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是今后北京市布局和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如何布局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问题.北京市内的制造业布局,主要考虑高技术产品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布局等两方面.针对外部的布局发展,提出了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紧密联系,分工协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51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
选取2002-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以测度要素贡献度方法为主,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类.计算期内,制造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相关行业的自...
“设计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农耕手工业历史阶段发展了“工艺美术设计”,机器工业历史阶段产生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从逻辑上和历史事实上说,都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历史没有发...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再制造产业发展问题.在提出再制造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再制造产业目前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发展长期滞后、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产业政策不健全、产业准入壁垒高、技术创新体...
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特别是利于创新的区域软环境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关键因子,也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本文先阐明了区域创新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又评估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化历程,然后利用第一次和第二...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偏离份额法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1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从产业结构红利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关系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
本文从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产业区发展的现实状况的研究,把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较,发现我国的产业集群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劳动力...
根据北京1997年12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130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辨识北京产业体系的内在联系,确认重点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北京应重点发展机械设备产业群、电子信息...
在全面把握有关高科技产业分工尤其是基于价值链的区域分工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关村企业调查问卷,验证了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各增值环节对要素条件禀赋要求的差异和区位选好,以及中关村部分高科技企业价值链各...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增长源于城市外部需求.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服务于外部市场的产业中.论文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依据产业净流出,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过去15年来,北京的劳动...
发展工业是各级政府财税的主要来源,而工业用地的供应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地价的优惠来吸引投资,导致工业用地效率低、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研究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侧重从行政管理的角...
产业链是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产业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正是从产业链的...
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企业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考察了两市50家创新型企业.从微观层面,对比企业对所在城市创新环境的主观认知与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对两市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
选取2002-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以测度要素贡献度方法为主,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类.计算期内,制造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相关行业的自...
“设计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农耕手工业历史阶段发展了“工艺美术设计”,机器工业历史阶段产生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从逻辑上和历史事实上说,都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历史没有发...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再制造产业发展问题.在提出再制造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再制造产业目前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发展长期滞后、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产业政策不健全、产业准入壁垒高、技术创新体...
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特别是利于创新的区域软环境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关键因子,也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本文先阐明了区域创新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又评估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化历程,然后利用第一次和第二...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偏离份额法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1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从产业结构红利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关系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
本文从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产业区发展的现实状况的研究,把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较,发现我国的产业集群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劳动力...
根据北京1997年12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130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辨识北京产业体系的内在联系,确认重点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北京应重点发展机械设备产业群、电子信息...
在全面把握有关高科技产业分工尤其是基于价值链的区域分工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关村企业调查问卷,验证了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各增值环节对要素条件禀赋要求的差异和区位选好,以及中关村部分高科技企业价值链各...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增长源于城市外部需求.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服务于外部市场的产业中.论文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依据产业净流出,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过去15年来,北京的劳动...
发展工业是各级政府财税的主要来源,而工业用地的供应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地价的优惠来吸引投资,导致工业用地效率低、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研究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侧重从行政管理的角...
产业链是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产业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正是从产业链的...
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企业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考察了两市50家创新型企业.从微观层面,对比企业对所在城市创新环境的主观认知与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对两市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
选取2002-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以测度要素贡献度方法为主,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类.计算期内,制造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相关行业的自...
“设计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农耕手工业历史阶段发展了“工艺美术设计”,机器工业历史阶段产生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从逻辑上和历史事实上说,都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历史没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