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是影响区域自然及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及沈阳3站1906~2007年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量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趋势。哈尔滨、长春、沈阳近百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44.7mm、604.0mm、709.8mm。除个别月份外,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年内,1月降水量最少,占年降水量的1%;7月最多,占年降水量的26%~29%;连续最大3个月(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2%~67%。降水量集中指数为14~18。年降水量变异系数为0.21~0.22,最大年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2.94~3.12。近百年内,降水量异常偏多年份为哈尔滨站的1932年,没有发生异常偏少的年份。长春站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减小,哈尔滨及沈阳站未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在近百年中,1900~1935年东北为少雨期,1936~1959年为多雨期,1960年代以后则为少雨期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
利用延河流域控制站甘谷驿水文站流量实测数据及流域内5个县级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1952-2008年间甘谷驿水文站以上延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并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
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我国东北区(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近50年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大气...
利用1905~2005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采用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性变化规律,并对东北地区近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
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及史料,建立了我国110°E以东35个站1880~1998年完整的四季及年降水量序列.1880~1899年主要依靠史料及少数站降水量观测;1900~1950年根据降...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1956-2008年站点逐日降水量、温度和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逐年5-9月季节降水量和分级(痕量、微量、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降水事件两方面分析了东北地...
利用观测资料和史料所重建的中国东部(110°E以东)71站1880-2004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形态,并且按其特点分为两类,冬春秋季为...
利用山东省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极端降...
利用山东省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极端降...
针对2009年开始的我国西南地区大旱,选择云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5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西南五省126个气象站1970-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计算并分析西南五省2009-2011年逐旬的降水...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 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 兼顾降水的年内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对中国降水进行了气候区划.利用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青藏高原地区属季风降水区,在东亚季风、印度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
中国西部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降水量长期变化剧烈.论文综合整理了17个年降水量代用资料序列,其中11个为树木年轮,4个为史料,2个为冰芯积累量.所有序列均采用10年平均值,对1880~197...
利用中国52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0.1~4.9,5~9.9,10~16.9,17~24.9,25~37.9,38~49.9,50~74.9,75~99.9 mm和...
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5年-2005年...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
利用延河流域控制站甘谷驿水文站流量实测数据及流域内5个县级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1952-2008年间甘谷驿水文站以上延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并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
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我国东北区(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近50年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大气...
利用1905~2005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采用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性变化规律,并对东北地区近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
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及史料,建立了我国110°E以东35个站1880~1998年完整的四季及年降水量序列.1880~1899年主要依靠史料及少数站降水量观测;1900~1950年根据降...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1956-2008年站点逐日降水量、温度和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逐年5-9月季节降水量和分级(痕量、微量、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降水事件两方面分析了东北地...
利用观测资料和史料所重建的中国东部(110°E以东)71站1880-2004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形态,并且按其特点分为两类,冬春秋季为...
利用山东省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极端降...
利用山东省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极端降...
针对2009年开始的我国西南地区大旱,选择云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5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西南五省126个气象站1970-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计算并分析西南五省2009-2011年逐旬的降水...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 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 兼顾降水的年内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对中国降水进行了气候区划.利用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青藏高原地区属季风降水区,在东亚季风、印度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
中国西部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降水量长期变化剧烈.论文综合整理了17个年降水量代用资料序列,其中11个为树木年轮,4个为史料,2个为冰芯积累量.所有序列均采用10年平均值,对1880~197...
利用中国52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0.1~4.9,5~9.9,10~16.9,17~24.9,25~37.9,38~49.9,50~74.9,75~99.9 mm和...
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5年-2005年...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
利用延河流域控制站甘谷驿水文站流量实测数据及流域内5个县级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1952-2008年间甘谷驿水文站以上延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并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
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我国东北区(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近50年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