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统计分析1995年夏季6~8月每小时一次的GMS红外资料,揭示了1995年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域对流活动的一些天气气候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喜马拉雅山分隔开孟湾-印度和青藏高原两个主要大值区,另一个主要大值区在老挝至雷州半岛;高原上最频繁的对流区在以30°N,90°E为中心的地区,而不在高原东部,而且喇叭口形的雅鲁藏布江出口区是一个小值区.高原和孟湾-印度两地的对流活动有不同特点,例如:高原上对流活动大值区随月份基本上少动,而孟湾-印度地区的大值区随月份西移;对流活动在出梅后的增加幅度高原上比孟湾-印度地区更大.(2) 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且增强过程显著地快于减弱过程.高原上对流活动比孟湾-印度地区滞后1~2 h,但日变化幅度在高原上更显著.在日变化演变过程中高原上对流活动区少动,而孟湾-印度的对流活动区有较大的移动性.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19-191
陕蒙交界地区是典型的陕北黄土丘陵向毛乌素风沙地过渡带,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中段,也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分布着不同时期的长城和古代城堡遗址,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在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是...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由于区域对气候变化响应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区域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和区域发展,进行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比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气候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会产生一系列...
根据弹性无限半空间位错理论,结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以及该地区活动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应用 Coulomb 程序,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和余震分布特征进行对比;...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青藏高原地区属季风降水区,在东亚季风、印度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结果表明:①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年...
青藏地区在第三纪青藏地区经过二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在25 Ma BP~17 Ma BP高原面隆升达到2 000 m左右高度,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环境耦合,激发了亚洲季风,替代了先前的行星风系,导致第三纪中...
青藏高原目前多处所见岩溶地貌主要属第三纪古岩溶之地下部分经后期剥蚀而出露于地表的.风化壳红土和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等古岩溶相关沉积也多以残留形态出露在已经发生解体的高原主夷平面的南和东南缘.风化壳红土中所...
利用国内外几种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对2003年主汛期(6~8月)青藏高原中南部的预报能力做了详尽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式小雨预报的TS评分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及其它地区的评分;但中雨以上各级...
为了分析三峡地区降水量序列的正态性和谱结构,对降水量的常见各种变换进行试验性研究.试验包括单站降水量、降水量的平方根、立方根和Γ分布概率值等非线性变换,以及级别变换.研究区域多站平均降水量、区域蝌降水...
[目的]回顾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运动的相关研究,选取利用我国北方黄土沉积的研究手段,特别是通过应用黄土沉积的古地磁测量方法对高原抬升影响的研究实...
根据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地层与沉积相、地貌特征和构造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本区在早、中更新世之交发生了一次剧烈的构造运动,正是这次构造运动使本区强烈抬升至与现代接近的高度,而在此之前,本区的海拔不超过1 50...
以2000,2005和2010年3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动态度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近10年的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屏障区...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土地退化是青藏高原严重的渐发性自然灾害之一.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江河源头区、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分析该区土地退化态势的基础上,...
利用1977,1990和2006年的3期遥感影像,将GIS及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新疆阜康地区1977-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
陕蒙交界地区是典型的陕北黄土丘陵向毛乌素风沙地过渡带,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中段,也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分布着不同时期的长城和古代城堡遗址,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在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是...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由于区域对气候变化响应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区域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和区域发展,进行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比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气候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会产生一系列...
根据弹性无限半空间位错理论,结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以及该地区活动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应用 Coulomb 程序,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和余震分布特征进行对比;...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青藏高原地区属季风降水区,在东亚季风、印度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结果表明:①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年...
青藏地区在第三纪青藏地区经过二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在25 Ma BP~17 Ma BP高原面隆升达到2 000 m左右高度,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环境耦合,激发了亚洲季风,替代了先前的行星风系,导致第三纪中...
青藏高原目前多处所见岩溶地貌主要属第三纪古岩溶之地下部分经后期剥蚀而出露于地表的.风化壳红土和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等古岩溶相关沉积也多以残留形态出露在已经发生解体的高原主夷平面的南和东南缘.风化壳红土中所...
利用国内外几种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对2003年主汛期(6~8月)青藏高原中南部的预报能力做了详尽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式小雨预报的TS评分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及其它地区的评分;但中雨以上各级...
为了分析三峡地区降水量序列的正态性和谱结构,对降水量的常见各种变换进行试验性研究.试验包括单站降水量、降水量的平方根、立方根和Γ分布概率值等非线性变换,以及级别变换.研究区域多站平均降水量、区域蝌降水...
[目的]回顾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运动的相关研究,选取利用我国北方黄土沉积的研究手段,特别是通过应用黄土沉积的古地磁测量方法对高原抬升影响的研究实...
根据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地层与沉积相、地貌特征和构造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本区在早、中更新世之交发生了一次剧烈的构造运动,正是这次构造运动使本区强烈抬升至与现代接近的高度,而在此之前,本区的海拔不超过1 50...
以2000,2005和2010年3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动态度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近10年的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屏障区...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土地退化是青藏高原严重的渐发性自然灾害之一.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江河源头区、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分析该区土地退化态势的基础上,...
利用1977,1990和2006年的3期遥感影像,将GIS及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新疆阜康地区1977-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
陕蒙交界地区是典型的陕北黄土丘陵向毛乌素风沙地过渡带,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中段,也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分布着不同时期的长城和古代城堡遗址,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在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是...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由于区域对气候变化响应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区域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和区域发展,进行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比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气候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会产生一系列...
根据弹性无限半空间位错理论,结合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以及该地区活动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应用 Coulomb 程序,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并和余震分布特征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