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宇宙学发展的三个转折点分别是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创立、1929年哈勃的发现以及1965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稳恒态宇宙模型是介于哈勃发现后宇宙微波背景发现前两者之间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宇宙模型。本文从科学思想史、社会文化、科学哲学三个角度来研究稳恒态宇宙模型的历史。首先,本文重点研究稳恒态宇宙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它的理论架构、以及它的发展与后续修正。稳恒态宇宙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为了避免宇宙存在一个开端,同时解决时间疑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稳恒态宇宙模型的创立者提出了完满宇宙学原理,即是通常的宇宙学原理与宇宙在大尺度上不变的假设的结合。为了满足完满宇宙学原理的假设和哈勃发现这一经验事实,霍伊尔修正了爱因斯坦场方程,把宇宙学常数换成了一个张量场,得到一个物质连续创生的数学宇宙模型,并向竞争模型的挑战作出了回应。然而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和类星体的发现,有利于演化的宇宙模型,而对稳恒态宇宙模型很不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现以后,稳恒态宇宙模型基本上开始被大部分的科学家放弃。其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本文主要论述了稳恒态宇宙模型与剑桥宇宙学研究传统的联系。稳恒态宇宙模型是在剑桥宇宙学研究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剑桥作为广义相对论的研究重镇,很自然地形成了以广义相对论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宇宙学研究传统。稳恒态宇宙模型从提出到衰落,处在现代宇宙学的发展的后两个转折点之间,对于剑桥宇宙学学科的成熟和整个宇宙学学科的成熟都有推动作用。最后,本文试图以稳恒态宇宙学模型为案例检讨科学哲学的若干基本论题。它们分别是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共同体和范式的形成、模型(理论)与经验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稳恒态宇宙模型的历史发现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可能不存在严格的界限。稳恒态宇宙模型尽管是一个失败的模型,但它引起了广泛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