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心肌内直接注射血管生成素1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血管生成素1基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9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实验室完成.①选用SPF级近交系SD雄性大鼠95只,鼠龄6周,体质量(250±26)g.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8)、载体治疗组(n=24)、基因治疗组(n=23).②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前降支下穿线而未进行结扎.模型组:模型制备后于心肌梗死组织周围多点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载体治疗组:模型制备后于心肌梗死组织周围多点注射载体质粒50μg.基因治疗组:模型制备后于心肌梗死组织周围多点注射50μg血管生成素1质粒.③术后3,7,14,28 d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分析外源血管生成素1 mRNA和蛋白激酶B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④计量资料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实验中因死亡等原因脱失15只,共有80只进入结果分析,各检测时间点各组分别为5只.①心肌组织内外源血管生成素1 mRNA表达:术后3,7,14,28 d,假手术组、模型组、载体治疗组均未见表达,基因治疗组均有表达,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注射后28 d仍有表达.②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术后3,7,14,28 d,基因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均明显少于模型组和载体治疗组(P<0.05).③心肌组织内蛋白激酶B mRNA表达:术后3,7,14和28 d,基因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载体治疗组(P<0.01),而模型组和载体治疗组差异不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