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研究以社群網站文本為研究對象,針對中國大陸與美國遊客在旅遊台灣後的遊記文本進行分析,採用內容分析法將文本內容解構為「食、住、行、遊、購、娛、人」等七大構面,提煉可辨識性高的特質與文化差異,並與官方調查資料比對。研究證明台灣對中美兩國遊客的旅遊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最主要的為「食物好吃」、「人民友善」、「風景優美」等三要素。並證實中國大陸遊客較喜愛「食物」、「購物」、「住宿」,而美國遊客較喜愛「自然風景」、「娛樂活動」的文化差異。並結合質性研究之內容分析以及電腦軟體之協助,完成所抽樣之網路文本共194萬字的分析研究,歸納出常用字與關鍵字的整理。並且獲得五個其他研究發現,值得後續研究參考: 1.夜市具有食、遊、娛、購、人等五個構面複合特性。 2.民宿的高滿意度並非僅有硬體因素,民宿老闆的特質更為重要,甚至是部分旅客指定住民宿的原因。 3.計程車並非僅止於交通工具的提供,司機的特質佔有重要因素。 4.「人」的構面在旅遊地意象中,佔有重要因素。 5.中國大陸與美國遊客對旅遊偏好的具體差異與內容。[[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social network tex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travel blogs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tourists after traveling in Taiwan, and uses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deconstruct the text content as seven image dimensions which are &qu...
[[abstract]]影音產品為全球影視文化工業演進之一環,不單只是國際貿易問題,其涉及層面包括影視內容水準、文化接近性、智慧財產權、播出法令限制及節目行銷推廣等多項議題;本研究試圖建構台灣影音產品...
中國的影視、廣播、出版等媒體皆受到政府控制,一般人民被排斥在傳媒領域之外,為的就是要達到教化民眾、統一輿論等政治目的。中國一直以來將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視為重要戰略目標,在對內宣傳上也通過龐大的...
[[abstract]]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岸地區之教育視導制度,透過文獻分析法、比較法,針對兩地教育視導制度與組織人員之現況進行探究、分析與比較,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壹、本研究之結論...
[[abstract]]兩岸繼簽訂MOU、接下來將啟動ECFA正式協商,ECFA簽訂後,將有利台灣銀行業者赴中國大陸佈局,但基於對等互利原則,中國大陸銀行業者也可能進入台灣市場,台灣金融業如何因應對岸...
[[abstract]]YouTube擁有十億多使用者,超過60%全球網路使用者擁有YouTube帳號(Techcrunch,2014)。Google副總裁Robert Kyncl預測西元2020年時...
[[abstract]]跟據臺灣交通部旅遊局的數據指出,香港旅客來臺的數字在每年都有增加。然而香港旅客與臺灣觀光意象之相關的研究仍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挖掘香港旅客對臺灣觀光意象。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
[[abstract]]開放中國大陸遊客到台灣的兩岸包機觀光後,大陸遊客到台人數急劇上升。根據觀光局統計,從2008年至2011年遊客由19萬成長至2百萬人次。中國大陸地區已經成為台灣發展觀光旅遊產業...
[[abstract]] 在虛擬社群的世界裡,資訊分享既快速又普遍並讓大家透過行動社群軟體進而了解到彼此的最新生活動態,形成了一種新的聯絡趨勢。2014年4月LINE的用戶數更是已突破4億,在台灣使...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為台獨運動家史明(施朝暉,1918-)其對台灣人定位,台灣史理解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台灣人論中所存在的中國認識探析。透過對其代表性文本《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其餘著作的解讀,抽取出其在台灣人身...
[[abstract]]本文以1990年代以後遷徙到臺灣的緬甸移民作為研究對象,解析他們選擇到臺灣的「動機」和「目的」及其背後之意義。 早期的緬甸移民,均受到1950和1960年代緬甸政經社會變遷的影...
[[abstract]] 遊學是教育觀光的一種型態,而全面開放外籍青年來臺灣遊學觀光是大幅開拓海外觀光客源與擴展國際交流的良好途徑。本研究乃在探討外籍青年來臺之遊學動機、旅遊意象、地方認同感及重遊意...
[[abstract]]近年臺灣與中國往來密切,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而臺灣政府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不論國、民兩黨勢必都會面對兩岸政策、與中國互動的問題,但是臺灣人民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目前不僅沒有...
[[abstract]] 臺灣自1987年解嚴後,從最初的兩岸開放探親;到2008年7月開放中國大陸居民以團體形式來臺觀光;而後在2011年6月以試點方式開放陸客來臺自由行,已歷經20餘載。期間因兩...
文化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能够增加一个国家的“声誉资本”。从文化的外侧来了解另一种文化,依据的是他国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对对方国家文化形象的理解很难做到相对客观、全面。因此,中国...
登陸台灣人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地的跨界生活,形塑了兩地的生活空間及社會網絡,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在於,個人層次的接觸、互動與熟識,是否有助於個人在社會互動情境中親身認識及了解他人,減少以類屬性的刻板印象去看...
[[abstract]]影音產品為全球影視文化工業演進之一環,不單只是國際貿易問題,其涉及層面包括影視內容水準、文化接近性、智慧財產權、播出法令限制及節目行銷推廣等多項議題;本研究試圖建構台灣影音產品...
中國的影視、廣播、出版等媒體皆受到政府控制,一般人民被排斥在傳媒領域之外,為的就是要達到教化民眾、統一輿論等政治目的。中國一直以來將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視為重要戰略目標,在對內宣傳上也通過龐大的...
[[abstract]]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岸地區之教育視導制度,透過文獻分析法、比較法,針對兩地教育視導制度與組織人員之現況進行探究、分析與比較,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壹、本研究之結論...
[[abstract]]兩岸繼簽訂MOU、接下來將啟動ECFA正式協商,ECFA簽訂後,將有利台灣銀行業者赴中國大陸佈局,但基於對等互利原則,中國大陸銀行業者也可能進入台灣市場,台灣金融業如何因應對岸...
[[abstract]]YouTube擁有十億多使用者,超過60%全球網路使用者擁有YouTube帳號(Techcrunch,2014)。Google副總裁Robert Kyncl預測西元2020年時...
[[abstract]]跟據臺灣交通部旅遊局的數據指出,香港旅客來臺的數字在每年都有增加。然而香港旅客與臺灣觀光意象之相關的研究仍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挖掘香港旅客對臺灣觀光意象。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
[[abstract]]開放中國大陸遊客到台灣的兩岸包機觀光後,大陸遊客到台人數急劇上升。根據觀光局統計,從2008年至2011年遊客由19萬成長至2百萬人次。中國大陸地區已經成為台灣發展觀光旅遊產業...
[[abstract]] 在虛擬社群的世界裡,資訊分享既快速又普遍並讓大家透過行動社群軟體進而了解到彼此的最新生活動態,形成了一種新的聯絡趨勢。2014年4月LINE的用戶數更是已突破4億,在台灣使...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為台獨運動家史明(施朝暉,1918-)其對台灣人定位,台灣史理解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台灣人論中所存在的中國認識探析。透過對其代表性文本《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其餘著作的解讀,抽取出其在台灣人身...
[[abstract]]本文以1990年代以後遷徙到臺灣的緬甸移民作為研究對象,解析他們選擇到臺灣的「動機」和「目的」及其背後之意義。 早期的緬甸移民,均受到1950和1960年代緬甸政經社會變遷的影...
[[abstract]] 遊學是教育觀光的一種型態,而全面開放外籍青年來臺灣遊學觀光是大幅開拓海外觀光客源與擴展國際交流的良好途徑。本研究乃在探討外籍青年來臺之遊學動機、旅遊意象、地方認同感及重遊意...
[[abstract]]近年臺灣與中國往來密切,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而臺灣政府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不論國、民兩黨勢必都會面對兩岸政策、與中國互動的問題,但是臺灣人民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目前不僅沒有...
[[abstract]] 臺灣自1987年解嚴後,從最初的兩岸開放探親;到2008年7月開放中國大陸居民以團體形式來臺觀光;而後在2011年6月以試點方式開放陸客來臺自由行,已歷經20餘載。期間因兩...
文化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能够增加一个国家的“声誉资本”。从文化的外侧来了解另一种文化,依据的是他国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对对方国家文化形象的理解很难做到相对客观、全面。因此,中国...
登陸台灣人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地的跨界生活,形塑了兩地的生活空間及社會網絡,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在於,個人層次的接觸、互動與熟識,是否有助於個人在社會互動情境中親身認識及了解他人,減少以類屬性的刻板印象去看...
[[abstract]]影音產品為全球影視文化工業演進之一環,不單只是國際貿易問題,其涉及層面包括影視內容水準、文化接近性、智慧財產權、播出法令限制及節目行銷推廣等多項議題;本研究試圖建構台灣影音產品...
中國的影視、廣播、出版等媒體皆受到政府控制,一般人民被排斥在傳媒領域之外,為的就是要達到教化民眾、統一輿論等政治目的。中國一直以來將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視為重要戰略目標,在對內宣傳上也通過龐大的...
[[abstract]]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岸地區之教育視導制度,透過文獻分析法、比較法,針對兩地教育視導制度與組織人員之現況進行探究、分析與比較,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壹、本研究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