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对2000-2005年间全国及分省统计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校正和修补,进而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变动状况的省际差异.发现:(1)从数据校正和修补情况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总人口、常住人口偏大而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率偏小的问题;(2)2000-2005年间,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而年均提高幅度在1.3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分布和人口城镇化率的总体格局基本未变,但部分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较弱省区的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水平出现超高速增长态势;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区域之间,其对总体差异的影响依然在加大;(5)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呈现对数关系,而且随时间推移,二者相关性逐年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348-5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反映城镇化水平、土地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动态面板分析的方法实证比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镇化、土地供给与房价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大城市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不...
本文利用“五普”、“六普”数据,对浙江省流动人口分布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与铁路、高速公路空间布局高度吻合的带状模式(竖带-横带)是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这种...
基于周一星修正的1982-2000年城镇化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依据所构建的人口城镇化贡献模型,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考察了1982-2005年研究期内不同时段省级行政...
首先运用联合国法,以"五普"口径为标准,以各省区历年的非农人口为基础,系统构建了三普以来全国各省区历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而采用修正后的城市化水平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相...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研究,基础性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建立的模型多以静态为主,缺乏动态演化特征,特别是定量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和模拟并不多见,研究的方法也创新不足.首先从发展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视角对城...
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需评估区域内不同乡镇城镇化水平差异,而单一人口城镇化指标不能满足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的要求,特别难于评价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小城镇之间城镇化水平的真实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针对...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一、引言 目前国内对于不同省区城市化水平只在普查年份公布,非普查年份并未公布,只有节点数据而没有时序数据.而在关于城市化水平相关的时序数据方面唯一能够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随着时间的改变过程理论上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并且标度指数小于1.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多不满足纵向异速标度关系,或者标度指数严重异常....
従来の人口都市化に関連する近代的諸法則がいずれも巨視的法則であるのに対して、筆者は地域の結節点という都市の基本的性格との関連において、その人口増減の仕組を説明するより微視的な法則樹立の必要性を痛感した...
城市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探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软件SPSS16.0与ArcGIS9.2,应用系统相对发展度原理分别测算分析1990年~2008年环...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
以2010年“六普”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探究县内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并辅以胡焕庸线划分地域进行分析,结合县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城镇化影响特征,判断就地...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二元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出口结构、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认为出口结构的优化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市化进程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出口结构的优化将促进城市化,...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反映城镇化水平、土地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动态面板分析的方法实证比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镇化、土地供给与房价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大城市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不...
本文利用“五普”、“六普”数据,对浙江省流动人口分布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与铁路、高速公路空间布局高度吻合的带状模式(竖带-横带)是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这种...
基于周一星修正的1982-2000年城镇化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依据所构建的人口城镇化贡献模型,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考察了1982-2005年研究期内不同时段省级行政...
首先运用联合国法,以"五普"口径为标准,以各省区历年的非农人口为基础,系统构建了三普以来全国各省区历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而采用修正后的城市化水平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相...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研究,基础性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建立的模型多以静态为主,缺乏动态演化特征,特别是定量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和模拟并不多见,研究的方法也创新不足.首先从发展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视角对城...
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需评估区域内不同乡镇城镇化水平差异,而单一人口城镇化指标不能满足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的要求,特别难于评价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小城镇之间城镇化水平的真实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针对...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吸收了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3D分析框架,即密度、距离、分割.为了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3D分析框架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
一、引言 目前国内对于不同省区城市化水平只在普查年份公布,非普查年份并未公布,只有节点数据而没有时序数据.而在关于城市化水平相关的时序数据方面唯一能够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随着时间的改变过程理论上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并且标度指数小于1.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多不满足纵向异速标度关系,或者标度指数严重异常....
従来の人口都市化に関連する近代的諸法則がいずれも巨視的法則であるのに対して、筆者は地域の結節点という都市の基本的性格との関連において、その人口増減の仕組を説明するより微視的な法則樹立の必要性を痛感した...
城市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探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软件SPSS16.0与ArcGIS9.2,应用系统相对发展度原理分别测算分析1990年~2008年环...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
以2010年“六普”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探究县内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并辅以胡焕庸线划分地域进行分析,结合县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城镇化影响特征,判断就地...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二元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出口结构、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认为出口结构的优化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市化进程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出口结构的优化将促进城市化,...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反映城镇化水平、土地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动态面板分析的方法实证比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镇化、土地供给与房价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大城市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不...
本文利用“五普”、“六普”数据,对浙江省流动人口分布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与铁路、高速公路空间布局高度吻合的带状模式(竖带-横带)是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