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北京市各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使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计算了各站点逐月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在此基础上使用插值生成ET0的灰度分布图与等值线图,分析了ET0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市ET0分布具有2个常年稳定的低蒸发中心及多个随季节变化的高蒸发中心.区域内海拔高度与地形变化造成地表温度和热量平衡变化是导致ET0时空变化特征的主导因素;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及其综合作用对ET0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222-252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利用2000年冬季和200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TM影像数据,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5.5倍.在各类裸...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模型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获得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和最终模拟预测精度。该文利用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公式大多存在地域性限制,分析其应用情况能够反映这些公式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应用前景。该文根据1996~2000年陕西省榆林、延安与西安三站的逐日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0)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and energy cycles during crop g...
用1999年和2000年的监测资料结合随机游走大气扩散模式分析北京地区PM10和SO2浓度的时空变化、城区污染排放对整个区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区域内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 北京地区污染物...
研究目的:剖析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结构形态,揭示其特征及影响因素,检验和丰富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方法:利用1993-2006年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借助GIS分析工具,定性分...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
基于2 183个县级单元,利用SFA方法对1992-2011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TFP年平均增长3.18%,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6年MODIS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经过统计数据验证之后,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划分为五级:高产、较高产、中产、较低产和低...
该文以陆面能量平衡过程为基础,基于定量遥感的理论,提出了适合半干旱区(陇西黄土高原)的陆面蒸散估算遥感模型(SEBS).结合该区域的NOAA/AVHRR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高程(DE...
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分析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分析了2001-2010年我国陆面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站点...
利用MSS/TM影像和1:250 000高程数据分析了1978~2001年北京地区土地覆盖的变化.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类型及植被变化的影响,根据植被的分布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利用2000年冬季和200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TM影像数据,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5.5倍.在各类裸...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模型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获得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和最终模拟预测精度。该文利用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公式大多存在地域性限制,分析其应用情况能够反映这些公式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应用前景。该文根据1996~2000年陕西省榆林、延安与西安三站的逐日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0)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and energy cycles during crop g...
用1999年和2000年的监测资料结合随机游走大气扩散模式分析北京地区PM10和SO2浓度的时空变化、城区污染排放对整个区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区域内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 北京地区污染物...
研究目的:剖析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结构形态,揭示其特征及影响因素,检验和丰富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方法:利用1993-2006年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借助GIS分析工具,定性分...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
基于2 183个县级单元,利用SFA方法对1992-2011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TFP年平均增长3.18%,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6年MODIS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经过统计数据验证之后,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划分为五级:高产、较高产、中产、较低产和低...
该文以陆面能量平衡过程为基础,基于定量遥感的理论,提出了适合半干旱区(陇西黄土高原)的陆面蒸散估算遥感模型(SEBS).结合该区域的NOAA/AVHRR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高程(DE...
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分析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分析了2001-2010年我国陆面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站点...
利用MSS/TM影像和1:250 000高程数据分析了1978~2001年北京地区土地覆盖的变化.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类型及植被变化的影响,根据植被的分布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利用2000年冬季和200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TM影像数据,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5.5倍.在各类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