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影响干旱区生态环境和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亚干旱区地表水资源匮乏,但季节性积雪资源丰富,作为中亚水塔的天山具有丰富地积雪资源。 中国天山山区气象站点稀少、分布不均匀, 遥感积雪产品时间序列短且精度有限,陆面模式在融雪期的模拟存在较大偏差,这些不足使得针对区域积雪长期变化的评价和高精度积雪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因此揭示中国天山雪深在过去百年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以及提高陆面模式对于中国天山山区雪深和雪水当量的模拟精度尤为重要。 本论文研究利用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中国天山地区积雪各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分别在积雪累积期和消融期的影响因素。结合再分析数据产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 ANN)等方法,重建中国天山地区百年雪深序列。利用遥感反照率产品,修改区域气候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 /Noah-MP 模式中的陆面积雪过程,提高融雪期雪深和雪水当量的模拟精度。有效地利用现有数据,促进积雪过程的研究,改进与发展陆面模式的积雪过程,获得精度更高、范围更广泛的积雪数据,是干旱区水资源评估的科学基础,也是区域积雪变化研究的迫切需要。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 中国天山积雪在 1961–2015 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地区域差异。 积雪持续日数和最大雪深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但是积雪消融率的空间分布则与前两者相反。在 1961-2015 年间, 中国天山地区的积雪平均于 11 月 24 日出现、 1 月 27 日达到最大、 3 月 18 日消失,多年积雪持续日数为115 天。 在 1961–2015 年间, 积雪持续日数以 4.4 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