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随工业废水的排放进入环境,这些物质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积累和扩散,通过食物链对动植物的生存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苯酚、对氯硝基苯、氯苯和十六烷为模拟污染物,以前期研制的功能菌剂为对象,经过紫外线线诱变筛选出优于出发菌株的功能菌,对诱变后功能菌的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对菌种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就其相互之间的微生态关系进行研究,为混合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并就其最佳发酵条件及发酵参数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发酵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目前,国内外有关功能菌剂的研究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包括:①由于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较为复杂,各菌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较多,关于菌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得很少,环境功能菌剂的发酵方法大多采用单独发酵后混合的方式。单独发酵对原材料、设备和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对于多菌种制剂发酵,在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的方面造成的浪费更大,将会大幅增加菌剂的生产成本,影响多菌种功能菌剂的发展;②功能菌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研究得较少;③功能菌剂产品的稳定性、抗冲击性能研究得较少,对环境微生物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和培养条件优化方面。 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在紫外线诱变处理中,用紫外线对发生一定程度退化的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后,六株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菌株被筛选出来,诱变筛选出的菌株形态和ERIC-PCR指纹图谱与出发菌株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而且诱变后的菌株对目标难降解底物的降解能力均得到改善,其中,FPN、FCB、F14、FEm对目标底物的降解率提高了20%以上;诱变后菌株经过7次连续传代接种后,对目标难降解底物的降解率无显著变化,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并对诱变后的功能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这6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