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屬於龜鱉目(Testudines)地龜科 (GeoGeoemydidae),於野生動物保育法歸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為了解其完整的繁殖週期,以期對淡水龜保育提供幫助。本研究以超音波及放射線來觀察紀錄圈養食蛇龜的繁殖週期,其中放射線可提供產蛋數的正確判斷,而超音波可以觀察記錄濾泡週期性變化,結合此兩種方式將更清楚了解食蛇龜的完整繁殖週期。 動物來源為台北市立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24隻雌性食蛇龜,研究結果歸納,該族群平均背甲長為16.62 ± 1.66 cm,平均體重為812 ± 164.98 g,個體的年平均產蛋組為1.2窩,族群總產蛋窩數為29窩,族群總產蛋數合計為87顆,每窩平均為3顆蛋;於觀察期間,該族群繁殖頻度達98.53%。而該族群中擁有兩個產蛋組的個體數為5隻,而擁有單一產蛋組的個體為19隻,且兩個產蛋組的個體的平均體重與背甲長(814.35 ± 21.18g,17.32 ± 1.19cm )都大於單一產蛋組的個體(776.9 ± 24.29g,16.45 ± 1.69cm),但統計上兩組的相關變異因子,如體重、背甲長、月均溫與平均濾泡大小則無顯著差異性。 觀察期為2007年4月開始持續觀察一年,每月進行2次超音波探測,由觀察結果得知,濾泡於10月份為最小值1.54 ± 0.26 cm,稱之潛伏期,然後於11月漸漸開始成長,於5月份達最大值為2.26 ± 0.27 cm,即為排卵之前的大小,4月中至6月,初該族群陸續排卵,6月至9月陸續產蛋,如此循環形成食蛇龜的完整生殖週期。統計分析結果,時間對濾泡大小有相當顯著的相關性(P<0.001),亦即證明測量濾泡大小可以相對應於該個體所處在的生殖週期,這項關係可以幫助將來應用此實驗模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