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病人無論接受放射線或化學治療後,80-90%病人經歷口腔黏膜炎等症狀困擾,隨著治療進展,其口腔症狀與黏膜炎嚴重度逐步增加,進而出現顯著的罹病率、疼痛、營養不良、局部或全身感染、延長住院天數、增加醫療成本及生活品質等問題相繼衍生。本研究目的為比較化學放射同步治療(以下簡稱「同步化放療」)與前導性化學治療後放射線治療(以下簡稱「前導化放療」)兩項治療之口腔黏膜炎變化、口腔症狀等差異,並且探討口腔黏膜炎相關因素及嚴重度發生時間之預測。 本研究採回溯性病例對照設計,於南部某醫學中心收集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鼻咽癌病人為對象,共計206位;使用自製結構式收集表來登錄人口學、治療方法、實驗室檢驗值、口腔黏膜變化、口腔症狀等。資料收集時間分為T1至T5共五個時間,口腔黏膜變化係從治療開始第二、四、六、八、十週;口腔症狀則係從治療開始第二、四、六、八週及治療後六個月來比較兩組對象差異性,進而探討口腔黏膜炎嚴重度發生時間預測及其相關因素。以SPSS 22.0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Fisher's精確檢定、皮爾森相關係數以及線性迴歸分析法。 研究結果顯示,經卡方檢定和Fisher's精確檢定分析發現,與「前導化放療」組相比,「同步化放療」組(1)口腔黏膜炎平均級數嚴重度高,將平均等級做量化(Grade 1~5),五個時間點平均級數標準差分別為T1(1.3±0.49)、T2(1.8±0.28)、T3(2.4±0.42)、T4(2.6±0.21)、T5(1.5±0.35);透過線性回歸分析發現,( 2)以NCI 3.0評估工具,於治療第六週黏膜炎嚴重(變異量28%)、以口腔評估指引分數測量,則治療第八週黏膜炎程度高(變異量71%);再以皮爾森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