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183;诘鲍篇>出自<抱朴子>外篇,是晋代道教学者葛洪的学术著作.抱朴子是葛洪的自称,并以此名书.而鲍敬言其人不详,根据他与葛洪的辩论来推测,应与葛洪是同时代的人,也就是两晋时期的思想家.他的生平、著作均不可考,曾著有<无君论>,而今仅见于<抱朴子&#183;诘鲍>中.所以<诘鲍篇>就成为了解鲍敬言思想的重要资料.那么,鲍敬言的无君思想具体内容如何,他和葛洪的辩论是怎样展开,二者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何处,从中如何窥见二人的学术旨趣,以及二人辩论的历史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182-8
手稿本.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Shou gao ben.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417-424).Thesis (...
本篇報告試圖以《祖堂集》巻三《鳥窠和尚章》為中心而探討禪宗文獻中的白居易形象。其内容由以下三章組成:一,「《祖堂集・鳥窠和尚章》校注」:對該章文字進行校勘與注解,竝力圖闡明其中幾則對話中的“禪問答”的...
敦煌遗书BD15345、P.2536、P.2486为晋范宁&lt;春秋穀梁传集解&gt;不同卷次之写卷,书写时间大体相同.近年有学者依据题记中抄写人结衔&quot;书吏&...
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历来被研究者看成是&quot;杂家&quot;,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定论,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仔细研读原文和受评论家影响造成的.我们通过仔细蚓读和分析<...
西汉韩婴之<韩诗外传>杂采先秦之经子传说以说<诗>,其中援引最多的当数<苟子>,以致前人多认为<韩诗>为&quot;<荀卿子>之别子...
车锡伦在2015年10月15日的讲座"什么是宝卷"的问答环节中指出:民间做会宣卷既是一种融民间信仰、教化、娱乐为一体的仪式化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产品"。...
[[abstract]] 歷來學者論及朱門弟子,往往帶著墨守師說的刻板印象,實則朱門弟子之思想,未必盡合於朱子思維。於本文中,主要擇取江默、廖德明兩人,作為探討的對象。兩人皆與朱子長期探討某些問題,...
141年前,李鸿章和森有礼曾就日本军舰&quot;云扬号&quot;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举借外债等问题在保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本文考察了森有礼于光绪元年腊月二...
[[abstract]]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
大学原产于欧洲,因此欧洲国家关于大学史的研究不但成果丰富,而且研究队伍阵容强大,远非中国的西方大学史学科所能比拟.由于语言和文献等方面的限制,我们的学者确实难以达到欧洲同行的水平,但我们从事教育和高等...
以廖秋忠(1988)提出的汉语议论文体论证结构为理论基础,对90篇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作文语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用树形图示法形象地展示了学习者与母语者、不同写作水平的学习者生成的篇章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
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中爆发了一场关于<物不迁论>的择法大争辩,这场争辩以镇澄和德清为代表人物,明末许多高僧都参与其中,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论战.文章以镇澄<物不迁正量论>...
文章叙述了清雍正间的文字狱大案——曾静吕留良案的来龙去脉,着重分析了雍正帝和乾隆帝对案件的处理,指出孔盂程朱的思想义理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可以作为反对清朝的理论武器.雍正帝勇于...
俞江先生1999年撰文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档案中发现了“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分别称之为“甲残本”和“乙全本”),并对两种宪草进行了初步研究。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可知所谓“甲残本”,并非...
黎漢基.論文(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歷史學部,1995.參考文獻: leaves 113-128.Li Hanji.Chapter 1. --- 引論 --- p.1Chapter 2. ...
手稿本.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Shou gao ben.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417-424).Thesis (...
本篇報告試圖以《祖堂集》巻三《鳥窠和尚章》為中心而探討禪宗文獻中的白居易形象。其内容由以下三章組成:一,「《祖堂集・鳥窠和尚章》校注」:對該章文字進行校勘與注解,竝力圖闡明其中幾則對話中的“禪問答”的...
敦煌遗书BD15345、P.2536、P.2486为晋范宁&lt;春秋穀梁传集解&gt;不同卷次之写卷,书写时间大体相同.近年有学者依据题记中抄写人结衔&quot;书吏&...
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历来被研究者看成是&quot;杂家&quot;,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定论,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仔细研读原文和受评论家影响造成的.我们通过仔细蚓读和分析<...
西汉韩婴之<韩诗外传>杂采先秦之经子传说以说<诗>,其中援引最多的当数<苟子>,以致前人多认为<韩诗>为&quot;<荀卿子>之别子...
车锡伦在2015年10月15日的讲座"什么是宝卷"的问答环节中指出:民间做会宣卷既是一种融民间信仰、教化、娱乐为一体的仪式化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产品"。...
[[abstract]] 歷來學者論及朱門弟子,往往帶著墨守師說的刻板印象,實則朱門弟子之思想,未必盡合於朱子思維。於本文中,主要擇取江默、廖德明兩人,作為探討的對象。兩人皆與朱子長期探討某些問題,...
141年前,李鸿章和森有礼曾就日本军舰&quot;云扬号&quot;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举借外债等问题在保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本文考察了森有礼于光绪元年腊月二...
[[abstract]]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
大学原产于欧洲,因此欧洲国家关于大学史的研究不但成果丰富,而且研究队伍阵容强大,远非中国的西方大学史学科所能比拟.由于语言和文献等方面的限制,我们的学者确实难以达到欧洲同行的水平,但我们从事教育和高等...
以廖秋忠(1988)提出的汉语议论文体论证结构为理论基础,对90篇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作文语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用树形图示法形象地展示了学习者与母语者、不同写作水平的学习者生成的篇章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
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中爆发了一场关于<物不迁论>的择法大争辩,这场争辩以镇澄和德清为代表人物,明末许多高僧都参与其中,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论战.文章以镇澄<物不迁正量论>...
文章叙述了清雍正间的文字狱大案——曾静吕留良案的来龙去脉,着重分析了雍正帝和乾隆帝对案件的处理,指出孔盂程朱的思想义理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可以作为反对清朝的理论武器.雍正帝勇于...
俞江先生1999年撰文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档案中发现了“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分别称之为“甲残本”和“乙全本”),并对两种宪草进行了初步研究。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可知所谓“甲残本”,并非...
黎漢基.論文(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歷史學部,1995.參考文獻: leaves 113-128.Li Hanji.Chapter 1. --- 引論 --- p.1Chapter 2. ...
手稿本.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Shou gao ben.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417-424).Thesis (...
本篇報告試圖以《祖堂集》巻三《鳥窠和尚章》為中心而探討禪宗文獻中的白居易形象。其内容由以下三章組成:一,「《祖堂集・鳥窠和尚章》校注」:對該章文字進行校勘與注解,竝力圖闡明其中幾則對話中的“禪問答”的...
敦煌遗书BD15345、P.2536、P.2486为晋范宁&lt;春秋穀梁传集解&gt;不同卷次之写卷,书写时间大体相同.近年有学者依据题记中抄写人结衔&quot;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