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国气象局资料中心整编的572个站点1960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和北极涛动 (AO) 指数等气象要素, 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的联系.寒潮爆发以降温、升压和大风天气为主要特征.定义1日和2日降温达到10℃以上的降温事件为寒潮, 大于20℃为极端寒潮.发生在我国的寒潮以北方 (35°N以北) 最多, 其次是中国东部的江南地区.东北的寒潮始于10月, 而河套和江南的寒潮在4月份比较频繁.把10月到次年4月寒潮频繁活动的时段确定为冬季风时期.在所有的降温事件中, 只有不到1/3的事件伴随有升压和大风天气.过去的45个冬季风期间, 寒潮和极端寒潮事件普遍减少, 我国新疆、华北、东北和华东减少最为显著, 减少的最大幅度达到1~2次/10 a.降温事件、升压频次和大风频次也都在减少.AO指数升高表征了西风带上天气尺度斜压波动的减少和减弱, 从而导致我国中高纬度寒潮事件的减少.降温频次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冬季最低温度平均值的升高, 形成了持续的暖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61266-12783
2005年4月29日利用机载气溶胶光学探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细模态和粗模态的大气气溶胶谱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根据飞机探测资料结合一个区域传输和动力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显著特征之一,分析城市气温季节性变异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1~201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利用多种极端气温指数,通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ndall检...
观测表明北极平流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冬季早期(11~12月)存在变暖的趋势.为了验证该趋势是否是由于海面温度(SST)升高造成的,我们使用观测的全球SST强迫一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
随着中国气象局对近50年来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的释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分布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些认识需要有一个集成,即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解释.通过中国...
[目的]研究我国冬季持续极端低温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我国195个测站1961 ~2008年冬季的日最低温度资料、在采用李庆祥等提出的实际概率分布阈值法的基础上,分析48年来我国冬季发生的持续极端低温...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53...
在研究古气候时,经常假定东亚夏季风与冬季风变化是反位相的[1-2],即冬季风强时夏季风弱,夏季风强时冬季风弱.Zhang等[3]和Zhou等[4]对此提出了质疑,Yancheva等[5-6]做了回答....
北极涛动(AO)是北半球冬季热带外行星尺度大气环流最重要的一个模态,对北半球及区域气候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近50年和近百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当AO指数偏强时,我国大部分...
利用开都河流域上下游4个气象台站(上游巴音布鲁克,下游焉耆、和静、和硕)1960 -200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与距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开都河流域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发...
根据北疆西部11个气象站点1957-2007气象资料,主要代表性河流1960-2006年流量数据以及1957-2007年NAO和AO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
利用冰川积累量和树木年轮代用资料, 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近300年来气候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中国西部气候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的准7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准30年和准11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大部分地区也较显著....
利用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干、湿雪雪层内每隔5min一次的10层雪温数据,探讨了一次降雪过程后干、湿雪的雪层温度特征,对比分析了干、湿雪的雪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整个冬半年积雪各层...
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
环境大气中重金属元素通常存在于细颗粒物(PM2.5)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开展大气中重金属的监测对评估其环境健康影响以及针对性控制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北京市怀柔...
2005年4月29日利用机载气溶胶光学探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细模态和粗模态的大气气溶胶谱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根据飞机探测资料结合一个区域传输和动力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显著特征之一,分析城市气温季节性变异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1~201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利用多种极端气温指数,通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ndall检...
观测表明北极平流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冬季早期(11~12月)存在变暖的趋势.为了验证该趋势是否是由于海面温度(SST)升高造成的,我们使用观测的全球SST强迫一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
随着中国气象局对近50年来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的释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分布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些认识需要有一个集成,即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解释.通过中国...
[目的]研究我国冬季持续极端低温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我国195个测站1961 ~2008年冬季的日最低温度资料、在采用李庆祥等提出的实际概率分布阈值法的基础上,分析48年来我国冬季发生的持续极端低温...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53...
在研究古气候时,经常假定东亚夏季风与冬季风变化是反位相的[1-2],即冬季风强时夏季风弱,夏季风强时冬季风弱.Zhang等[3]和Zhou等[4]对此提出了质疑,Yancheva等[5-6]做了回答....
北极涛动(AO)是北半球冬季热带外行星尺度大气环流最重要的一个模态,对北半球及区域气候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近50年和近百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当AO指数偏强时,我国大部分...
利用开都河流域上下游4个气象台站(上游巴音布鲁克,下游焉耆、和静、和硕)1960 -200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与距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开都河流域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发...
根据北疆西部11个气象站点1957-2007气象资料,主要代表性河流1960-2006年流量数据以及1957-2007年NAO和AO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
利用冰川积累量和树木年轮代用资料, 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近300年来气候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中国西部气候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的准7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准30年和准11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大部分地区也较显著....
利用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干、湿雪雪层内每隔5min一次的10层雪温数据,探讨了一次降雪过程后干、湿雪的雪层温度特征,对比分析了干、湿雪的雪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整个冬半年积雪各层...
利用1982~1996年5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
环境大气中重金属元素通常存在于细颗粒物(PM2.5)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开展大气中重金属的监测对评估其环境健康影响以及针对性控制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北京市怀柔...
2005年4月29日利用机载气溶胶光学探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细模态和粗模态的大气气溶胶谱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根据飞机探测资料结合一个区域传输和动力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显著特征之一,分析城市气温季节性变异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1~2014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利用多种极端气温指数,通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ndall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