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本論文依據Tucker(1991)期貨買賣權評價理論(Put-Call-Futures parity),在考慮台灣現有交易成本(交易手續費成本,交易稅成本,資金成本)及投資者借貸利率不同等因素,以日內每五分鐘為區間,在一分鐘內配對成交資料,分成賣空避險套利與買進避險套利,以買進持有至到期策略,研究從台股指數選擇權新上市第一年(2002年)期間,台股指數期貨與台股指數選擇權套利機會與市場定價效率性。 研究結論發現,交易手續費成本佔整個交易成本相當大的比率,造成造市者在整個套利過程中套利機會及套利利潤遠大於自然人。台股指數期貨與台股指數選擇權兩市場間,在市場效率性檢定中,造市者仍具有套利機會,獲得套利利潤,就造市者而言,在樣本期間台指期貨與台股選擇權市場定價較不具有效率性。自然人在套利交易中無法賺取超過交易成本套利利潤,在樣本期間就自然人而言,台指期貨與台股選擇權市場定價具有相當高效率性。[[abstract]]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ut-Call-Futures parity theory by Tucker(1991), considering Taiwan’s present transaction cost (commission, transaction tax, capital cost) and differential rates of lending and borrowing to match the traded prices date within one minute, and the time interval within five minutes intraday. By using ...
[[abstract]] 本文欲研究在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中,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套利行為的影響因子,以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近月份契約之秒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0年1月至1...
[[abstract]]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價格發現的議題上,大多數的論文都著重於期貨與現貨的關係,然而,同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ETF是否具有相同的價格發現能力? 本文目的在討現貨指數、指數期貨與台灣50 ...
[[abstract]]本研究以國內共同基金為現貨部位,驗證國內多重期貨契約之避險績效,是否較單一期貨,能提供較佳之避險績效,以作為機構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人進行避險操作之參考準則。本研究以1999年7月...
[[abstract]]本研究以小型台指期貨與台指選擇權近月份契約之價格為研究對象,檢驗兩者間是否符合買權賣權期貨平價理論,並探討兩市場是否存在套利機會及是否為效率市場。實證結果顯示,無論是造市者或非...
[[abstract]]本文主要研究探討在不同報酬型態下,使用由對數報酬與百分比報酬所推導出的最小變異數之避險比率,採用BEKK與DCC兩種不同的估計方法,比較不同報酬型態下之避險績效。利用台股指數現...
本研究針對台股期貨與現貨價差策略進行獲利性分析,採用正價差及逆價差作為進場買賣台股期貨之指標,並在穩健度分析上將研究資料分成前後兩期以及牛市、熊市以及盤整三階段,以檢驗在不同時期之獲利特性呈現。 在...
[[abstract]]本文以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於西元2006年9月5日至西元2007年11月19日之日資料為研究對象,將研究期間區分為上市初期之期間前後之子期間,運用事後套利、事前套利以及迴歸分...
[[abstract]]本文採用HEV、MG、HEHKL和LPM等指標,比較CC-MGARCH、CC-MGJR、DC-MGARCH與DC- MGJR模型所估計的最適避險比率。研究對象包括台灣加權股價指...
[[abstract]]本研究的目的不僅要探討SGX-DT與TAIFEX兩期貨市場的市場績效外,更重要的是探討TAIFEX期貨市場盤中撮合制度的改變,對市場績效之影響。市場績效的衡量指標一般可分為流動...
[[abstract]]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股票期貨(SSF)市場之定價效率與套利機會,本研究考慮了交易成本、借貸利率不同、以及台灣股票期貨特殊的息調整後,以高頻率的日內資料,針對訂單無執行落後以及下一...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台灣期貨市場資訊對其現貨當日報酬率及波動性之影響。 研究標的為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樣本取自TEJ(台灣經濟新報)、期交所日資料,資料包含現貨報酬率、台灣加權股...
[[abstract]]在期貨避險中,一般是利用最小變異法來做避險,但投資人最在意的是投資組合的下方風險部分,本研究採用Duarte(1998)所提出之最適VaR避險法(Optimal VaR hed...
[[abstract]]本文檢視基差對於股價指數的現貨與期貨報酬與風險結構的影響,並以不加入基差、加入對稱基差與不對稱基差的動態條件相關雙變量GJR-GARCH(1 1)模型之最適避險比率,進一步評估...
[[abstract]]隨著金融商品發展出更多避險工具,當這些避險工具缺乏效率性便衍生出了套利機會。由於過去套利機會是操作指數期貨,必須建立一個相當於指數期貨之現貨投資組合來進行探討,但在個股期貨推出...
[[abstract]]本文主要探討股價指數期貨訂價誤差、投資人心理預期市場走向和市場多空頭時期之間的關連性,亦加入其他變數,如期貨市場波動性和市場交易制度改變和期貨距到期天數對訂價誤差的影響。實證結...
[[abstract]] 本文欲研究在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中,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套利行為的影響因子,以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近月份契約之秒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0年1月至1...
[[abstract]]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價格發現的議題上,大多數的論文都著重於期貨與現貨的關係,然而,同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ETF是否具有相同的價格發現能力? 本文目的在討現貨指數、指數期貨與台灣50 ...
[[abstract]]本研究以國內共同基金為現貨部位,驗證國內多重期貨契約之避險績效,是否較單一期貨,能提供較佳之避險績效,以作為機構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人進行避險操作之參考準則。本研究以1999年7月...
[[abstract]]本研究以小型台指期貨與台指選擇權近月份契約之價格為研究對象,檢驗兩者間是否符合買權賣權期貨平價理論,並探討兩市場是否存在套利機會及是否為效率市場。實證結果顯示,無論是造市者或非...
[[abstract]]本文主要研究探討在不同報酬型態下,使用由對數報酬與百分比報酬所推導出的最小變異數之避險比率,採用BEKK與DCC兩種不同的估計方法,比較不同報酬型態下之避險績效。利用台股指數現...
本研究針對台股期貨與現貨價差策略進行獲利性分析,採用正價差及逆價差作為進場買賣台股期貨之指標,並在穩健度分析上將研究資料分成前後兩期以及牛市、熊市以及盤整三階段,以檢驗在不同時期之獲利特性呈現。 在...
[[abstract]]本文以新華富時A50指數期貨於西元2006年9月5日至西元2007年11月19日之日資料為研究對象,將研究期間區分為上市初期之期間前後之子期間,運用事後套利、事前套利以及迴歸分...
[[abstract]]本文採用HEV、MG、HEHKL和LPM等指標,比較CC-MGARCH、CC-MGJR、DC-MGARCH與DC- MGJR模型所估計的最適避險比率。研究對象包括台灣加權股價指...
[[abstract]]本研究的目的不僅要探討SGX-DT與TAIFEX兩期貨市場的市場績效外,更重要的是探討TAIFEX期貨市場盤中撮合制度的改變,對市場績效之影響。市場績效的衡量指標一般可分為流動...
[[abstract]]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股票期貨(SSF)市場之定價效率與套利機會,本研究考慮了交易成本、借貸利率不同、以及台灣股票期貨特殊的息調整後,以高頻率的日內資料,針對訂單無執行落後以及下一...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台灣期貨市場資訊對其現貨當日報酬率及波動性之影響。 研究標的為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樣本取自TEJ(台灣經濟新報)、期交所日資料,資料包含現貨報酬率、台灣加權股...
[[abstract]]在期貨避險中,一般是利用最小變異法來做避險,但投資人最在意的是投資組合的下方風險部分,本研究採用Duarte(1998)所提出之最適VaR避險法(Optimal VaR hed...
[[abstract]]本文檢視基差對於股價指數的現貨與期貨報酬與風險結構的影響,並以不加入基差、加入對稱基差與不對稱基差的動態條件相關雙變量GJR-GARCH(1 1)模型之最適避險比率,進一步評估...
[[abstract]]隨著金融商品發展出更多避險工具,當這些避險工具缺乏效率性便衍生出了套利機會。由於過去套利機會是操作指數期貨,必須建立一個相當於指數期貨之現貨投資組合來進行探討,但在個股期貨推出...
[[abstract]]本文主要探討股價指數期貨訂價誤差、投資人心理預期市場走向和市場多空頭時期之間的關連性,亦加入其他變數,如期貨市場波動性和市場交易制度改變和期貨距到期天數對訂價誤差的影響。實證結...
[[abstract]] 本文欲研究在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中,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套利行為的影響因子,以臺灣指數期貨與臺灣指數選擇權近月份契約之秒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0年1月至1...
[[abstract]]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價格發現的議題上,大多數的論文都著重於期貨與現貨的關係,然而,同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ETF是否具有相同的價格發現能力? 本文目的在討現貨指數、指數期貨與台灣50 ...
[[abstract]]本研究以國內共同基金為現貨部位,驗證國內多重期貨契約之避險績效,是否較單一期貨,能提供較佳之避險績效,以作為機構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人進行避險操作之參考準則。本研究以1999年7月...