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中国GDP的构成入手,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CO_2排放量增长的经济拉动因素,分析不同的经济因素对中国CO_2排放量增长的拉动贡献。得出以下几个结论:①居民消费和投资是拉动中国CO_2排放量持续增长的两大助推器,且鉴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预计未来由居民消费和投资拉动的CO_2排放量比重会呈缓慢上升趋势;②消费中各产品部门的CO_2排放量较为分散,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为代表的其他行业及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等比例相对较重;③政府消费拉动的CO_2排放量份额较小,且其贡献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④进出口对CO_2排放量有相反的效应,且在未来,中国可能出现进出口拉动的净CO_2排放量逐渐增加的态势。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ARTICLE5769-7782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 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
利用全球及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化石燃料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历史数据,考察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因此...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碳减排是应对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更具发展前景.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量控...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
在简要评价碳排放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205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2050年碳排放量最佳可能范围为2.4~3.3 PgC/a;人均碳排放量为1.7~2.3 tC.最佳可能上限...
减缓以至最终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中国能源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和利用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各种技术现状,并对二氧化...
通过系统地比较各主要国家CO2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等,总结发达国家碳排放特点,分析中国碳排放历程及各阶段出现的原因.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结合中外碳排放特征,总...
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CO_2排放也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作者认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不应只体现在其绝对排放数量上,更要体现在其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兼容度差异上。因此本文首先运用IPCC2006清单...
本文通过利用序列DEA (Sequential DEA)与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了碳排放绩效动态指数TCPt,规避了以往碳排放绩效测度的缺陷,较为精确地测算了2003-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工业碳...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粗放式的能源消耗模式使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由于全球的气候发生的剧烈变化,致使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强烈的破坏。因此,在科学...
现阶段,化石能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其使用过程中导致的CO2排放(简称碳排放)是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量度,因此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反映.本文通过对全球及中国的碳排放、社会经济...
继中国碳排放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体后,2014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7.2t/人,超过欧盟.而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在碳排放上做出了极大“贡献”.基于此,以物流运输业为研究对象,以20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加,碳排放量迅猛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格局失...
碳排放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亦是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96 - 2007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变化,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基于LMDI分解法,探讨了1...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灾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效应演变规律和态势的研究亦方兴未艾。本文旨在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系统,以库兹涅茨环...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 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
利用全球及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化石燃料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历史数据,考察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因此...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碳减排是应对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更具发展前景.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量控...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
在简要评价碳排放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205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2050年碳排放量最佳可能范围为2.4~3.3 PgC/a;人均碳排放量为1.7~2.3 tC.最佳可能上限...
减缓以至最终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中国能源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和利用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各种技术现状,并对二氧化...
通过系统地比较各主要国家CO2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等,总结发达国家碳排放特点,分析中国碳排放历程及各阶段出现的原因.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结合中外碳排放特征,总...
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CO_2排放也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作者认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不应只体现在其绝对排放数量上,更要体现在其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兼容度差异上。因此本文首先运用IPCC2006清单...
本文通过利用序列DEA (Sequential DEA)与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了碳排放绩效动态指数TCPt,规避了以往碳排放绩效测度的缺陷,较为精确地测算了2003-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工业碳...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粗放式的能源消耗模式使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由于全球的气候发生的剧烈变化,致使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强烈的破坏。因此,在科学...
现阶段,化石能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其使用过程中导致的CO2排放(简称碳排放)是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量度,因此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反映.本文通过对全球及中国的碳排放、社会经济...
继中国碳排放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体后,2014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7.2t/人,超过欧盟.而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在碳排放上做出了极大“贡献”.基于此,以物流运输业为研究对象,以20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加,碳排放量迅猛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格局失...
碳排放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亦是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96 - 2007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变化,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基于LMDI分解法,探讨了1...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灾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效应演变规律和态势的研究亦方兴未艾。本文旨在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系统,以库兹涅茨环...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 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
利用全球及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化石燃料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历史数据,考察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因此...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碳减排是应对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更具发展前景.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