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書作者是歷史學的背景出身,因此,書中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歷史實證方式。試圖透過對原始資料的發掘、組織建構與分析,重新詮釋共產中國成立後,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與演變,並以「遏制中國」理念貫串詮釋全書。然而,作者並未套用國際政治的理論,來在書中協助詮釋歷史現象,而是大量杷梳第一手資料,建立歷史解釋。因此,在本質上此書是屬於傳統的歷史研究作品。本書的主旨在考察朝鮮戰爭如何影響美國的東亞政策,尤其是對中共、臺灣、日本及東亞各國,美國在對外方針上有何重大改變。美國在朝鮮戰爭氛圍中如何建立圍堵中共擴張的防線,此舉又如何影響中共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進程。[[abstract]]The author is an historian. His study method adopts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He tries to use the original materials to discover and organize his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 He explains the Communist establishment in China, and then the American democratical policy exploited in China. USA desires “Controlling China”. Professor Lin uses it to explain it in his book. Professor Lin doesn’t adop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in his book. He expl...
2018年3月22日,川普簽署對中國「301條款」備忘錄,拉開美-中貿易戰之序幕,並對中國展開一系列之提升輸往中國關稅之措施。美-中貿易戰並非是單純的貿易摩擦爭議問題,是具有「結構性」的意涵,這種「結...
正如古典現實主義者所提倡的,最初的政治學中的關係探究存在於人類的本質中。權力的交替定義了君主世界中的相對關係,也因而形塑了我們對利益的追求。這樣的權力轉變正在中國發生,同時這也反應在中國對南海戰略的政...
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对外主张,历来颇受争议。李鸿章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将中国带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那种"外交虚无"的状态,主动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等一系列新外交理念,使中国的外交决...
中共官方的大國關係論,在海峽兩岸各自刺激出多種不同回應,在臺灣,有結構現實主義對大國外交的格局進行客觀分析,有古典現實主義由中共國家利益與國力的角色進行政策分析;在大陸,有以對外交流合作為主調的政策主...
西方关于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影响的观点可以分为乐观积极论和怀疑消极论两类。针对该议题,西方各主流国际关系学派观点各异,影响力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中美...
中共軍事思想之形成,主要受毛澤東軍事思想、全球戰略形勢與周邊戰略形勢、及中共自身條件等因素之影響。從毛澤東時期「早打、大打、打核子戰」的人民戰爭思想與積極防禦,轉變至鄧小平時期「和平時期建軍」、與...
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核心问题,是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西方历史上的崛起国与霸权国大多通过战争来解决相互的矛盾,但中国作为一个新的崛起国将改变西方历史上这种规律性的逻辑.中国不争霸、不推翻现存国际秩...
本文借用古典地緣政治理論中的生存空間為分析工具檢視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3個國家的政府高層及一般官員往來為指標,檢視中國對這些國家的重視程度與互動次數的變化,並以2013年12月3...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重臣,在对日外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他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李鸿章的"联日"思想一度动摇.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
中國與印度2017年於洞朗地區的邊界對峙,這是1962年中印戰爭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衝突。在研究衝突時,我們發現中國大陸在邊界地區部署的地面部隊和空軍遠遠少於印度,這形成了低度平衡的狀況,並折射出中國對...
兩岸在經歷數十年的和平演變之後,中共亦經歷數代領導人的軍事謀略轉化,為何中共會選擇在九五、九六年進行一連串的軍事演習與軍事事務革新動作?除了直接的政治目的之外,亦必有其內部的黨、政、軍之運作與領導人直...
以鲁迅和林语堂的博识,他们对中国人及其社会的见解必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鲁迅《阿Q 正传》、《祝福》和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整理出两方面相近的观点:一、 中国人的缺失,尤其是他们怯懦、消极、老猾性恪;二...
海洋法的生效及海洋天然資源的發現,造成了中共與周邊國家的海洋主權利益衝突導因,並隨著中共整體實力的提升,致使衝突於近年加劇。改革開放後的30年間,中共面對著國際上之「中國威脅」論,對於與日本的東海主權...
二刘之争向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相关研究多热衷于讨论矛盾双方谁是谁非,对于这场争斗对抗法战局究竟有何影响,却鲜有人予以研究。事实上,二刘间的恩怨,加上清廷人事安排的失当,导致台湾出现了"将帅参商"、"事...
[[abstract]] 南海海域為印度洋與太平洋之航運要衝,亦是東亞通往中東及地中海的必經之路。九○年代以來,該海域發現蘊藏有大量石油、天然氣,加上地緣戰略和漁業資源的考量,南海逐漸成為國際強權交...
2018年3月22日,川普簽署對中國「301條款」備忘錄,拉開美-中貿易戰之序幕,並對中國展開一系列之提升輸往中國關稅之措施。美-中貿易戰並非是單純的貿易摩擦爭議問題,是具有「結構性」的意涵,這種「結...
正如古典現實主義者所提倡的,最初的政治學中的關係探究存在於人類的本質中。權力的交替定義了君主世界中的相對關係,也因而形塑了我們對利益的追求。這樣的權力轉變正在中國發生,同時這也反應在中國對南海戰略的政...
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对外主张,历来颇受争议。李鸿章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将中国带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那种"外交虚无"的状态,主动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等一系列新外交理念,使中国的外交决...
中共官方的大國關係論,在海峽兩岸各自刺激出多種不同回應,在臺灣,有結構現實主義對大國外交的格局進行客觀分析,有古典現實主義由中共國家利益與國力的角色進行政策分析;在大陸,有以對外交流合作為主調的政策主...
西方关于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影响的观点可以分为乐观积极论和怀疑消极论两类。针对该议题,西方各主流国际关系学派观点各异,影响力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中美...
中共軍事思想之形成,主要受毛澤東軍事思想、全球戰略形勢與周邊戰略形勢、及中共自身條件等因素之影響。從毛澤東時期「早打、大打、打核子戰」的人民戰爭思想與積極防禦,轉變至鄧小平時期「和平時期建軍」、與...
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核心问题,是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西方历史上的崛起国与霸权国大多通过战争来解决相互的矛盾,但中国作为一个新的崛起国将改变西方历史上这种规律性的逻辑.中国不争霸、不推翻现存国际秩...
本文借用古典地緣政治理論中的生存空間為分析工具檢視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3個國家的政府高層及一般官員往來為指標,檢視中國對這些國家的重視程度與互動次數的變化,並以2013年12月3...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重臣,在对日外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他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李鸿章的"联日"思想一度动摇.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
中國與印度2017年於洞朗地區的邊界對峙,這是1962年中印戰爭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衝突。在研究衝突時,我們發現中國大陸在邊界地區部署的地面部隊和空軍遠遠少於印度,這形成了低度平衡的狀況,並折射出中國對...
兩岸在經歷數十年的和平演變之後,中共亦經歷數代領導人的軍事謀略轉化,為何中共會選擇在九五、九六年進行一連串的軍事演習與軍事事務革新動作?除了直接的政治目的之外,亦必有其內部的黨、政、軍之運作與領導人直...
以鲁迅和林语堂的博识,他们对中国人及其社会的见解必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鲁迅《阿Q 正传》、《祝福》和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整理出两方面相近的观点:一、 中国人的缺失,尤其是他们怯懦、消极、老猾性恪;二...
海洋法的生效及海洋天然資源的發現,造成了中共與周邊國家的海洋主權利益衝突導因,並隨著中共整體實力的提升,致使衝突於近年加劇。改革開放後的30年間,中共面對著國際上之「中國威脅」論,對於與日本的東海主權...
二刘之争向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相关研究多热衷于讨论矛盾双方谁是谁非,对于这场争斗对抗法战局究竟有何影响,却鲜有人予以研究。事实上,二刘间的恩怨,加上清廷人事安排的失当,导致台湾出现了"将帅参商"、"事...
[[abstract]] 南海海域為印度洋與太平洋之航運要衝,亦是東亞通往中東及地中海的必經之路。九○年代以來,該海域發現蘊藏有大量石油、天然氣,加上地緣戰略和漁業資源的考量,南海逐漸成為國際強權交...
2018年3月22日,川普簽署對中國「301條款」備忘錄,拉開美-中貿易戰之序幕,並對中國展開一系列之提升輸往中國關稅之措施。美-中貿易戰並非是單純的貿易摩擦爭議問題,是具有「結構性」的意涵,這種「結...
正如古典現實主義者所提倡的,最初的政治學中的關係探究存在於人類的本質中。權力的交替定義了君主世界中的相對關係,也因而形塑了我們對利益的追求。這樣的權力轉變正在中國發生,同時這也反應在中國對南海戰略的政...
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对外主张,历来颇受争议。李鸿章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将中国带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那种"外交虚无"的状态,主动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等一系列新外交理念,使中国的外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