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意指投資人存在急售利得、惜售虧損的投資傾向。本研究以處分效果為主軸,...
[[abstract]] 本文研究台灣股票市場中上市之電子股為研究標的,並將標的依其籌碼結構分類,研究其法人持股比率高低個股波動之不對稱性,並檢定其個股的波動的不稱性是否來自槓桿效果假說。研究方法為...
[[abstract]]本論文之研究以台灣股票市場自2003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間內,共1741個交易日均有成交紀錄之432支個股,以單因子模式、三因子模式與四因子模式加上經由AIC(...
[[abstract]]近年來相關文獻指出短期股價具有動能效果的原因是來自於投資人對於新資訊的反應不足,是以本文採用Zhang(2006)的研究模式,探討資訊不對稱對於股價慣性效果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
[[abstract]]本文首先以BDS統計量檢定發現OTC股價具有非線性相依。其次,應用非線性的波動轉換GARCH模式來描述股價與波動行為。實證結果發現(1)OTC股價的變動有條件異質性,而且條件波...
[[abstract]] 本研究應用Hamilton and Susmel (1994) 提出的馬可夫轉換自我迴歸異質條件變異數 (SWARCH) 模型來解釋台灣股票市場日報酬率的浮動。傳統ARCH...
[[abstract]]摘要 Shefrin and Statman (1985)所提出的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 乃指投資者對於獲利的股票有賣出太快,而惜售有損失股票的...
本文主要目的在檢定臺灣股票報酬率是否為序列隨機;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其中實證結果發現:拒絕臺灣股票報酬率為序列隨機;拒絕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由於拒絕臺灣股...
[[abstract]]本文旨在探討全球金融危機前後,臺灣期貨市場之波動不對稱現象之變動情形,並利用波動模型之估計值進一步檢測其對交易活動之領先落後關係。首先,本研究利用EGARCH及GJR-GARC...
[[abstract]]本文利用2002年至2009年,台灣期貨交易所的台指選擇權與台指期貨資料,計算出台指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並利用選擇權的價性指標與距到期期間來做隱含波動率函數的配適。價性指標包括...
[[abstract]]投資人間的意見分岐在許多資訊模型和價格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意見分岐如何影響資產報酬在文獻上看法不一,主要分為風險因子假說及Miller(1977) 所提出的放空限制假說。...
[[abstract]]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一直是國內多數投資者投資理財的一種工具,特別是定期期定額投資是採用平均成本法以期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本研究以定期定額投資策略為基礎投資基金,另外藉由台灣加權...
[[abstract]]本文研究是以選擇權市場中總交易量最大的臺指選擇權(TXO)為例,研究影響隱含波動率之各項因素和結合各項因素對隱含波動率的影響,並研究複迴歸模型中的殘差值的變異數是否會隨著未沖銷...
本文的目的在於檢視台灣股市高價股在多頭市場的股價行為。選定高價股的原因在於高價股股價通常與每股獲利的相關性高於每股淨值。我們先取出2009~2013年多頭市場高價股的樣本,以獲利面比較當獲利首度大於一...
[[abstract]]本論文主要目的是探討資訊不對稱下,股票成交量與報酬率的動態關係,研究樣本為台灣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的交易股票,研究期間為1998年到2002年。買賣價差與公司市值分別作...
[[abstract]]Shefrin and Statman (1985)提出之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意指投資人存在急售利得、惜售虧損的投資傾向。本研究以處分效果為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