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者的冠状动脉闭塞部位及近期预后.方法:观察急诊及住院的9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右心室梗死43例(A组),单纯下壁梗死53例(B组).结果:A组冠状动脉造影30例,全部为右冠闭塞,近中端闭塞23例,远端7例;B组造影38例,右冠闭塞19例,近中端10例,远端9例,回旋支闭塞19例.A组合并的其它血管病变比B组更严重.A组肌酸磷酸肌酶峰值高于B组,P<0.01;A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0.9%,病死率16.2%,B组均为0例,均P<0.01.结论:右冠近、中、远端闭塞均可发生右心室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者近期预后较单纯下壁梗死者差,其发生心源性休克且常常不可逆的原因为右冠近中端完全闭塞同时还合并有多支血管的严重病变.08568-569,572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87年5月至2001年5月869例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869...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显示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
目的:评价新一代ACCESS AccuTnI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的检测性能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在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值,评价...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MINC)患者的随访,探讨其临床预后,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1987至200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0例(A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造影正常(冠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先前性心绞痛(AP)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在连续急诊冠脉造影的385例AMI患者中分析伴有AP(AP组,202例)及无AP者(Non-AP组...
目的:探讨墓碑型ECG改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连续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首次前壁AMI患者203例,墓碑组73例,非墓碑组130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患者51例(Ⅲ度AVB组),选择与Ⅲ度AVB组每例患者前后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影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99Tcm-MIBI SPECT 静息显像及18F-FDG SPECT心肌代谢显像的...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3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4岁)、老年组(≥65岁),入选患者均行急诊或择期冠状...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与非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后临床远期预后.方法连续行直接PCI的287例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部位分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AW-AMI组...
目的:本研究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coronary ultrasound,ICUS)定性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冠脉粥样病变的大小、性质,建立梗塞相关病灶(IRL:Infarction ...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壁AMI)及其临床预后.方法:连续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直接PTCA的前壁AMI患者142例,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直接PT...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早发或晚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1358例AMI住院患者,经确诊为AMI合并新发房颤患者88例,根据房颤...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第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83例年龄≥75岁的高龄老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41例)和无心绞痛组...
目的:分析青年男女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从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急性期预后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年龄≤45 岁男、女性的AMI临床特点.结果:青年女性AMI的主要危险...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87年5月至2001年5月869例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869...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显示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
目的:评价新一代ACCESS AccuTnI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的检测性能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在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值,评价...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MINC)患者的随访,探讨其临床预后,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1987至200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0例(A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造影正常(冠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先前性心绞痛(AP)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在连续急诊冠脉造影的385例AMI患者中分析伴有AP(AP组,202例)及无AP者(Non-AP组...
目的:探讨墓碑型ECG改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连续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首次前壁AMI患者203例,墓碑组73例,非墓碑组130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患者51例(Ⅲ度AVB组),选择与Ⅲ度AVB组每例患者前后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影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99Tcm-MIBI SPECT 静息显像及18F-FDG SPECT心肌代谢显像的...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3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4岁)、老年组(≥65岁),入选患者均行急诊或择期冠状...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与非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后临床远期预后.方法连续行直接PCI的287例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部位分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AW-AMI组...
目的:本研究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coronary ultrasound,ICUS)定性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冠脉粥样病变的大小、性质,建立梗塞相关病灶(IRL:Infarction ...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壁AMI)及其临床预后.方法:连续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直接PTCA的前壁AMI患者142例,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直接PT...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早发或晚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1358例AMI住院患者,经确诊为AMI合并新发房颤患者88例,根据房颤...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第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83例年龄≥75岁的高龄老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41例)和无心绞痛组...
目的:分析青年男女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从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急性期预后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年龄≤45 岁男、女性的AMI临床特点.结果:青年女性AMI的主要危险...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87年5月至2001年5月869例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869...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显示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
目的:评价新一代ACCESS AccuTnI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的检测性能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在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