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在评价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6例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分为轻、中和重度组,随机选择12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所有病例在生后一周内和6个月左右行DTI检查,测量内囊前肢、后肢、额叶白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和枕叶白质的FA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出生后一周内DTI检查:中度组额叶、顶叶白质FA值较对照组降低,重度组内囊前肢、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白质的FA值较对照组减低;重度组额叶、顶叶、枕叶白质FA值较轻度组减低,重度组额叶白质FA值较中度组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复查:重度组额叶和顶叶白质FA值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可对足月产HIE患儿脑白质病变进行定量观测,评价其病情,为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5761-7643
目的探讨母亲的绒毛膜羊膜炎、脐血IL-6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以及出生后3年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临床检测脐血IL-6水平的意义,为及时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防神经系统发育性障碍提供理论...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接受系统性化疗的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的脑白质是否存在纤维束扩散情况的改变.方法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根据最后一次化疗距MR检查的时间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及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5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度及CT分...
目的 评价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1977~2006年)医学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9~2006年)和OVID全文数据...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以改善本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总结6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围产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并对存活患儿进行6~8个月的随访.结果 1年内...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探讨与之有关的高危因素,为降低窒息患儿病死率寻求新途径.方法将222例窒息患儿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进行研究.并将主要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
影像学检查是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诊治及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最常用于颅内疾病诊断的方法是B超,CT,MRI.诊断基础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可在活体上直观地了解脑结构的变化,包括脑损伤的类型、部位、程度...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研究正常儿童脑白质的成熟规律.方法将89例正常儿童(年龄2 d至18岁)分为7组,<6个月为第1组8例,6个月至1岁为第2...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横纹肌损伤及溶解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对机体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以69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后0~48h(Ⅰ)、5~7天(Ⅱ)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影...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新生儿房室环运动,探讨不同胎龄早期新生儿左右心室功能的特点.方法 采用TDI技术检测生后3~7 d的36例胎龄32~36周早产儿(早产儿组)和33例足月新生儿(足...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患儿和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方法对15例正常志愿者和15例PVL患儿进行了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双侧内囊后肢、双侧视放射和胼胝体膝部、压部的部分各向...
目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价脑电图(EEG)在判断HIE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对62 例HIE中存活的57例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及智力测试,对异常者行CT、EEG检查,评价其临床后...
目的 研究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损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转归.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16例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用颅脑超声、CT及MRI动态观察颅脑影像变化...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减速区面积在新生儿酸中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产妇204例的分娩前30分钟的胎心监护图形的减速区面积,根据p...
目的探讨母亲的绒毛膜羊膜炎、脐血IL-6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以及出生后3年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临床检测脐血IL-6水平的意义,为及时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防神经系统发育性障碍提供理论...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接受系统性化疗的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的脑白质是否存在纤维束扩散情况的改变.方法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根据最后一次化疗距MR检查的时间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及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5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度及CT分...
目的 评价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1977~2006年)医学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9~2006年)和OVID全文数据...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以改善本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总结6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围产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并对存活患儿进行6~8个月的随访.结果 1年内...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探讨与之有关的高危因素,为降低窒息患儿病死率寻求新途径.方法将222例窒息患儿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进行研究.并将主要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
影像学检查是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诊治及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最常用于颅内疾病诊断的方法是B超,CT,MRI.诊断基础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可在活体上直观地了解脑结构的变化,包括脑损伤的类型、部位、程度...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研究正常儿童脑白质的成熟规律.方法将89例正常儿童(年龄2 d至18岁)分为7组,<6个月为第1组8例,6个月至1岁为第2...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横纹肌损伤及溶解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对机体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以69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后0~48h(Ⅰ)、5~7天(Ⅱ)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影...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新生儿房室环运动,探讨不同胎龄早期新生儿左右心室功能的特点.方法 采用TDI技术检测生后3~7 d的36例胎龄32~36周早产儿(早产儿组)和33例足月新生儿(足...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患儿和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方法对15例正常志愿者和15例PVL患儿进行了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双侧内囊后肢、双侧视放射和胼胝体膝部、压部的部分各向...
目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价脑电图(EEG)在判断HIE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对62 例HIE中存活的57例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及智力测试,对异常者行CT、EEG检查,评价其临床后...
目的 研究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损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转归.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16例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用颅脑超声、CT及MRI动态观察颅脑影像变化...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减速区面积在新生儿酸中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产妇204例的分娩前30分钟的胎心监护图形的减速区面积,根据p...
目的探讨母亲的绒毛膜羊膜炎、脐血IL-6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以及出生后3年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临床检测脐血IL-6水平的意义,为及时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防神经系统发育性障碍提供理论...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接受系统性化疗的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的脑白质是否存在纤维束扩散情况的改变.方法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根据最后一次化疗距MR检查的时间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及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