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研究之目的在研討低溫多濕等氣候因予對水稻品種產量與農藝性狀之影響,及試驗自日本引進之早熟品種與本省育成之早、晚熟品種適應性,期選育適應品種推廣山區農民栽培。 二、經人工氣候室溫度控制及於高、低海拔山區桃園縣復興鄉田問試驗結果,可知低溫多濕等氣候因子對稻水品種產量與農藝性狀影響甚大。若氣溫低於20℃及相對濕度超過80%以上,或於第二期作高海拔低溫多濕氣候下,水稻在孕穗期至糊熟期遇此不良氣候環境因子,開花結實則受影響,不稔率增高,產量低落。 三、水稻生長於高海拔低溫多濕環境下,不但產量減低,且影響其生育,株高減低、穗數、一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分蘗數均減少,但生育日數略延長。 四、經適應性試驗結果,在本省北部高海拔山區第二期作以自日本引進之早熟品種“Tod orokiwase”較抗低溫多濕不良環境因子,因其具有早熟,較抗病蟲害、分蘗多、不易倒伏等優點,全年兩期作較晚熟品種如台農61號、新竹56號及早熟品種中興11號,Fujiminori等品種產量高達5%左右。 低海拔山區(300公尺左右)第一期稻作似不受低溫影響,如本省新竹地區推廣之新竹56號、台農61號、台南5號、嘉農育11號等品種產量並不低於早熟豐產Todorokiwase品種,然此等品種稻熱病較嚴重,需加強防治方可。 1. Present study is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on the yield and growth of rice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Japan as well as from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o select the...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近年の気候温暖化により水稲の登熟気温が上昇している。この気温上昇によって白未熟粒の発生が増加し、米粒の品質低下が問題となっている。深水栽培は白未熟粒の発生抑制に有効であるが、効果の大きい水深18cmの...
[[abstract]]農業領域中農民面對風險事故與價格的風險,其中所造成的農作物損失主要來自於颱風。本研究測試台灣水稻之損失模式並以民國六十年至民國八十九年為觀測期,而考量水稻產量、水稻收穫面積、水...
水稻為熱帶原產之作物,雖然性喜高溫,但在臺灣之氣候條件下仍然會因溫度過高而影響其產量,況且在第二期作還有日照不足的問題。以同化作用之觀點視之,提高水稻之生產能力可以從提高光合作用及減少呼吸消耗兩方面著...
本試驗以稉稻臺農67號與秈稻嘉農秈11號為材料,於1977─1982 年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連續進行六年之田間試驗,目的在探討氣象因子對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並於期作間及地區間進行比較。綜合而言,第...
本試驗利用15N標誌硫銨追綜所施氮肥之動向,以探討水稻在四種不同土壤中對各時期所施氮肥之利用率及土壤中無機態氮濃度與水稻生育之關係。乃自68年7月底開始在臺中之天然氣候環境下進行盆栽試驗,氮肥處理分為...
本試驗之目的在探討溫度對直播水稻之開始分蘗節位及成熟期地上部碳水化台物含量之影響,以提供本省二期稻作穗數與結實率減低原因之參考。試驗採用臺中秈2 號與臺南5 號二水稻品種,從播種至成熟期間在人工控制氣...
為探討臺灣水稻推廣品種於不同氮肥用量下稻穀容重、糙米容重、碾米品質及白米物理與化學特性之變化,本試驗以四個水稻品種臺農67號、臺稉2號、臺稉6號及臺中秈10號為材料,第一期作施以60、100、140、...
本研究目的為探求長粒型秈稻不同苗齡、不同溫度間耐寒性之反應,及品種之耐寒性檢定,以提供耐寒性育種親本以及耐寒性育種檢定之採用方法。 一、不同苗齡耐寒性之反應 8個品種,苗齡分為2葉、3葉、4葉、5葉、...
本試驗為探究固體肥料防止肥料要素流失情形及其肥效,同時欲明瞭泥炭、粉炭單獨對水稻之影響而舉行。在玻璃室中栽培水稻,一面分析土壤滲透液,用以判斷固體肥料防止肥料要素流失情形;一面觀測水稻生長與收穫量以求...
為探討屏東地區第二期作水稻單位面積產量較第一期作低落之原因,乃以嘉南8號為主比較其在同一栽培管理但不同地力情形下(包括增收競賽歷年獲勝水田及一般水田)之兩期作生育過程,部份水田並設氮肥用量及栽植密度試...
本研究旨在量測近地面水稻植被高解析反射光譜,篩檢與稻株氮素濃度(重量百分比)有關的光譜特徵,並建立估測氮素濃度的光譜遙測模式。試驗結果發現水稻植被反射光譜類似於一般綠色植物的典型光譜,而施用不等量氮肥...
本試驗以稉秈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並於孕稉期、抽稉期、乳熟期及糊熟期取樣,測定葉片氮素濃度、葉面積及總乾物重,並求葉面積指數(LAI)、葉面積持續期(LAD)、作...
為探討藉密植栽培增加大粒型水稻單位面積穗數以提高產量的可能性,及於抽穗期與抽穗後一週去除50 %葉片,以明瞭穀粒充實期間光合成物質的供需平衡關係,本試驗採用大粒型水稻品種Pegonil 與中粒型品種臺...
為探求本省各地優良水稻品種,臺南5號、臺北309號、新竹56號、臺中184號、高雄137號之最適密植度及氮肥量,於民國59年第一期作及第二期作在樹林、中壢、員林、高雄四處辦理本試驗。各試驗地使用兩品種...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近年の気候温暖化により水稲の登熟気温が上昇している。この気温上昇によって白未熟粒の発生が増加し、米粒の品質低下が問題となっている。深水栽培は白未熟粒の発生抑制に有効であるが、効果の大きい水深18cmの...
[[abstract]]農業領域中農民面對風險事故與價格的風險,其中所造成的農作物損失主要來自於颱風。本研究測試台灣水稻之損失模式並以民國六十年至民國八十九年為觀測期,而考量水稻產量、水稻收穫面積、水...
水稻為熱帶原產之作物,雖然性喜高溫,但在臺灣之氣候條件下仍然會因溫度過高而影響其產量,況且在第二期作還有日照不足的問題。以同化作用之觀點視之,提高水稻之生產能力可以從提高光合作用及減少呼吸消耗兩方面著...
本試驗以稉稻臺農67號與秈稻嘉農秈11號為材料,於1977─1982 年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連續進行六年之田間試驗,目的在探討氣象因子對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並於期作間及地區間進行比較。綜合而言,第...
本試驗利用15N標誌硫銨追綜所施氮肥之動向,以探討水稻在四種不同土壤中對各時期所施氮肥之利用率及土壤中無機態氮濃度與水稻生育之關係。乃自68年7月底開始在臺中之天然氣候環境下進行盆栽試驗,氮肥處理分為...
本試驗之目的在探討溫度對直播水稻之開始分蘗節位及成熟期地上部碳水化台物含量之影響,以提供本省二期稻作穗數與結實率減低原因之參考。試驗採用臺中秈2 號與臺南5 號二水稻品種,從播種至成熟期間在人工控制氣...
為探討臺灣水稻推廣品種於不同氮肥用量下稻穀容重、糙米容重、碾米品質及白米物理與化學特性之變化,本試驗以四個水稻品種臺農67號、臺稉2號、臺稉6號及臺中秈10號為材料,第一期作施以60、100、140、...
本研究目的為探求長粒型秈稻不同苗齡、不同溫度間耐寒性之反應,及品種之耐寒性檢定,以提供耐寒性育種親本以及耐寒性育種檢定之採用方法。 一、不同苗齡耐寒性之反應 8個品種,苗齡分為2葉、3葉、4葉、5葉、...
本試驗為探究固體肥料防止肥料要素流失情形及其肥效,同時欲明瞭泥炭、粉炭單獨對水稻之影響而舉行。在玻璃室中栽培水稻,一面分析土壤滲透液,用以判斷固體肥料防止肥料要素流失情形;一面觀測水稻生長與收穫量以求...
為探討屏東地區第二期作水稻單位面積產量較第一期作低落之原因,乃以嘉南8號為主比較其在同一栽培管理但不同地力情形下(包括增收競賽歷年獲勝水田及一般水田)之兩期作生育過程,部份水田並設氮肥用量及栽植密度試...
本研究旨在量測近地面水稻植被高解析反射光譜,篩檢與稻株氮素濃度(重量百分比)有關的光譜特徵,並建立估測氮素濃度的光譜遙測模式。試驗結果發現水稻植被反射光譜類似於一般綠色植物的典型光譜,而施用不等量氮肥...
本試驗以稉秈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並於孕稉期、抽稉期、乳熟期及糊熟期取樣,測定葉片氮素濃度、葉面積及總乾物重,並求葉面積指數(LAI)、葉面積持續期(LAD)、作...
為探討藉密植栽培增加大粒型水稻單位面積穗數以提高產量的可能性,及於抽穗期與抽穗後一週去除50 %葉片,以明瞭穀粒充實期間光合成物質的供需平衡關係,本試驗採用大粒型水稻品種Pegonil 與中粒型品種臺...
為探求本省各地優良水稻品種,臺南5號、臺北309號、新竹56號、臺中184號、高雄137號之最適密植度及氮肥量,於民國59年第一期作及第二期作在樹林、中壢、員林、高雄四處辦理本試驗。各試驗地使用兩品種...
本試驗以大粒型品種Pegonil、中粒型品種臺農67號與兩個粒重較高之臺農67號近同源系為主要材料,比較其間葉片形態性狀、氮素代謝酵素活性及維管束性狀的差異,藉以探討影響具不同粒重水稻種源光合及氮素代...
近年の気候温暖化により水稲の登熟気温が上昇している。この気温上昇によって白未熟粒の発生が増加し、米粒の品質低下が問題となっている。深水栽培は白未熟粒の発生抑制に有効であるが、効果の大きい水深18cmの...
[[abstract]]農業領域中農民面對風險事故與價格的風險,其中所造成的農作物損失主要來自於颱風。本研究測試台灣水稻之損失模式並以民國六十年至民國八十九年為觀測期,而考量水稻產量、水稻收穫面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