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內線交易在世界各國均列為不法行為;但無論是在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股票市場,內線交易的發生仍普遍存在(Bhattacharya and Daouk, 2002)。國外文獻探討內線交易者早於1980年代,而台灣的內線交易法設立於1988年,並於1989年才實施執行,相對美國於1934年設立並於1961年便實際開始執行。因此,國內相關內線交易之研究探討仍相當缺乏。本計畫首次以台灣上市(櫃)股票市場之內線交易遭起訴或判決之樣本為實證對象,嚐試分析台灣股票市場內線交易之行為特性,並以別於國外的分盤競價市場來探討此市場特性下之內線交易行為特徵,及其對市場造成之衝擊。此外,並探討台灣上市公司是否能透過公司治理機,藉以降低隱含傷害公司績效的非法內線交易。具體而言,本計畫第二年主要內容為以上市公司「勁永」為例,其所提供之判決資料相當完備,可做為詳細分析探討之用。從微觀的角度,採用適當衡量市場品質之模型,深入瞭解內線交易之行為過程及其對市場品質帶來之衝擊。[[abstract]]The second year of this project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an illegal insider trading, which is known as “the ‘vultures’ insider-trading scandal”, in Power Quotitent International’s (PQI) stock. We collect the detailed data on trading by illegally informed insiders and examine the impact of such tradin...
[[abstract]]本文主要目的在檢驗公司資訊透明度與內部人持股轉讓申報宣告效果之關係。公司資訊透明度之衡量採用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編製的資訊揭露評等,以及基於過去文獻的四種資訊不對稱衡量,包括買...
[[abstract]]本研究針對台灣1991年至2001年之間曾發生被接管的55家上市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並採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將此類目標公司與配對樣本以1:1比...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
[[abstract]]內線交易在世界各國均列為不法行為;但無論是在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股票市場,內線交易的發生仍普遍存在(Bhattacharya and Daouk, 2002)。國外文獻探討內...
本研究探討內部人職位與內部人交易獲利能力間之關係,我們檢視2001年至2006年間美國證券市場上所有公開發行公司之內部人交易,第一部分我們探討內部人的職位和角色是否影響其內部人交易預測未來公司股價的異...
[[abstract]]本研究以1997至2007年間宣告併購之上市櫃公司為研究主體,藉由發展可預測內線交易之模式,分析台灣企業在併購宣告前是否存在內線交易情形,並探討公司治理變數是否能有效抑制內線交...
[[abstract]]本研究援引法院判決內線交易之案例,以人工逐案蒐集內線交易相關資訊與交易時點,將其劃分為內線交易前、內線交易期間與內線交易後等三個階段,並根據其私有資訊內涵區分為買方與賣方內線交...
NSC 97-2410-H-032-056[[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ndogen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
[[abstract]]本研究探討三個主題,依序為探討內部、外部公司治理之間的關聯性;應計項目盈餘管理與實質盈餘管理二種盈餘管理方法的關係;內部、外部治理機制之間的交互作用如何影響前述二種盈餘管理方法...
本文探討高階經理人撤換與內部人交易之關係。由1987年到2006年的高階經理人撤換資料,我們發現在高階經理人撤換期間前後,內部人交易有異常之情形。在高階經理人撤換之前,內部人會賣出他們的持股;在經理人...
[[abstract]]為了探討企業從事企業社會責任 (CSR) 並有績效時,是否會為資金增資的宣告帶來不同的股價反應效果,本研究以2007年到2018年間,台灣上市上櫃公司中,獲得企業社會責任獎而有...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對想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首度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是否為一個重要的條件,機構投資人是否在意首度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程度。本研究從股權,董事會與公司結構,資訊揭露品質與管理...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
У роботі надано визначення термінів «інсайдерські угоди» та «маніпуляції на фінансовому ринку» з под...
本文所稱之「先購後併」乃係指併購公司或公開收購公司於併購或公開收購消息公開前,於市場上先行購買目標公司之股份提前佈局的行為,亦有以「立足點持股」或「預先持股」稱之。於先購後併之情況下,是否併購方有構成...
[[abstract]]本文主要目的在檢驗公司資訊透明度與內部人持股轉讓申報宣告效果之關係。公司資訊透明度之衡量採用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編製的資訊揭露評等,以及基於過去文獻的四種資訊不對稱衡量,包括買...
[[abstract]]本研究針對台灣1991年至2001年之間曾發生被接管的55家上市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並採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將此類目標公司與配對樣本以1:1比...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
[[abstract]]內線交易在世界各國均列為不法行為;但無論是在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股票市場,內線交易的發生仍普遍存在(Bhattacharya and Daouk, 2002)。國外文獻探討內...
本研究探討內部人職位與內部人交易獲利能力間之關係,我們檢視2001年至2006年間美國證券市場上所有公開發行公司之內部人交易,第一部分我們探討內部人的職位和角色是否影響其內部人交易預測未來公司股價的異...
[[abstract]]本研究以1997至2007年間宣告併購之上市櫃公司為研究主體,藉由發展可預測內線交易之模式,分析台灣企業在併購宣告前是否存在內線交易情形,並探討公司治理變數是否能有效抑制內線交...
[[abstract]]本研究援引法院判決內線交易之案例,以人工逐案蒐集內線交易相關資訊與交易時點,將其劃分為內線交易前、內線交易期間與內線交易後等三個階段,並根據其私有資訊內涵區分為買方與賣方內線交...
NSC 97-2410-H-032-056[[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ndogen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
[[abstract]]本研究探討三個主題,依序為探討內部、外部公司治理之間的關聯性;應計項目盈餘管理與實質盈餘管理二種盈餘管理方法的關係;內部、外部治理機制之間的交互作用如何影響前述二種盈餘管理方法...
本文探討高階經理人撤換與內部人交易之關係。由1987年到2006年的高階經理人撤換資料,我們發現在高階經理人撤換期間前後,內部人交易有異常之情形。在高階經理人撤換之前,內部人會賣出他們的持股;在經理人...
[[abstract]]為了探討企業從事企業社會責任 (CSR) 並有績效時,是否會為資金增資的宣告帶來不同的股價反應效果,本研究以2007年到2018年間,台灣上市上櫃公司中,獲得企業社會責任獎而有...
[[abstract]]本文旨在探究對想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首度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是否為一個重要的條件,機構投資人是否在意首度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程度。本研究從股權,董事會與公司結構,資訊揭露品質與管理...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
У роботі надано визначення термінів «інсайдерські угоди» та «маніпуляції на фінансовому ринку» з под...
本文所稱之「先購後併」乃係指併購公司或公開收購公司於併購或公開收購消息公開前,於市場上先行購買目標公司之股份提前佈局的行為,亦有以「立足點持股」或「預先持股」稱之。於先購後併之情況下,是否併購方有構成...
[[abstract]]本文主要目的在檢驗公司資訊透明度與內部人持股轉讓申報宣告效果之關係。公司資訊透明度之衡量採用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編製的資訊揭露評等,以及基於過去文獻的四種資訊不對稱衡量,包括買...
[[abstract]]本研究針對台灣1991年至2001年之間曾發生被接管的55家上市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並採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將此類目標公司與配對樣本以1:1比...
[[abstract]]本篇文章以經濟日報的個股專欄「突出股評析」,與工商時報的個股專?「個股透視」、「突出股動向」為研究事件,延伸Barber and Odean (2006)散戶關注效果的發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