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朝改革開放發展,住房制度改革前以前蘇聯為目標,透過工作單位制實施福利分房制度,然而實物配給制發展產生諸多問題,如:收租失衡、分配不公、住房存量不足等制度運作結果,因此隨著經濟改革的同時,住房制度也朝向透過商品化與市場化解決住房問題。中國於1998年正式停止福利分房制度,朝市場化轉型過程中,亦同步發展住房保障制度,包括:建設廉租房及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立多層次保障性住房體系、推廣公積金制度等措施,試圖在市場運作之外保障人民安居權利。在中國住房制度轉型過程中,重慶於2010年以公共租賃住房為核心,建立一套保障性住房體系,整合既有的商品房市場,試圖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市場雙軌並行的體制,並在制度運作上以國有資產投入建設、由土地儲備中心提撥建設用地,透過諸多政策手段快速發展住房雙軌制,重慶的住房制度設計亦被稱為住房的「重慶模式」,在政策設計上體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 重慶的住房模式在短短幾年間引起學界關注,主因在於近年中國城市面臨高房價的困難,雖自1998年即開始推動各種保障性住房,但在各城市的運作中面臨許多困難,對社會弱勢保障效果有限。重慶近年在住房制度設計上形成住房保障與商品住房雙重運作體系,透過各種推動公共租賃住房及其他保障性住房,為中國各城市乃至世界各國面臨居住問題者所關注。有鑑於目前尚未有完整探討重慶住房制度改革的文獻,對住房的重慶模式也未有完整的討論,因此本文以中國住房制度改革做為背景脈絡,探討重慶住房改革歷程,分析重慶保障性住房政策與商品房市場的政策設計,進一步聚焦住房的「重慶模式」運作內容,整理分析重慶住房制度超越其他城市建立雙軌制的因素,並探討重慶住房保障體系能在幾年內快速建設的關鍵,為後續研究中國住房改革及重慶住房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