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省7個地區,5個品種之22套水稻長期區域試驗資料來分析氣象因子對農藝性狀之影響。所考慮之氣象因子有抽穗前45天及抽穗後30天之平均氣溫及平均日照時數,農藝性狀有生長日數(由移植到抽穗日數)、成熟日數(由抽穗到成熟日數)、株高、穗數及產量等。因子分析的結果發現氣象因子影響農藝性狀的方式及程度因地區、品種和期作而互異,期作間之差異與氣象因子的關係亦隨地區、品種而有所不同。此種現象不僅是由於品種本身遺傳的機制對氣象變化反應的不同,亦由於存在有遺傳與環境的交感年用。正典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4氣象因子與5個農藝性狀的相關性以臺中及屏東地區為最大,對品種而言則臺南5號之相關性最高。本研究認為一、二期作產量提高的關鍵在於如何由育種上及栽培上去盡量利用氣溫及日照這二大天然資源。A total of 22 sets of data including 7 regions and 5 varieties from long-term regional trial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limatic factors o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rice. Climatic factors considered were the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mean sunshine hours 45 days before and 30 days after heading respectively. Agronomic characters studied were the days of growing (days from transplanting to headin...
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の生育を根系と地上部との関係に着目して解析した。多収(988g m-2)の要因はm2あたり6万粒を超える総籾数の多さと高い登熟歩合であった。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は全生育期間を通して葉面...
為明瞭水稻五種數量性狀在不同栽培密度及氮肥量環境下之變異及遺傳變異情形,利用臺南3號(穗數型)與嘉農242號(穗重型)品種及其雜交後裔第二代為村料,進行試驗。 統計結果顯示,此五種性狀在親本及F2族羣...
臺灣位居亞熱帶,屬高溫多濕海島型氣候,適合各種稻作病原之繁殖及為害,估計每年因病害造成6 %損失。本研究配合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精準農業計畫執行,調查精準農業農場之田間病害發生狀況,提供建立計畫之基礎資料...
以1971年2期至1975年1期之蓬萊稻區域試驗及1973年1期至1976年2期之秈稻區域試驗資料分析結果,蓬萊稻一期作以中南部產量最高,公頃平均產量在6噸以上。二期作以屏東減產最明顯,中部地區一、二...
[[abstract]]1988年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現過去一個世紀全球表面溫度增加0 4~0 8℃,且在「氣候變遷對全球衝擊影響」報告指出,農業生產與...
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產區遍及極地除外之世界各洲,種植的國家超過100個以上,但以亞洲為主要之生產暨消費地區。白米年出口量約佔世界稻米生產總量之4-5%,泰國為最主要之出口國,美國居次。1...
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快速增加,已嚴重影響全球氣候系統。根據IPCC的報告,在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上升1.4-5.8℃,同時並伴隨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從農業氣象的觀點,作物對...
一、為探討臺灣二期作稻增產問題乃舉行不同品種及插植期,田間試驗,本試驗採用裂區設計以肥料為主試因品種與插植期為副試因,在一期作用早,中、晚、熟三品種同時播種插秧無插植期之不同。二期作中生種臺中65號一...
食物為人類維持生命之基本需求,近年來許多國家皆注意到糧食生產過程中各項資源的投入與能源的消耗,希望透過製產流程改善及技術的改變,以達到永續之糧食生產供應模式。本研究特別針對台灣地區國人主要糧食作物稻米...
以早熟稻品種陸奧錦(Mutsunishiki)及中晚熟品種臺農67 號為觀察材料。經比較其生育期間晝夜溫差之結果,認為本期作所導致陸奧錦之不稔現象為夜低溫為主要原因。不稔穀粒之分佈,以穗端部最大,次為...
稻米品質改良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為了育成具有日本 ‘越光’ 米品質且適合台灣栽培環境之良質米品種,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自1997 年第二期作以 ‘農林22 號’ 與 ‘農林1 號’ 進行雜...
本研究以台南白八個自交系為材料,於1997年春、秋和裡作於農業試驗所進行田間試驗,待玉米籽粒達生理成熟期時採收烘乾,然後進行果皮性狀之調查。結果顯示,期作對籽粒重、發芽面果皮厚度、非發芽面果皮厚度、果...
對農業生產而言,氣候具有二種意義,若能有效管理則為一種資源,相反的,則是一種危害。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過去200年來,由280 ppm增加到350 ppm,最近35年和其他溫室氣體快速增加,由315 p...
本試驗以秈稉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調查各品種之抽穗期,並於成熟期測定產量與產量構成要素。目的在探討水稻品種於不同期作或地區間,對於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之表現狀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穀物收穫量測定器(Cropton)應用於臺灣水稻產量評估之可行性,試驗採用兩種方法進行取樣,方法1為本機器標準取樣法(每取樣田依其取樣方式取6個取樣小區,每取樣小區取10株水稻,總計...
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の生育を根系と地上部との関係に着目して解析した。多収(988g m-2)の要因はm2あたり6万粒を超える総籾数の多さと高い登熟歩合であった。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は全生育期間を通して葉面...
為明瞭水稻五種數量性狀在不同栽培密度及氮肥量環境下之變異及遺傳變異情形,利用臺南3號(穗數型)與嘉農242號(穗重型)品種及其雜交後裔第二代為村料,進行試驗。 統計結果顯示,此五種性狀在親本及F2族羣...
臺灣位居亞熱帶,屬高溫多濕海島型氣候,適合各種稻作病原之繁殖及為害,估計每年因病害造成6 %損失。本研究配合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精準農業計畫執行,調查精準農業農場之田間病害發生狀況,提供建立計畫之基礎資料...
以1971年2期至1975年1期之蓬萊稻區域試驗及1973年1期至1976年2期之秈稻區域試驗資料分析結果,蓬萊稻一期作以中南部產量最高,公頃平均產量在6噸以上。二期作以屏東減產最明顯,中部地區一、二...
[[abstract]]1988年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現過去一個世紀全球表面溫度增加0 4~0 8℃,且在「氣候變遷對全球衝擊影響」報告指出,農業生產與...
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產區遍及極地除外之世界各洲,種植的國家超過100個以上,但以亞洲為主要之生產暨消費地區。白米年出口量約佔世界稻米生產總量之4-5%,泰國為最主要之出口國,美國居次。1...
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快速增加,已嚴重影響全球氣候系統。根據IPCC的報告,在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上升1.4-5.8℃,同時並伴隨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從農業氣象的觀點,作物對...
一、為探討臺灣二期作稻增產問題乃舉行不同品種及插植期,田間試驗,本試驗採用裂區設計以肥料為主試因品種與插植期為副試因,在一期作用早,中、晚、熟三品種同時播種插秧無插植期之不同。二期作中生種臺中65號一...
食物為人類維持生命之基本需求,近年來許多國家皆注意到糧食生產過程中各項資源的投入與能源的消耗,希望透過製產流程改善及技術的改變,以達到永續之糧食生產供應模式。本研究特別針對台灣地區國人主要糧食作物稻米...
以早熟稻品種陸奧錦(Mutsunishiki)及中晚熟品種臺農67 號為觀察材料。經比較其生育期間晝夜溫差之結果,認為本期作所導致陸奧錦之不稔現象為夜低溫為主要原因。不稔穀粒之分佈,以穗端部最大,次為...
稻米品質改良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為了育成具有日本 ‘越光’ 米品質且適合台灣栽培環境之良質米品種,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自1997 年第二期作以 ‘農林22 號’ 與 ‘農林1 號’ 進行雜...
本研究以台南白八個自交系為材料,於1997年春、秋和裡作於農業試驗所進行田間試驗,待玉米籽粒達生理成熟期時採收烘乾,然後進行果皮性狀之調查。結果顯示,期作對籽粒重、發芽面果皮厚度、非發芽面果皮厚度、果...
對農業生產而言,氣候具有二種意義,若能有效管理則為一種資源,相反的,則是一種危害。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過去200年來,由280 ppm增加到350 ppm,最近35年和其他溫室氣體快速增加,由315 p...
本試驗以秈稉稻各十五個品種為材料,分別於臺北及臺中地區進行兩期作之田間試驗,調查各品種之抽穗期,並於成熟期測定產量與產量構成要素。目的在探討水稻品種於不同期作或地區間,對於產量及產量構成要素之表現狀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穀物收穫量測定器(Cropton)應用於臺灣水稻產量評估之可行性,試驗採用兩種方法進行取樣,方法1為本機器標準取樣法(每取樣田依其取樣方式取6個取樣小區,每取樣小區取10株水稻,總計...
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の生育を根系と地上部との関係に着目して解析した。多収(988g m-2)の要因はm2あたり6万粒を超える総籾数の多さと高い登熟歩合であった。多収栽培コシヒカリは全生育期間を通して葉面...
為明瞭水稻五種數量性狀在不同栽培密度及氮肥量環境下之變異及遺傳變異情形,利用臺南3號(穗數型)與嘉農242號(穗重型)品種及其雜交後裔第二代為村料,進行試驗。 統計結果顯示,此五種性狀在親本及F2族羣...
臺灣位居亞熱帶,屬高溫多濕海島型氣候,適合各種稻作病原之繁殖及為害,估計每年因病害造成6 %損失。本研究配合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精準農業計畫執行,調查精準農業農場之田間病害發生狀況,提供建立計畫之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