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香港賽馬會傑出現代文學訪問教授梅家玲教授,發表題為「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的公開演講。 梅教授表示,「少年」所代表的蓬勃朝氣、青春希望,以及強盛進步、和平安穩的「中國」,均是晚清以來不少知識分子念茲在茲的共同憧憬。如何憑藉「少年」的精神來改革「中國」,以達致國家興盛、人民安樂,更是無數熱血青年戮力以赴、生死以之的崇高理想。她指出:「這種精神,不只是二十世紀各種政治實踐的動力,也是文學想像的核心。」 因此,梅教授先以梁啟超於1900年戊戌變法失敗後發表的〈少年中國說〉為引子,循序說明「少年中國」與「少年台灣」敘事話語的源起、它和五四所強調的「青春」、「青年」等話語間的錯綜遞變,以及它與「國族」、「小說」、「教育」之間的相互糾葛;進而據此探討二十世紀中文小說裡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梅教授指出: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最大意義,在於它藉由「少年中國」與「老大帝國」的對比,重新「發現」了過去文學傳統中並不特別重視的「少年」;不僅視之為挑戰傳統,頡抗老大的新興力量,並且將其與「中國」的國族想像相互勾連。 自梁啟超的文章發表後,「少年」的青春想像往往與國家民族的論述連結在一起,五四以後的新文學,藉由青少年人物的自我追尋,來寄託家國憧憬的小說更是所在多有。梅教授引用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巴金《家》、葉聖陶《倪煥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白先勇《孽子》、張大春《野孩子》等小說,闡析這種想像與論述如何在中國近現代小說中開展,以及在臺灣現當代小說中轉折和變遷。最後,她指出:無論是渴盼革新一統,抑是自我解構離散,二十世紀的小說,都因此一路見證了百年來家國社會的動盪遷變,在文學史上寫下曲折動人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